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萱 王進忠


摘要:跆拳道是世界普及性極高的一項體育運動,并于2000年正式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一項比賽項目。其中,+67kg級女子項目在早期為祖國的體育事業立下汗馬功勛。但在近兩屆的奧運賽事中,+67kg級女子跆拳道的表現卻不盡人意。為了探究其內在原因,本文選擇第31屆里約奧運會跆拳道女子+67kg級運動員的技戰術作為研究對象,通過3種研究方法對女子+67kg級比賽所運用的技戰術數據進行挖掘,并以圖表形式對數據進行歸類分析,獲得一些階段性成果,以期為中國重量級跆拳道女子運動的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里約奧運會;跆拳道;女子+67kg;技戰術
跆拳道是世界普及性極高的一項體育運動,對其比賽技戰術的深入分析已成為諸多學者的關注焦點。跆拳道技戰術中最具特色的是腿法,用淺顯、直觀的角度理解即為用足踢打、用手攻擊的一項自衛防身運動,主要分為大眾和競技跆拳道。
隨著跆拳道比賽新規則的實施,在近兩屆奧運賽事上,女子+67kg級項目的表現卻不盡人意。在此背景下,如何擯棄陳舊觀念,與時俱進,找出自身發展的不足之處,并加以修改來適應新規是重中之重。本文針對跆拳道女子+67kg級項目,并以新的比賽規則作為前提,分析+67kg女子運動員在賽場上技戰術的運用情況,發掘女子運動員技戰術的使用特點,彌補女子+67kg級項目的短板,提升此項目在世界級賽事中的表現,使我國跆拳道項目的發展更加均衡,成為跆拳道國際舞臺的中堅力量。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第31屆里約奧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的技戰術作為本文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錄像分析法;
3.數理統計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女子+67kg級比賽技術剖析
1.女子+67kg級比賽腿法技術剖析
對于跆拳道來說,腿法是主宰,對于比賽結果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對于步法攻擊技術、防守技術過于敏捷,調查誤差范圍較大,影響最終的研究價值。因此,筆者選取與得分緊密相連的技戰術進行分析,進而梳理出運動員綜合技術的運用情況。
目前,跆拳道運動中的腿法主要分為3類:后腿踢擊技術、前腿踢擊技術和旋轉類踢擊技術。側踢是由髖部轉動將身體縱向面對對手,向右平直抬右腿,將腳掌側面勾起,利用腳掌外沿快速擊打對方,其實效性較強,被靈活運用。后腿踢擊技術的最大優勢是可以KO對手,但動作所用時間和時機把握難度較大,使用次數大大降低。旋轉類踢擊技術在臨場發揮中使用難度較大,盡管該技術具備一招制敵和扭轉局面的特點,但多數運動員出于穩中求勝的心理,也較少使用該項技術。因此,作為女子跆拳道競賽高段位級別的+67kg級,下劈、側踢和橫踢使用率較高,是未來的競技技術走向。
2.女子+67kg級比賽腿部技法得分剖析
跆拳道的主動出擊行為可通過進攻和有效擊打次數來反映,具體技術包括:橫踢、后旋踢、雙飛等。女子運動員腿部技法得分數據分析見表1。
如表1所示,橫踢是基礎腿法,使用廣泛且攻擊涉及面大,是主動出擊性技術中使用頻次最高的。鄭姝音是+67kg級的代表選手,側踢、橫踢和下劈是她的優勢腿法。有效下劈是由踝關節以下部位擊中對方選手頭部所得,一般在對方防守出現漏洞時使用。另外,本屆女子67kg級決賽上采用勾踢贏得金牌,勾踢在未來國際賽事上將有一席之位。
3.女子+67kg級比賽腿法技術擊打部位剖析
通過對女子運動員擊打部位數據統計,+67kg級劈擊頭部為主要得分方式,決勝局尤為突出。軀干擊打次數方面,從首局到決勝局數量逐漸增加,尤其決勝局節奏更快,目的性更強,但得分相比較少。前腿橫踢在攻擊范圍和速度方面更具備優勢。勾踢與擺動性腿法相比更易得分。側踢多用于選手在試探時,找到對手較大破綻時才會使用,因此側踢在頭部為擊打目標的得分更少。
4.女子+67kg級比賽拳法技術剖析
通過對女子+67kg運動員拳法技術使用數據剖析,拳法在技術中處于輔助地位,在新規啟用后,電子護具的判定以腿法力度為衡量標準,要求運動員加大出拳速度和力度以備電子護具感應,不漏上分。從比賽錄像中發現,運動員偶爾抓住對方防守不穩間隙出拳得分。因此,對于跆拳道選手來說,拳的技術不能忽視,往往一個疏忽就可能失去了最佳進攻時機,與獎牌失之交臂。
(二)女子+67kg級比賽戰術使用剖析
1.女子+67kg級比賽邊角戰術剖析
