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倩文
摘要:綜上所述,體操運動并非對抗性運動,但是它強調運動員要在約束性規則內完成動作,是一種自我身體對抗的競技性運動,在打分上注重運動員的身體表現能力。本文通過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讓我們深入了解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的專項訓練關鍵性問題,并根據作者多年經驗為廣大讀者提供青少年體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提高策略,意在幫助更多的小運動員提高自身體操訓練水平,為今后的發展和訓練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青少年;體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相關探討
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是針對運動員的某一環節進行的專項性提升,對于提高身體素質、加強專業能力有著建設性指導,只有積極明確的開展才能更好的讓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受益,由于專項身體訓練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所以對于青少年運動員尤為重要。由于體育教育不斷的發展與進步,我們更需要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訓練效果不斷的摸索和創新訓練計劃,并針對運動員的實際訓練情況不斷調整計劃,做科學且積極的嘗試,以達到提升該運動員身體素質的目的。專項身體訓練不僅還要給運動員創造一個良好的訓練環境和訓練氛圍,對運動員的錯誤動作也能及時改正,并在日常訓練中做出正確指導和鞏固,為青少年運動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青少年體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主要內容
(一)柔韌性訓練
體操運動對于運動員柔韌性的要求非常高,青少年運動員在幼兒時期就需要對自身的身體進行柔韌性鍛煉,以加強對身體的把控性和敏捷度,另外青少年運動員需要在長期的規范指導下不斷進行基礎柔韌動作訓練,這也是專項訓練的要點之一。柔韌性訓練主要包括主動性柔韌和被動性柔韌,注重渾身關節部分以及核心肌肉群在訓練期的形成的一種自我協調機制,譬如側踢腿和后踢腿等動作都是在長期訓練中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強調運動員的力度和擺動達到一定標準,當訓練動作迅速和有彈性的情況下就會提升柔韌性。被動柔韌性就像壓腿、鞍馬交叉等動作不容易短時間內獲取提升,而是要在長期訓練過程堅持不懈才能逐漸達到一個柔韌的水平,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我柔韌性,增加韌帶的長度[1]。
(二)耐力訓練
體操運動是一種特別消耗體力的運動,需要運動員調動全身的肌肉參與活動,特別是比賽過程中更需要運動員高度集中精神去完成每一項動作,對于運動員的精神和體能是一種雙重考驗。耐力訓練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同時促進心肺功能的提升,加快血液循環,可以讓青少年運動員在未來的發展中有足夠的體力應付訓練和比賽。耐力訓練分為間歇性訓練和持續性訓練兩種,兩種訓練方式需要交替進行,教練員要按照不同的學員的實際情況和體能情況制定個相關計劃,以科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運動耐力,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強運動員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鍛煉,階梯式的不斷提升運動難度,但是由于學員年齡較小,因此要注意保證小學員的技術穩定性,不能為了運動數量或者運動難度而犧牲了動作質量,防止動作偏差形成習慣而不好更改[2]。
(三)速度訓練
速度訓練是指一個運動員在完成規定標準動作所花費的時間,體操運動對于速度的要求主要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必要動作,運動速度對競技性類比賽結果有著較大影響,但是速度方面的專項訓練主要是要鍛煉青少年運動員在力量、技術、和速度等環節全方面的自我把控,當你的能力越強在速度上必然會更快,速度訓練不同于上面的耐力訓練和柔韌性訓練,它更像是一種集合了力量、耐力、技巧的綜合專項訓練[3]。一般性的速度訓練包括原地高抬腿,要求小運動員將自身的重心提高,然后在短時間內要快速將腿部抬到胸部位置,繼而在將兩腿呈現交替方式運動,加強性的速度訓練有短距離往返加速跑,在4-6歲的少兒運動員中,我們需要制定符合其能力的短跑,一般在五米至十米之間,但是要注意保護兒童腳部關節,這項訓練加速過程中對于腳踝沖擊力較大。
二、青少年體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提高策略
(一)選擇科學合理的訓練內容
