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要:體育是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部分,加強體育鍛煉是學生有強健體魄的前提條件,對學生學習生活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的發展,對體育教學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小學體育教育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下進行了改革創新,改變了之前只將教學重點放在文化課上的錯誤教學方式,加強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本文作者根據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對傳統體育教學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創新角度對小學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創新角度;小學體育教學;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思想中,受應試思維的影響,教師和家長都對學生的成績較為重視,卻常常忽略了體育教學。體育教學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中有著很大的阻力,經常成為文化課的犧牲品,文化課占用體育教學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會使很多學生產生體育這一學科不重要,隨隨便便應付就好了的想法,那么這一學科一旦不被重視,就有很多學生也不會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從而會大大減少學生接受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得不到體育鍛煉,體育課變得沒有任何的教學意義,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會越來越差。所以,我們要重視體育教育,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的摸索教學的方法,在傳統的教學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才能夠使學生在學習德智中兼顧體育的發展,這樣更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能順應時代的發展。
一、當代小學體育教學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方法和模式的落后
受到我國傳統的應試思維的影響,由于我國的教育發展不夠全面,導致教育仍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小學體育因為受到我國傳統的應試思維的影響,體育教學觀念依舊比較落后,很多小學學校都沒有意識到小學體育的重要性,大部分的學校重視文化課的教學,對于體育教學的研究比較表面,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采用叫傳統的方法,讓學生進行機械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大大的減退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熱情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惡心理,從而使學生出現消極情緒[1]。在中國比較常見的體育教學就是老師組織學生進行熱身運動,然后再進行一些相對應的體能訓練,但是教師選取的體能項目鍛煉或者是專業的體育教學有可能對小學生而言是難以接受和理解的,因此面對專業的體能訓練,有很多學生會吃不消,從而就會產生一些畏懼等消極情緒。還有很多的小學生由于怕苦怕累,熱身運動很難堅持下來,所以感覺體育是十分難的學科,也不太重要,就會沒有熱情去學習鍛煉。有一些體育動作需要學生不斷的重復練習,大部分的小學生的耐力都不夠,在鍛煉中會產生極大的不耐煩心理,就導致了學習的效果較差。傳統的思維和教學模式會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進而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
(二)體育課堂缺乏趣味性
在目前而言,我國的體育教學相對于國外來講還是比較落后的,因為我國的教學觀念深受傳統觀念所影響,從而導致教師一直采取的課堂教學方法十分的枯燥乏味,教師也沒有專門培養學生的興趣,只是按部就班的傳授體育知識,因此學生就很難在課堂上學習到自己喜歡的項目,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教師沒有從教學形式上吸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小學體育課堂嚴重缺乏趣味性。常言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接觸了自己喜歡或者是感興趣的事,都會抱有很高的積極性去完成,假如體育課所接觸的是他們所喜歡的項目,那么他們便會十分期待上體育課的時候;恰恰相反如果小學體育教師在每次上課都讓學生進行慢跑幾圈,重復做熱身運動,接著就是按部就班的進行體育動作練習,這樣機械的重復,對于小學生來說沒有很大的吸引力,學生的耐心的體力也會消耗殆盡,會導致體育教學的質量較低,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教學方式缺乏互動性
眾所周知,小學生正處在一個自我性格發展的比較重要的成長階段,對很多的事物都抱有很強的好奇心以及想象思維十分的活躍。面對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的這一特點,教師是很容易傳授知識的,但是由于體育活動是在戶外進行,由于不確定因素太多,因此老師一般會采取比較傳統的方法,也就是束縛規定,規定學生只能夠在某一特定的范圍活動,還不能夠隨意的做危險運動,這樣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而且不照顧小學生的心理,會大大的減弱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性,最后課堂就只會變成老師一人的獨角戲。
二、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良好的教學觀念
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教師不能對他們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再加上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體育課堂一般是學生自由活動較多,老師教學較少,學生不能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2]。這就導致了很多時候,體育課都是被文化課老師占課的對象之一,這也就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體育鍛煉,加強自己的體魄。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不重視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就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的體育課是沒有意義的。教師要在體育課堂上充當引導者和組織者,可以教導他們如何更好的進行體育鍛煉,或者也可以講授一些有關體育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學到真正的體育知識。除此之外,相關教育部門最好多開展一些有關體育的活動,讓更多的人明白體育在當代也是一門不可缺少的科目,這樣才能夠讓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只有教師轉變了教學的觀念,加強了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的朝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一個人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都會十分的耐心、細心,因此人們常說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因為面對感興趣的事物,就會產生學習的動力。在小學階段,興趣是非常好培養的,因此只要讓小學生在上體育課期間感受到課堂的樂趣,就能讓小學體育教學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一些教師喜歡在課堂上講一些關于體育的理論知識,滔滔不絕、長篇大論,枯燥乏味的理論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小學生喜歡跑、跳等,教師要結合這一特性進行體育教學的規劃,讓學生對體育課充滿興趣。例如:小學生的求生心理較強,教師可根據這進行比賽,進行小組接力或者男女接力,既能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夠讓學生增強體質,提高跑步能力。通過體育游戲,學生不僅可以學到集體榮譽感,個人榮譽感等,還能促進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更容易進行體育教學,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完善小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在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學缺乏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的質量也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小學體育教育評價體系成為重中之重,這需要學校和老師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教學評價工作[4]。首先明確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促進體育教學有計劃性的發展,除此之外,還要對其目標進行一定的預估和評價,充分調查好班級學生的情況,再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和發展做出估計。同時要根據反饋的信息和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篩選出更合適的教學方法,更有效地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結束后,要進行教學效果的評價,對于不足之處提出改進的方法。所以,加強體育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是進行體育教學創新的關鍵所在,能更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管理,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生是我國未來的希望,是我們國家未來的棟梁,未來的中國是他們的,因此他們的肩上必須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但是為國效力的首要前提是要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因此面對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我們必須要運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教師必須要拋棄以前老舊的教學理念,積極培養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參與度。同時在課前要做好教學課程策劃,通過游戲正確的引導學生的興趣方向,更要加強完善小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前面發展。在小學體育小學中,只有不斷的創新體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才會讓體育課成為學生強身健體的重要渠道,為我國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叢榮.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
[2]羅艷.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以逸群小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24).
[3]張謙.從創新開始落實體育鍛煉——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7(96).
[4]張安康.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