本文通過專業資料的查閱結合學習跆拳道的心得體會,在奧運會的競技舞臺,選手們對于巧妙運用規則心如明鏡,任何人都想制約對手進攻的這種“霸道”行為,但如果沒有足夠實力和壓倒性優勢,以這種方式擊敗對手難度太大。本文研究對象中邊角戰術雖使用較少,但在其他組別中仍是經典戰術。如鄭姝音+67kg級決賽中,在比賽僅剩6秒的重要關頭,鄭姝音充分利用邊角戰術巧用橫踢技術,獲得寶貴一分,以5分優勢鎖定勝局,一舉摘金。
2.女子+67kg級比賽假動作戰術剖析
假動作常出現在雙方實力相當,技術動作僵持不下的局面,主要原理是利用身體重心的晃動,傳遞給對手錯誤的信號,使其錯誤判斷對方想使用何種技戰術,在其猶豫不決注意力分散的空當,主動出擊得分。最好的得分時機就是對手的注意力在假動作時,掩人耳目發揮真正攻擊技術,力求得分。
(三)女子+67kg級比賽加時賽戰術剖析
在本次比賽中鄭姝音和沃克登的加時賽最令筆者驚嘆,也最具分析價值。兩人在決勝局都有一次警告犯規,所以決勝局平局,加時賽觀察雙方在橫踢、后踢、側踢水平都很相近,且步伐的靈活變幻和良好的大賽經驗,比賽難分勝負。對于選手鄭姝音來說,下劈是其王牌動作,而后旋踢則遜色一些。在加時賽中,兩位選手都想利用自己優勢打法牽制對手。在比賽僅剩39秒時,鄭姝音洞悉對手的漏洞獲得反擊機會,下劈2次擊頭獲得有效得分,最終贏得比賽勝利,以3分優勢拿到決賽入場券。可見關鍵時膽大心細,動腦思考,會大大提高獲勝概率。
(四)女子+67kg級比賽犯規情況剖析
跆拳道女子+67kg級有4種犯規警。新規使用后,運動員在前兩局不敢發動全力進攻,但決勝局會選擇放手一搏,雙方出現倒地的次數,因技術動作難度升級而增加。其中,倒地警告有21次,具有正相關性。抓人警告出現極少,一般屬于沒有辦法必須觸碰,高水平運動員很少犯此類低級錯誤。在鄭姝音對戰墨西哥埃斯皮諾薩的決賽中,首局27秒時雙方各判一次消極警告。在決勝局倒計時32秒時,埃斯皮諾薩雙手觸地,倒地犯規一次。鄭姝音在僅剩6秒時橫踢對手得分,最終以5:1戰勝對手。此次作戰,墨西哥名將作為北京奧運會該項目的金牌得主,實力不可小覷,但因其兩次犯規打亂其原有戰術安排,使防守穩健且具有身高優勢的鄭姝音最終捧回碩果。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女子+67kg級雖然取得過好成績,但僅僅是少數運動員,還沒有成規模的培養出高水平運動員,造成青黃不接、新生力量不足的局面。但中國跆拳道在里約奧運會的發展趨勢積極向好,要加強認識才能培養出更多專業型的人才。
2.側踢、橫踢和下劈技術是+67kg級運動員主要使用的腿法,這3種腿法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出此級別運動員的形體優勢,尤其是運用步伐假動作試探之后更易得分。但作為優秀運動員在技術使用上要均衡發展,補齊短板技術項目,才能在職業生涯中走得更遠。
3.跆拳道比賽有兩高一少特征,具體表現為強度高、短間歇、多輪次的特征。運動員在首局精力充沛技術有效使用率高,因此要防備對手進攻行為。對于實力形態相差懸殊的對手,要防止對手靠近打法,保存自身體力,保持自身節奏,不斷尋找對手漏洞進而進攻得分。
(二)結論
1.作為專業運動員深諳這個道理,在常規訓練時應將大部分精力投入腿法練習中。無論是初級水平運動員還是高水平運動員都應注重身體素質的塑造提升,重視腿部基本功是得分法寶。
2.拳法對于實力相當的高水平運動員不采納使用,會浪費她們的有效擊打時間。但對于一般運動員來說,站上賽場就要不遺余力的尋找得分機會,哪怕是一分都有可能扭轉局面,所以任何機會都要去把握。
3.邊角戰術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除非具有壓倒性優勢,一般想靠運氣使用此戰術是行不通的,而且在不恰當的時機使用此戰術,可能會將自己陷入兩難境地。但對于有巨大優勢的選手來說,可以選擇使用。
參考文獻
[1]張興涵,黨傳奇,劉東海,黃澤國.2019世界跆拳道團體世界杯錦標賽中國混合團體代表隊技戰術特征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20(03):8–9.
[2]張云.第31屆奧運會我國跆拳道選手鄭姝音對手技戰術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3):203–204.
[3]田麥久等.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程磊.女子跆拳道運動員橫踢、前踢、下劈實戰動作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D].浙江師范大學,2007.
[5]靳澤旭.青少年跆拳道橫踢技術在比賽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6):247–248.
[6]于躍.探討推踢技術在跆拳道比賽中的運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5):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