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玲玲
摘要:新農合是由政府部門組織、農民自由參與的大病統籌醫療制度。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的實施有效的減輕了農民的醫療負擔,新農合在當下的農村發展中已經形成了特色農村醫療體系。精準扶貧能夠根據群眾個體差異性提供精準的幫扶策略,新農合作為精準扶貧中的一項策略,對農民有著多樣性的醫療保障作用。但受地區發展環境、政府政策的影響,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在部分地區的應用有著尚未解決的問題,對此文章進行了相關的分析,以促進精準扶貧中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的發展,切實減輕農民的醫療負擔。
關鍵詞:精準扶貧;新農合;大病醫療
一、精準扶貧工作中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現狀
(一)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現狀
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需要地方政府進行積極的配合,以榮成市為例,榮成市在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中采用了多樣性的上報機制,貧困人口可通過電話、網絡等形式進行上報,扶貧專項小組通過專項行動對幫扶對象不斷的進行幫助,且在范圍上進行了大病救助等多項救助延伸。但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扶貧工作的開展無法深入貧困群眾生活,難以對致貧原因以及貧困家庭收入情況進行細致的了解,扶貧信息存在一定的不準確性,這也就不利于扶貧工作的靶向開展。另外扶貧工作的開展缺乏數據平臺的收錄,導致幫扶工作的流程以及幫扶工作進度模糊,不利于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
(二)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現狀
在當下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的實施過程中,新農合政策的推行力度與范圍逐漸增加,對城鄉人口來講具有積極作用,新農合政策實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果。新農合大病醫保保險是在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基礎上進行的政策補充,更加有效的減輕了參保人的醫療費用負擔。大病醫療保險是在基本醫療體系的補充,能夠保障參保人二次進行醫療補償,但受信息傳遞的限制性,部分符合條件的人口沒有申報大病醫療保險。作為惠民政策,政府要對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進行有效的宣傳,將宣傳工作與扶貧工作相結合,有效的減少城鄉人口的醫療費用支出,促進大病醫療保險的發展。
二、開展新農合大病醫療精準扶貧的重要性
(一)醫療費用節節攀升
伴隨醫療環境的優化、醫療技術的發展,大部分的疾病都可治愈,同時醫療器械檢查費用、醫藥費用的增長,導致國民醫療壓力不斷攀升。環境的變化與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國民生活處于亞健康狀態,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同比增長,這也使得家庭支出中醫療費用的支出占比越來越高,在家庭資金收入有效的條件下,醫療費用支出的增長,加速了家庭因病致貧的現象。新農合大病醫療能夠根據病情的嚴重性,給予參保人二次醫療補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家庭的醫療費用負擔,減少甚至杜絕了家庭因病致貧現象的發生。
(二)醫療報銷門檻高
醫療保險能夠使醫療費用有效的進行報銷,但在醫療體系中,每年的醫療報銷額度有著數額限制,一般來講在就醫過程中,城市地域內會設置醫療定點醫院,患者只能前往定點醫院進行治療,且治療過程中部分藥品屬于醫療報銷體系之外,醫療費用報銷有著門檻,伴隨醫院等級的上升醫療費用報銷的門檻越高。這也就導致了我國居民在醫療保障體系中所能夠報銷的藥品種類受到限制醫療費用報銷門檻逐漸增加。新農合大病醫療能夠有效對大病治療費用進行二次報銷,這也就減輕了居民的醫療負擔,使得居民身體健康狀況能夠得到保障。
(三)隱形醫療費用比重增加
一旦家庭成員身患大病,在治療期間其家屬需要陪同治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隱形醫療費用。患病家庭成員由于自身身體原因無法參與工作,其經濟收入受到影響,陪同家屬同樣因照顧病人影響工作,其經濟收入減少,這也就導致了醫療隱形費用的增加。隱形醫療費用的增加導致家庭收支不平衡,家庭收入來源不穩定,會導致病人后期醫療費用沒有著落,這也就使得因病致貧現象產生。
三、精準扶貧新農合大病醫療實施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
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主要是對城鄉居民的保障,受城鄉地區消息傳遞有效性與及時性的限制,基層干部與扶貧小組要加大對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政策的宜傳力度,對政策的專業性進行解讀,進而幫助居民對政策進行理解,在此基礎上確保政策傳達的準確性,另外工作人員要細致的對居民的政策問題進行解答。在當下新媒體的發展中,工作人員可利用地方電視平臺、地方政府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對政策加大宜傳,進而保障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的有效實施,提高精準扶貧工作的準確性,保障城鄉居民的穩定發展。
(二)構建精準扶貧體系
在開展精準扶貧的工作過程中,地方政府部門要建立精準扶貧機制。只有建立精準的扶貧機制,才能開展高效且精準的扶貧工作,在開展扶貧工作的過程中,首先扶貧人員要正確認識扶貧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進而保障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效率,完善醫療與保障制度的銜接,減少因病致貧現象的出現。另外工作人員還要保障扶貧對象的精準性,對貧困戶進行實地的走訪觀察,對其家庭收入的構成、致貧原因等進行準確的分析,進而開展精準的干預工作,解決貧困現象的發生。
(三)完善醫療幫扶制度
當下醫療環境的不斷進步使得醫療費用不斷增長,因病致貧的現象不斷發生,對此政府部門要完善醫療幫扶制度。在醫療救助中加大財政投入,以保障居民基本醫療費用的報銷,另外地方要加大醫保定點醫院的數量,使居民的就醫環境在范圍上得到拓展,使得就醫環境的選擇更加多樣性。另外部分貧困地區存在醫療藥品不屬于醫療保障體系的問題,對此相關部門要積極探索相關的工作制度,減少醫保用藥限制,保障居民就近就醫原則。醫療幫扶制度是保障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對此要完善醫療幫扶制度,以高效完成精準扶貧工作。
四、結束語
在當下的醫療環境中,伴隨醫療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國的醫療體系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同時醫療成本同比增長。新農合是對我國小康社會的發展提出了新政策,新農合政策的普及與應用完善了農村醫療體系的發展,對農民的醫療環境建設有著積極作用。我國貧困人口中,有部分人口貧困是由于醫療問題所導致的,為減少因病致貧現象的產生,要大力發展新農合醫療保障體系,以解決農村困難人口的精準扶貧問題。
參考文獻:
[1]饒靈芝,王家塘.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9(02).
[2]曲敬東.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及其發展策略分析[J].法制博覽,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