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薇

摘要:我國體育經紀人職業培訓主要依托于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與職業能力測評。因此,本研究從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的參訓人員、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培訓周期、師資力量以及監管力度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全國只有三個試點的體育經紀人培訓機構、培訓對象比例失衡、培養內容不協調、培訓周期不合理、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打造系統完善的培養方式、建立健全體育經紀人管理規章制度、完善體育經紀人法律法規等建議。
關鍵詞:體育經紀人;職業培訓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強調要完善人才培養,重點培養體育經營管理、創意設計、科研、中介等專業人才;鼓勵多方投入,開展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1]。其中體育經紀作為體育行業的樞紐,體育經紀人才的培養是發展體育產業的重中之重。現階段我國體育經紀人的培養主要是參加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與能力測評。
2007年《體育經紀人國家職業標準》指出體育經紀人是指在各類體育活動中,從事居間、行紀、代理等體育經紀業務并從中取得合法收入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其職業定義:在體育市場中為運動員、活動、組織等提供中介服務的人員[2]。本文僅研究體育經紀人為“自然人”的情況,主要分析對體育經紀自然人的培養方式。
我國《勞動法》中明確規定職業培訓是指對接受培訓的人員進行職業知識與實際技能的培養與訓練活動,是勞動就業工作的基礎,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與工作能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與勞動就業。[3]。
本文將對中國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與職業能力測評現狀進行分析,試圖分析中國體育經紀人職業培訓的現狀,對其未來的發展給予相應的建議。
一、中國體育經紀人職業培訓的現狀分析
中國體育經紀人的職業培養方式是參加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班,因此分析中國體育經紀人職業培訓的現狀將從參訓人員和培訓機構的組織情況、授課周期、授課內容、師資力量、監管力度六個方面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參訓人員的現狀分析
退役運動員、社會在職人員和高等院校學生均可報名參加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目前,參加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的人員性別比例懸殊較大,男性占比70%左右,女性占比30%左右,體現出在體育經紀方面,男性比女性的關注度高;參與體育經紀人培訓的人員以中青年為主要群體,年齡主要集中在50歲以內,說明體育經紀工作需要有體力、有精力、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的年輕人;大多數參與體育經紀人培訓的人員學歷是大專和本科,其次是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體現出體育經紀工作需要有一定知識儲備和出色的學習能力;參與等級培訓人員主要是有職業經歷的體育行業從事人員和退役運動員,他們對于體育經紀人資格有迫切需求,而高等院校學生因為培訓費用比較高昂,就業前景不明朗等原因參加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的人數較少;中層管理及高層管理在參與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的人員中占比最大,主要原因是體育經紀工作要求體育經紀人具有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人際關系、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以及扎實的知識儲備,具有優秀綜合能力的管理人員在處理體育經紀工作時更得心應手。
(二)培訓機構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體育經紀人的職業培養處于初級階段,具有培訓資格的機構僅有三家。僅限于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發展中心在華北、華東、華南試點授權北京眾輝國際體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強堯體育咨詢有限公司和廣東鴻天體育管理有限公司為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的合作機構。這三家機構均是在教育領域出色、懂體育經紀、具有體育經紀資源的教育機構,并且能夠提供實踐、實習和后續持續學習的機會。
這三家教育機構實力相近,具有的優勢各有千秋,宣傳和招生方式也有所差別。北京眾輝國際體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專門的招生部門,采用與各大主流媒體合作的方式對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班進行宣傳報道,增強培訓班宣傳力度。穩固華北地區尤其是北京地區生源,在招生工作的黃金時間段采取多樣化的招生渠道,為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班招生工作奠定基礎;上海強堯體育咨詢有限公司的招生宣傳主要是通過“互聯網+”的理念進行招生,運用本公司網站、百度、360等網絡平臺發布宣傳信息,采用各種線上咨詢方式進行答疑,開發app進一步對本公司開展的培訓班情況進行宣傳,規范社會對本公司舉辦的培訓班情況的認識;廣東鴻天體育管理有限公司選擇與其他企業合作的方式,將本公司的培訓班招生簡章發送給合作企業,國內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增強在廣州站的宣傳力度。線上通過制作本公司招生的H5,與其他宣傳資料通過政府端和主流媒體平臺進行宣傳,線下與深圳市體育產業協會以及合作企業合作進行宣傳招生[4]。
(三)培訓周期的現狀分析
我國體育經紀人的學習形式為短期集中培訓,三級體育經紀人不少于160個標準學時、二級體育經紀人不少于120個標準學時、一級體育經紀人不少于80個標準學時。培訓結束后參加等級測評,考核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兩項成績均為合格后即可獲得由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中心頒發的等級證書。短期集中培訓的方式是我國學習職業技能、取得職業證書的基本方式,對我國求職者打開理想職業領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以短期集中培訓的方式開展的技能培訓有一定弊端。體育經紀人所需要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并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和使用,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經紀人不僅要學習體育、管理、經濟、法律等多學科理論知識,還要進行大量的體育經紀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掌握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短期集中培訓難以令參訓者全面的掌握所需要的知識,使參訓人員對于體育經紀領域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表面,難以系統的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高能力的體育經紀人才。我國的培訓理念是應試和速成,這種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專業能力不能得到保證。
