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徐興林 商海偉 張希朋 孫曉輝
摘要:近幾年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在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中數量以逐步呈現上升趨勢。眾多體育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關心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而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尤為受到關注。如今改善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身心健康已經成為了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而場地高爾夫球運動其運動量大,運動強度小的特點非常適合當下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鍛煉需求,引入高校體育教學很有必要。
關鍵詞: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場地高爾夫球運動;可行性
隨著全民健身政策的落地與實施,大家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存在一直困擾著高校教師的教學。對于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是否可以繼續參與健身行列,這些運動量較大但是運動強度較小的休閑時尚體育項目是他們的本能需要。在建設和諧社會、全民健身與全面健康的大環境中,正確引導與提升改善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是體育教育勢在必行的教學任務。
一、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現狀及有效策略
(一)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
1.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界定
之前有很多論文關于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界定,但是我認為的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就是身心條件、運動能力等的方面,不能夠按時完成校內體育課程學習任務與目標的大學生,他們有可能是先天主觀因素的影響,也可能是后天客觀因素的影響,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是不能夠通過身體鍛煉完成體育課程任務與目標的。
2.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成因
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成因除先天遺傳等因素外,另外還有社會因素以及個體因素導致的受傷因素,導致身心呈現不健康的狀態,以致長期或者短期不能夠進行自主鍛煉。
(二)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現狀分析
1.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規模人數呈遞增趨勢
受國家政策的保護,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在各大高校的人數呈現遞增之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政策保護下的先天性殘疾病弱學生群體增加;因個人或者家庭生活飲食規律影響造成的肥胖學生群體增加;高考壓力之后身心放松,又缺乏適量運動造成的惰性肥胖學生群體增加;部分學生為了免體質健康測試和體育免修課的申請造成的學生弱勢群體增加。
2.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育免修課程的單一性
普通高校本科體育教學144學時,共計四個學期;專科108學時,共計三個學期。在體育免修學生面前的康復保健課程內容較少,上課內容千篇一律,理論與實踐課相結合,并沒有根據不同的學生體質情況進行因材施教的授課。當然這也跟學校教學工作量與學生數不滿多少無法開設課程有一定的關系。這就致使學生在參與體育免修課程學習時,缺乏充足的興致去維持,單一的授課內容使得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并不能夠在合理的運動強度與運動量范圍內更好地強身健體。
3.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體制健康數據的現狀
我國教育規模的擴大,教育政策的人性化,使得高校大學生群體的健身時間縮短,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數量不斷增長,因此,亦引發了教育界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根據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的相關數據顯示呈下降趨勢,特別是對于一些身體發育指標諸如身高體重的BIM值顯示肥胖學生數量居高不下;肺活量、速度素質、運動素質水平、耐力素質等指標下降趨勢,可見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堪憂。對過往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體育教育教學現狀的研究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改善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身心健康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三)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參與鍛煉的有效策略
1.教學內容及課程設計多元化
開展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體育教學時,教學內容及課程設計一直困擾著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據了解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針對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體育課程,但是教學內容及課程設計受到了該校的教師資源以及場地設施等的限制,僅僅是幾種傳統的保健類強身健體的項目。站在體育的理論層面上來講,因材施教,考慮個體差異性,開展教學活動時通過豐富的課程內容來激發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能夠自覺、自主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2.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多樣化
教育事業中教學改革大潮已迫在眉睫,體育教學改革亦勢在必行。課程考核更應該注重學生日常學習、鍛煉的參與性,注重學生鍛煉的過程性考核,考慮不同個體的學生在學習、鍛煉中身體素質水平改善與提升,掌握學生對于掌握體育項目的基本技術,專項技能過程中學習態度以及提升水平等。在課程結束時進行身體素質的健康評估以及運動能力的評估。例如:學期初制定個人鍛煉計劃,即各項身體素質鍛煉計劃;及時跟進專項基本技術與素質,進行過程性考核作為成績一部分;期末結束時測試專項技能。這種做法可以促進學生日常鍛煉的積極性,避免之前的學期末最后的時間才參與體育專項鍛煉,以期達到及格的現象。
3.場地高爾夫球運動課程鍛煉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有效運動方式
