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良 王亞乒 楊成
摘要:本研究采用“專家—新手”范式,選用底線擊球的技術動作,將底線技術動作進行時間阻斷,分析不同水平網球運動員在不同信息量材料下預判擊球線路過程中的行為和眼動特征。結果顯示:專家組的視覺搜索模式比較簡單、有規律,注視部位集中;而新手組視覺搜索模式復雜、無規律,注視部位渙散。
關鍵詞:信息量;網球;底線擊球;預判;眼動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實驗被試
被試分為專家組和新手組,每組12人,專家組為二級運動員,平均年齡20.67±2.72歲,訓練年限6.02±1.24年;新手組為沈陽體育學院網球專項班學生,平均年齡20.26±1.46歲,訓練年限1年。專家組與新手組的受試者都是右手持拍擊正手球,所有受試者的視力正常。
(二)實驗設計
本研究使用的是2×3兩因素混合實驗設計。自變量為組別和信息量。組別分為專家組和新手組,是被試間變量;信息量分為球觸拍前40ms(T1)、球觸拍瞬間(T2)、球觸拍后40ms(T3),稱為被試內變量。因變量包含被試的反應時、被試的準確率、總注視點、興趣區注視點。
(三)實驗儀器與刺激材料
本實驗使用的是德國SMI公司根據角膜和瞳孔反光原理制成的SMI RED 500型眼動儀和兩臺液晶顯示器。
采用2019年印第安維爾斯站決賽及半決賽高清視頻,用會聲會影軟件截取回合視頻片段64個,篩選出可用視頻片段32個,包括左、右區的直、斜線各8個,并將視頻分為長度為1s的三個信息量:T1、T2、T3。
(四)實驗流程
首先對眼睛追蹤進行校準,然后被試按任意鍵進行實驗,實驗開始時黑色屏幕上出現指導語,然后視頻播放,在播放結束屏幕為灰屏的時候,被試快速按下相應的按鍵,依次重復直至結束。
(五)數據采集與處理
行為數據通過E-prime 2.0軟件導出并導入Excel進行整理,再錄入SPSS 20.0進行數據處理。眼動數據先用B-Gaze分析軟件導出所需要的眼動數據,再將數據錄入的Excel進行整理,最后錄入SPSS 20.0進行數據處理。
二、研究結果
(一)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準確率
對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準確率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組別:由F=26.168,P<0.05,得知組別主效應顯著;信息量:由F=228.488,P<0.05,知信息量主效應顯著。緊接著對三種信息量進行t檢驗結果呈現為T1、T2、T3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信息量與組別:由F=5.112,P<0.05,得知其交互效應顯著,隨即對其簡單效應分析得,同組別中,專家組和新手組在三種不同信息量條件下反應時差異性都顯著;同信息量條件下,專家組與新手組在三種信息量的反應時差異性都顯著。
(二)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反應時
對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反應時采用方差分析,數據呈現,組別:由F=0.335,P>0.05,得知其主效應不顯著;信息量:由F=23.533,P<0.05,可判斷它的主效應顯著,緊接著對三種信息量進行t檢驗結果呈現為T1、T2、T3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新手組僅在信息量T1與T3之間有顯著差異;組別與信息量:可由F=5.638,P<0.05,得知其交互效應顯著,隨即進行簡單效應處理,專家組被試在T1、T2、T3信息量之間的差異均表現為顯著;新手組在T1信息量與T3信息量之間差異顯著;其余信息量程度之間差異不顯著,當信息量狀況保持一致的時候,專家組相較新手組的反應時差異都不顯著。
(三)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總注視點
對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總注視點采用方差分析,數據表明,組別:可由F=0.065,P>0.05,得知其主效應不顯著;信息量:可從F=0.025,P<0.05,發現其主效應比較顯著;信息量與組別:可從F=0.012,P<0.05,得到其交互效應顯著,隨即對其應用簡單效應分析,結果呈現為:專家組被試運動員在T1與T3信息量、T2與T3信息量之間都有顯著性的差異,而于T1與T2信息量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四)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興趣區注視點
對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興趣區注視點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體現在,組別:可從F=8.329,P<0.05得知其主
效應顯著;信息量:可由F=3.465,P<
0.05,得知其主效應顯著,緊接著對它t檢驗結果可知,T1信息量與T2信息量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信息量與組別:由F=2.957,P>0.05,知其交互效應不顯著。
三、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中,兩組被試預判底線擊球的準確率均隨信息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每個信息量上專家組要都比新手組高許多,且隨著給予被試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專家組的準確率提高的更加明顯,新手組提高則不大。兩組被試對底線擊球線路預判的行為反應時跟著信息量的加大而加快。且于T1、T2信息量時專家組的反應時是比新手組慢的,但在T3信息量專家組的反應時卻比新手組快。專家組被試在底線回球線路預判的總注視點隨信息量的增加而減少,新手組的總注視點無明顯變化。專家組被試在底線回球線路預判的興趣區注視點隨信息量的增加而減少,新手組的興趣區注視點變化不大。
四、結論
專家組的視覺搜索模式比較簡單、有規律,注視部位集中。而新手組視覺搜索模式復雜、無規律,注視部位渙散。
參考文獻:
[1]席潔,王巧玲,閻國利.眼動分析法與運動心理學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3):555-560.
[2]王小春.網球運動員時空預測特征及ERP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2.
[3]張怡.網球選手比賽相持階段知覺預測能力及ERP特征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