(四)培訓內容的現狀分析
培訓內容包括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內容。《體育經紀人(基礎理論)》《體育經紀人》和《2019體育經紀人法律法規知識匯編》為指定的培訓教材,要求掌握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知識、體育經紀人活動基本知識、運動項目內容、體育管理知識、體育市場營銷知識、體育贊助知識、體育無形資產知識、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法律法規知識等,內容涵蓋經濟、管理、市場營銷、信息技術、法律法規多門學科知識[5]。理論知識涵蓋面廣,學習內容深入,但是實踐方面比較薄弱,實踐課程采取培訓公司開展論壇、沙龍等方式,邀請行業精英人士結合體育產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分享實戰經驗與案例。
在參加能力測評之前,由這三家公司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分為周末上課和集中上課兩種形式。這三家培訓機構除了按照體育經紀人職業技能標準,統一選用教材、統一培訓大綱、統一師資力量外,還設有不同的增值服務以提升培訓競爭力。北京眾輝國際體育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在本公司的實習機會、提供北京眾輝國際體育管理有限公司組織的體育經紀、經營管理講座、沙龍活動及各類短期集中培訓機會;上海強堯體育咨詢有限公司提供給學員每月一次的線下活動,包括最新政策講座、信息交流溝通、項目實地考察、經紀洽談對接等,推薦在校學員的經紀實習,幫助在校學員介紹工作,提供其他與經紀人業務相關的培訓和實踐;廣東鴻天體育管理有限公司將安排學員參加“優秀運動員職業發展論壇暨政策推介和資源開發大會”,讓學員有機會與眾多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直接交流和洽談。三家增值服務內容如表1所示。
由于培訓時間短,培訓課程主要介紹與體育經紀人有關的理論知識和著名的體育經紀人案例,依舊缺乏將理論融入實踐的機會,難以提升體育經紀人的實際操作能力。最主要的是體育經紀人培訓機構的課程培訓方式較為單一,主要的課程培訓方式為講座法,采取單向輸入的傳統方法,案例研討、頭腦風暴、情景模擬和企業參觀學習等雙向輸入的教學方式占較少部分。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方法的進步,傳統的單向輸入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社會的培訓教育,為了進一步提升培訓效果,增強學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單向灌輸知識這種傳統方法的基礎上,豐富培訓方式,使培訓方式多樣化。
(五)師資力量的現狀分析
在職業培訓中,師資情況是決定培訓優劣的關鍵性因素。針對以往體育經紀人職業培訓的師資力量不強、教學水平較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現階段我國體育經紀人培訓機構的教師由獲得體育經紀人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培訓師資質的專業教師和體育經紀、體育產業經營管理實戰經驗豐富的人士授課,培訓教師均為在某一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要求培訓機構統一師資資質,統一培訓大綱,統一培訓組織規范。
(六)監管機制的現狀分析
我國體育經紀人資格監督機制還有待完善。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將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授權給試點培訓機構,由培訓機構組織培訓,統一參加等級測評考試。但由于監管機制不完善,現實中的培訓、考核、年檢往往流于形式,導致體育經紀市場人員素質不足,專業能力不夠,難以有效的支撐起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根據有關資料顯示,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在80%左右,剩余的20%也會通過補考的形式通過考試,拿到資格等級證書。跨入行業門檻太低將會導致專業人員的素質水平較低,從而無法熟練承擔體育經紀工作。
二、我國體育經紀人職業培訓優化的建議
(一)優化培養方式和課程體系
開發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共同培養模式,發揮高校在體育經紀人培養中的作用。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經紀人必須牢固掌握包括管理、營銷、體育、法律等多學科知識,長期系統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學校具備強大的師資力量、配套的課程體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完善的教育設施,因此應該充分發揮高等院校教學的優勢,為培養優秀的體育經紀人奠定基礎。以高等院校理論教學為基礎,社會上的體育俱樂部、體育協會和體育公司向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使學生了解體育行業的前沿信息與工作模式。
根據體育經紀業市場的需求,制作完善的培養方案,囊括一名合格的體育經紀人應掌握的學科知識。合理安排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在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制定實習學分制度,受訓者到各大俱樂部實習,接觸實際經紀事務,將理論知識結合具體的實際工作。職業測評充分發揮檢驗資質的作用,職業測評包括兩部分,理論知識通過書面考試檢測,具體實際操作能力需得到實習單位負責人的合格證書,實習單位負責人需為此負責。
(二)建立健全體育經紀人管理規章制度
制定具體的人才培養標準和考核標準,并嚴格按照該標準實施,杜絕“放水”、得過且過的現象出現。完善體育經紀人資格認證與考核的監管制度、體育經紀人年檢考核管理標準、違規處罰和仲裁制度等。建立健全體育經紀人管理的規章制度,使得體育經紀人管理過程中有制度可依,有依據可循。制度化建設的不足難以清楚界定政府與市場的工作權責,使得規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實。直接造成體育經紀人等級資格認證不規范,資格審查不嚴格,存在“放水”現象,導致體育經紀行業魚龍混雜,體育經紀人水平良莠不齊,體育經紀行業實現蓬勃發展困難重重,制度化建設問題亟待解決。
(三)完善體育經紀人法律法規
完善各項監管法律法規,將主辦部門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的職責界定清晰,盡好監管的義務,設立監管小組,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及時監督審查,并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相應規定查處。界定承辦組織的合法和非法界限,對違反法律準則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在此基礎上,執法要嚴,提高對現有法律的執行力,嚴厲打擊各種違反法律準則的行為,避免產生“暗箱”操作,提供一個干凈的職業環境,提高獲得體育經紀人資格的門檻。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Z].國發[2014]46號.
[2]肖淑紅,彭鏗,董燁,陳旭東.體育經紀人相關問題的研究現狀綜述及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6 (03):9-15.
[3]李智.建立我國教練員職業資格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
[4]周卉.我國體育經紀人等級培訓效果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9.
[5]肖林鵬,蔡勁燕,楊曉晨,邵淑月,王笑梅,依惠琴.構建我國體育經紀人職業培訓體系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 (04):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