體操運動員一般都需要從小進行學習和鍛煉,在不同階段的青少年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存在著明顯性差異,而且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個體化差異性,在身體體型、基礎代謝、運動技能、生理運動適應性等方面都會出現不同的梯度變化。因此老師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同學制定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首先是要保護好小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定期對隊員的身高、體重、血糖、肺活量、脈搏等基礎數據做測量和更新,隨著隊員的成長不斷改變訓練計劃,很多幼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由于年齡小,長時間的枯燥訓練可能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我們要專門制定游戲增加訓練的趣味性,讓游戲提高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其次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運動員將來必定面臨著參加比賽,而比賽不僅是對運動員技術、體能的考驗,同時也是對心理素質的考驗,在幼年階段教練員就需要有針對性的心理素質訓練計劃,積極了解學生的敏感點和脆弱點,并有計劃的進行專項加強性訓練,培養運動員的臨場應變能力、自我調節能力、抗壓能力,為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4]。
(二)培養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的體育素質
體操運動員主要是對動作的熟練程度達到一定高度,因此需要在枯燥漫長的時間內不斷反復的訓練動作,但是在幼兒階段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激發,因此我們所說的體育素質不僅包括了我們上面所提到的速度訓練、耐力訓練以及柔韌性訓練,還要有心理素質訓練。我們建議在此環節,開展全面性的體操專項訓練活動,并針對小學員的身體做好監測和檢查,以提高專項訓練的基數為主要目的,調動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協調性,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對運動員的自身速度和力量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認知。由于青少年運動員的年齡關系,我們可以在第一階段訓練其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激發運動員的靈活性,第二階段則要注重小運動的日常性訓練方式[5]。介于體操運動需要有更好的柔韌性,每天專項訓練重要讓肌肉和關節都有充分的鍛煉機會,但是又不能造成勞損,例如劈叉、劈腿、半劈叉等,主要以拉伸性的轉向運動為主,在循序漸進中得以柔韌性提升,最后是速度性專項訓練,由于有了前面柔韌性和力量性的訓練基礎,速度性是要求小運動員保證完成動作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身的動作頻率,進而提升體操技術的精準度和水平。
(三)明確體操訓練重點
體操運動由于動作難度大,注重身體形體的力量與延展,所以需要運動員擁有一個強大的核心肌肉群,我們要明確體操運動的訓練重點才能更好的完成轉向訓練任務。核心肌肉群的最主要訓練就是核心穩定性,由于青少年運動員的年齡較小,他們的腰腹力量也比較薄弱,我們建議專項訓練的力量強度要低、動作簡單,不要反復頻率過多,以免學生有厭學情緒。核心力量專項訓練之后還要制定一個計劃,根據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將其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的學員能力要注重年齡梯度匹配,保證每組的能力差距不大,然后按照動作以此循環做,這樣帶有游戲性質的訓練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專項訓練的枯燥程度,每組做完之后由下一組繼續,這樣一次往復可以在三至十周內初見成效。
三、結語
綜上所述,青少年體操運動員不同于成年運動員,他們具有自身的成長特點,我們要保證其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教練員要抓住體操專項訓練的重點,幫助運動員提升運動能力,并加強體操運動的基本功,強化核心肌肉群和腰椎的力量,最大效能的發揮出核心部位力量,改善青少年運動員的動作規范程度,強化專項訓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代翔.提高青少年體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的方法研究[J].體育時空,2018 (13):132-133.
[2]余楊,楊帆.少兒體操運動員神經——肌肉系統專項化構建的實踐價值與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3 (3):68-69.
[3]鄺炳釗,李兆明,莫智.少年女子體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 (13):62+64.
[4]朱佳琦.核心力量訓練對提升女子體操運動員專項素質的效果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 (8):791.
[5]魏為.核心力量訓練提升女子體操運動員專項素質的效果分析[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9,38 (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