場地高爾夫球運動課程表現是運動強度較小、運動量可根據參與運動的學生自身體質的強弱進行調整,在運動中持續不斷行走過程中連續揮桿擊球,鍛煉大學生自身耐力素質,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一項運動。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本身不能夠參與較劇烈的運動項目,適合參加一些休閑、運動節奏較緩的項目。而場地高爾夫球運動正符合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需求,是一項低強度、娛樂身心的休閑運動項目。
二、分析場地高爾夫球運動特點與開設條件
(一)場地高爾夫球運動概述
場地高爾夫球(GroundGolf)是一項在行走過程中,手臂揮動球桿擊球,將球擊進洞(也稱作穴位器,可移動)為目標的適合于大眾參與的戶外休閑娛樂健身運動。持續行走是該項運動最基本的而且一直進行的肢體動作,可以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和加強腿部力量;揮桿擊球是該項運動的目標性動作,可以有效鍛煉肢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目前盛行于日本,20世紀80年代,日本將高爾夫改良精簡創建場地高爾夫球運動這個項目。1997年引入中國,先后在上海、濟南、青島臨沂等地市逐步得到推廣。
(二)場地高爾夫球運動的特點
1.大眾化
場地高爾夫球運動來源于高爾夫球運動,但是場地高爾夫更親民,是一項“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終身體育運動。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它強調運動項目必須適應人的需求,而不是讓人來適應運動項目的要求。場地高爾夫球運動不受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的全民參與的項目,同時、同場、同等權利去參與運動的項目。
2.簡單化
場地高爾夫球運動場地不受限制(除非比賽標準場地),沙灘、草地等場所都可以用來鍛煉;擊球墊與球洞的距離最小20米,最長距離50米,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場所進行鍛煉;器械方便就是一根球桿、一個場地高爾夫球,一個球墊和一個球洞即可。這個項目強調“自主參與”“自我指導”“自我評判”,真正體現了人文關懷的特性。
3.安全性
場地高爾夫球運動不是一項身體接觸的對抗性運動,因此球場上不會有肢體受傷;這個項目是一項個人技能水平的展現,各自為戰,不存在隊員之間因技戰術配合的問題影響隊員之間的和諧,真正是一項和諧氛圍下的運動項目,有利于練習者的身心健康。行走的場地高爾夫球運動節奏緩慢,運動量不會很大,運動強度小,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練習,不會因激烈的對抗損害身體健康。場地高爾夫球的運動軌跡是在草地或者沙灘等陸路上,球騰空的現象很少,不會影響到其他練習者的身體安全問題。
4.娛樂性
因為場地高爾夫球運動是一項行走的運動,練習者之間可以邊走邊相互進行技術探討,可以針對球的位置探討如何進行續擊,增強彼此之間的感情。也可以獨自思考如何進行擊球與續擊,這是一種自我心理挑戰,也是一種自我技能水平的挑戰,更是一項自我超越的體驗性項目,進球后的身心愉悅讓練習者很享受成功的喜悅。
5.人文性
場地高爾夫球運動的理念具有人文性。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強調必須適應人的需求,而不是讓人來適應運動項目的要求。場地高爾夫球運動不需要高超的技術,不分年齡、性別,不管是否殘疾,所有人、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參與其中并享受可隨時與同伴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輕松愉快的鍛煉身體。場地高爾夫球比賽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一桿進洞減三桿記錄成績”是場地高爾夫球的一條規則,也是場地高爾夫球運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只要你在參與過程中,用心感受擊球技術的要點,一桿進洞是對技術的最高褒獎,也可獲得同伴的擁抱與鼓勵!
三、場地高爾夫球運動在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中開設的可行性分析
(一)休閑時代的需要
當今我國經濟的騰飛,小康社會進程的加速,和諧社會的完善,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在這樣的人文背景下休閑逐步成為百姓的時尚追求,學者李仲廣提到:中國在走向全面小康之時,也在走向全面“休閑時代”[1]。2014年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全面健身時代進入大眾視野,休閑體育健身已成為休閑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兩大人文戰略背景下,新興、時尚、休閑體育運動項目在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豐富了休閑時代的內涵。
(二)教學內容的需要
昔日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多以競技運動為主,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以基本技能的教授為主,真正體育項目的健身功能得不到很好的體現,也忽略的學生本體的興趣、愛好等真正需求。對于普通高校大學生來講,在社會大環境中受時尚元素的引導,傳統運動項目亦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選擇新奇的、適合當代發展需求的健身運動項目,成為了當今社會時尚與健身的主流項目,也為學生邁進社會培養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奠定基礎。為高校體育教學添加了新的教學運動項目,輸入了鮮活的血液和活力,是高校體育教學順應當代大學生的本體需要和提升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
(三)學生本體的需要
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要不斷開發新的體育運動項目充盈體育課程內容。新時代,新氣息,新需求,新內容,新體驗是當前學生感興趣的關鍵點。而場地高爾夫球運動正好在合適的時期,將合適的體驗輸入給學生。場地高爾夫球運動給學生提供一項嶄新的運動形式,給學生增加一種新的鍛煉形式,這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提升學生心理、生理追求無疑是錦上添花。
四、小結
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是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群體,場地高爾夫球運動項目是行走的運動,運動強度較小,但是其運動量還是比較大的;另外這個項目的不受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不受場地大小、面積等因素的限制;這些基礎條件對參與者來說既完成強身健體的目標亦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尤其針對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參與場地高爾夫球運動項目的鍛煉更是如沐東風。
參考文獻
[1]李仲廣.閑暇經濟論[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5.
[2]李勃.大學生體質測試后續服務問題分析與管理模式構建[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9(02):119–122.
[3]覃超瑩.北京市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開設現狀及課程建設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4]盛建平.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科學健身指導與發展對策——基于體能素質“課課練”與體質健康促進之視角[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2):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