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億湘
摘要: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日常生活被電子產品所包圍,導致近視不良率逐漸提升,且在低齡化趨勢。青少年視力低下成為了全球性關注的公共衛生核心問題,這對他們的升學就業和視覺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為此,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生群體,闡述了近視低齡化趨勢帶來的危害性,其次從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自身因素重點探討近視低齡化趨勢的形成原因,最后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近視的發生率。
關鍵詞:近視;低齡化趨勢;形成原因;防范對策
近些年,近視低齡化的趨勢愈來愈嚴重,社會、教師和家長都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公共衛生問題,有效引導孩子科學用眼合理,采取適當的防控措施來糾正假性近視,避免青少年過早的戴上厚重的眼鏡。本文從用眼習慣、體育鍛煉等層面尋找扭轉近視低齡化趨勢的有效途徑。
一、近視低齡化趨勢的危害性分析
小學生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求知欲強,作業任務較繁重,加上沒有一個健康的用眼習慣,很容易因眼球過于疲勞而出現近視,這對孩子們的成長和學習帶來嚴重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加重眼疲勞,帶來并發癥。小學生眼睛長時間處于疲勞的調節狀態,會出現假性近視,如果繼續得不到糾正,一旦形成真性近視,只能戴眼鏡,而長時間佩戴眼鏡會對鼻梁根部和耳朵產生壓迫,個別學生對鏡架的材料過敏。
第二,降低學習效果。小學生近視后,離黑板遠一點就看不清老師寫的字,影響到學習效果。對其以后選擇專業也受到一定限制。
第三,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近視學生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這對他們的交友帶來某種程度的危害。有些劇烈的戶外體育運動(如籃球、足球等)不能參加,與同伴們的相處機會變少,造成學生不合群。特別是男孩子,他們內心基本熱愛這些對抗性運動,但由于自己近視不能參加,很易出現焦慮情緒,對他們的健康帶來危害。
二、近視低齡化趨勢的形成原因
近視的發病年齡呈現低齡化,其形成原因來自于多方面,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其中遺傳屬于客觀因素,根據遺傳學研究顯示,近視眼是遺傳的一方面,而遺傳基因不可改變,因此需要對近視的客觀因素采取對應的防治措施。近視低齡化的客觀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用眼習慣不合理
不合理的用眼習慣是導致學生近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被電子產品包圍的時代,很多學生都沉迷于看電視機或玩手機,眼睛長時間對著電子產品,視屏時間過長,會導致人眼的屈光系統處于勞累的狀態,同時睫狀肌過長的處于收縮狀態,從而提高學生近視的發生機率。另外,還有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坐姿看書寫作業,如躺著看書、看書距離過近等,其家長也忽略了孩子們的書寫姿勢,長時間下去勢必會導致孩子視力減退。
(二)飲食偏好與營養失衡
飲食偏好和營養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小學生的視力。據觀察,部分小學生不喜歡吃蔬菜,更喜歡魚肉、甜食,或油炸薯條、雪餅等膨化食品,導致體內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近視患者普遍是因為缺乏鉻和維生素B1元素。家長和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的飲食習慣。
(三)體育活動的運動量過少
目前部分學校對學生的體育活動重視度偏低,師資水平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體育健康發展需求,導致學生戶外活動質量不理想。根據青少年活動指南的相關要求,中小學生每天的中高強度運動量累積時間應高于一個小時,顯然目前只有少部分學生的運動量達到這個要求,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學校對于戶外活動所需要的器材設備也不齊全,課外體育活動單一化,難以吸引學生的運動興趣;二是部分家長依舊存在“唯智論”的觀念,忽略對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培養,沒有多余的時間參與體育運動。
三、扭轉近視低齡化趨勢的有效途徑
(一)開展健康干預,督促學生用眼衛生
各學校應該通過科普小講座、宣傳欄等形式傳播青少年預防近視的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愛眼護眼意識,及時糾正不良的用眼習慣。并聯合家長共同監督學生的用眼行為,家長購買的桌椅應符合孩子們的身高,遵守讀書寫字“三個一”原則,每天看電子產品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1]。督促學生堅持每天花十分鐘做眼保健操。另外,學校可對學生進行“靜態驗光”,建立眼保健檔案,可及早的發現學生的視力問題。
(二)合理安排飲食,注意保持營養均衡
進餐中,教師和家長要科學合理的指導,要合理、有耐心的傳授學生有關健康飲食文化。家長要以身作則,在日常進餐過程中,要少吃甜食,通過書籍、講座、網絡資源等途徑了解預防孩子近視的營養搭配方法。
(三)體育鍛煉充分,增強學生視力健康
各學校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戶外活動,有助于減少他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還可開展“陽光一小時”親子健康跑、親子戶外嘉年華等活動,讓家長充分了解戶外活動對增強學生近視健康的益處,有利于扭轉近視低齡化趨勢。
綜上所述,近視低齡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對于其主觀影響因素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要求各學校積極開展健康干預工作,與家長共同督促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同時,合理安排飲食,注意保持營養均衡。另外,充分的體育鍛煉是增強學生視力健康的重要途徑,讓學生眼部充分放松,從根本上扭轉近視低齡化趨勢。
參考文獻:
[1]馬志芳.近視的發病原因及防治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6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