摘要:截至2020年,我國國民安全與急救處理知識已經得到全國范圍的大力普及與廣泛傳播,相關知識的傳播對于我們現當代研究生而言無疑起了大大的推動力,對于社會而言更是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當除開我們之外的普及情況我們不了解,于是本人利用業余時間親自到華師一附中初中部等武漢市重點初中以及高中進行實地調查與研究,主要進行了——《對于中學生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知識普及及現狀研究》的實地調查與分析。
關鍵詞:安全防護;急救處理;重點中學
一、我國公眾的安全防護與急求處理知識
隨著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進步,人類所需要面對的自然災害和生活中的意外也是逐步增加。為應對現代自然災害以及生活意外我國政府大力度的向公眾普及安全防護與急救措施。從而使更多的人群基本掌握了基本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理論與實踐。
現代社會中高樓林立,科技發達。但現如今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卻給大自然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更給我們自身帶來了許多的安全隱患。在發生地震、火災時由于高樓林立,樓房分布過于密集,從而大大的降低了我們的逃生率;我們每天生活在四處輻射的環境之中,導致我們患癌癥的比率逐年上升;在鋼筋水泥的環境下,使原本就脆弱的身體時時刻刻處于危險之中;現代社會的各種壓力使很多的人每天都用消極情緒來面對生活,更嚴重的甚至會抑郁,甚至會導致生命危險;在現代各種轉基因的食品之中,發生了太多太多的食物中毒、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問題……
然而,現代人在對于安全防護和急救方面的意識并沒有提高。就比如現代生活中的輻射危害。手機、家電、飛機、平常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使我們每天都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輻射危害。卻鮮有人會對于這些輻射來準備預防措施從而減少對我們的身體危害。手機,我們無時無刻地在操作它,不管是在工作中、學習中、生活中,甚至在睡覺中我們都把手機放在枕邊;電腦,我們不管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都在面對它;家電,我們習慣同時開著很多家電,但我們不經常去關閉,而是讓它時時刻刻保持待機的狀態。我們很少有時間去清潔電腦、手機、家電,我們為了趕時間會時時刻刻飛來飛去。而我們所做的這些都使我們時時刻刻面對著輻射,從而使得我們的身體增加了危險性。現代人明白防患于未然的道理。但是真正實際去做的卻只有極少數部分人群。
二、對于我國中學生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相關調查
在本次實地抽樣調查研究中,主要針對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分層次對學生進行了240份的調查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初一年級經過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學習的學生占極少數,也就是說該學生們在小學以及初中剛入校以來的相關知識就有所欠缺,比較而言九年級的學生大部分是接受過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學習的。經調查結果顯示在小學未接受過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相關學習的學生占40%,學習過簡單的安全處理如:身體外部扭傷、擦傷、挫傷的學生占35%;學習過CPR(心臟復蘇術)的學生5%,接受過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學習的占20%。但是我們現在只是在問“學習過”,并不是“實踐過”的問題。也就是說只有極少部分的學生學習過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而在極少數同學中的微少數同學實踐過!這驚人的數據使我驚訝的同時也感嘆我國對于中學生的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普及度如此之輕?長此以往,我國連最基本的基礎知識都沒有普及到位,試問:還如何使國家富強?
所以此次實地調查研究表明了對于中學生的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普及率還是普遍偏低。并且學習過現場急救措施的學生在調查中幾乎為零。急救,是可以為遭遇到災難、意外的受傷者爭取一絲寶貴的時間與機會。但是,為什么現代公眾對于急救的意識如此薄弱?這是當今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經分析顯示:首先是公眾對于急救的認識度不夠,缺乏救死扶傷的精神與責任感,又對于自己能否正確掌握急救知識缺乏自信感從而害怕承擔后果,再次是現代社會缺乏全面的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培訓知識以及相關體系。而對于現代的初中生來說許多人認為初中學生年齡尚小,社會經驗方面相對來說比較薄弱,理解安全防護與急救的問題有些許困難所以不應該過早的進行學習。但是,意外是會讓我們猝不及防的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它不會因為你的年齡小而不去發生,所以,我們必須正確面對普及的問題。因為這不僅僅是為我們自己負責,更是為我們的現代化社會的蓬勃發展負責。
三、普及公眾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方法
針對以上這些現狀,結合我國社會發展體系,可采取以下策略普及公眾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知識:
1.國家急救機構運用電子設備如:網絡平臺、報刊、廣播、傳媒、進行線上與線下的防護意識與急救知識的傳播與普及。從而提高公眾對于急救防護的重視度,增加公眾對于急救知識的了解。
2.針對某些行業,或特定行業如:警察、保安、保潔員、駕駛員等進行專業急救知識考試與培訓并制定嚴格要求,如:在考試過程中需要達到那=哪些標準才可以獲得相關職業的硬性指標。如此一來,公眾對于急救意識的重視度會大幅度增加。像消防員等專門對于急救措施作出貢獻的職業崗位更要向公眾社會大力積極鼓勵支持,推動相關事業的蓬勃發展。
3.對于現代安全急救與意外處理培訓機構人員人手不足的情況,我們需要積極動員人民群眾,使更多有想法、有熱血的青年人士加入其中也可參考“先富帶后富”的模式。專業人員對于重點人群進行專業培訓,并從中選取優秀的人做代表繼續帶動此項目的發展。
4.建立專業的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宣傳網站。并請專業人士進行維護、答疑。使公眾們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網絡中都能了解到此相關行為的重要性同時在內容中更要圖文并茂、色彩豐富,一下吸引住公眾的視野,使得公眾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為之做出努力。另外,要多選取網絡平臺進行相關宣傳,提高公眾積極性與其參與度,網站也可從商業廣告中獲得一部分經費。
四、針對中學生普及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方法
1.國家可將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知識編入教科書,不管是小學、中學、大學都能得到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知識的學習。
2.要增加實踐課程的練習。在經過書本上的學習之后更需要加強實踐課程的練習。如:去醫院觀摩相關教學實驗以及急救措施,并且要把相關要求以及分析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每一位學生,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此課程學習的重要性。
3.家長座談會。在每周五進行的家長座談會上要嚴格要求家長監督學生完成安全防護與意外急救的課程作業,并且可積極動員家長參與到其中。
4.加強交流學習。中學可在醫學院、體育學院選取優秀的老師經常到中學為學生們進行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專業講座,并且要求學生們認真進行筆記記錄。
五、結語
針對如何能提高我國中學生的安全防護與急救?也是我們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并且使之成為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甚至在將來可成為國民教育的基本部分。
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知識不管是在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還是在社會人群中都是當代社會現代化普及在危機四伏的現代社會中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是一項公益性非常強也很有意義的活動,它主要體現在黨和政府對于人民群眾的關心。所以這就需要我國政府增加對于這方面的理解與重視,并且要重視相關方面的經費問題。現代社會的宣傳手段多種多樣,并且這種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相關知識在宣傳中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相信只要社會給予相關重視,大力去宣傳,全民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知識普及肯定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從自身做起,一點一滴去努力實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的發展會越來越蓬勃!
參考文獻:
[1]鄢茂才.高校普及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知識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 (06):157+160.
[2]王慧麗.體育教學中常見傷病的預防和急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 (06):44–47.
[3]呂達蘭.淺談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科技信息,2013 (07):173+211.
作者簡介:楊凝祺(1998-),女,漢族,北京人,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