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職音樂老師不僅是對學生教導基礎知識和技能滲透,同時要展開其審美培養,進而強化素質教育的體系。而音樂本身是一種表現力極強的藝術,審美培育在中職教育中有著極大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對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關鍵性,探究對中職音樂教學里有效審美教育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音樂;審美教育;重要性;教學策略
1 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1.1審美教育有利于實現音樂教育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熟知音樂知識和掌握音樂能力,提升音樂素養。而在課堂上通過教師滲透的審美教育,有助于學生加深對音樂知識的了解,以及逐漸形成音樂技能。以審美培養視角出發,音樂培育處于理性和關系之間,并有著密切關聯,而審美教育能把兩者融合在一起,即保障了音樂理性也呈現出音樂的感性,讓音樂教學不再束縛住。讓學生情感和音樂融合一體,將自身的情感引入到音樂情境之中。學者在聆聽音樂樂律是,加入情感到音樂當中,實行了教師對學生的審美教育,為中職音樂教學質量增加實效性。
1.2審美教育有利于學生音樂創作力的培育
音樂自身就是具有藝術性質的課程,而音樂音律在中職教學里占據著較重的分量。音樂教師根據學生對音樂情感分析和認知特性,同時,加強音樂審美教育,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激發中職學生音樂潛力,實現課堂創作力的培育,使其擁有更高音樂水平。
1.3培育音樂人才
音樂作為中職學校的課程之一,和其他專業相比,專業學科僅僅側重學生基礎教材知識和技能的培育,而音樂教學是經過審美教育培育期藝術情操,磨煉學生性子,擴展中職生視線,進而促進培育人才的目標。而在音樂中加入審美教育,能使中職生學習音樂的同時促進中職生的音樂全面性發展,進而學會觀賞音樂帶來的藝術美感,和自身精神層面的享受,沉醉于音樂魔力之中。經過審美的培育,把中職生的理性、感性思維相互融合,而更加感知音樂的真諦,逐步提升中職生的音樂成就。
1.4豐富學生情感
審美教育的內容具有廣泛性,針對中職音樂授課來說,主要作用是讓中職生在學習音樂中,能自主尋找到音樂的美感,而經過欣賞、學習、實踐樂曲作者的情感,激發中職生的音樂思想感情,從而積極加入到音樂的良好學習氛圍內,進而實現中職生審美能力的養成。 而學生在學習音樂時,不但能加深對音律和音符的了解,同時還能深入感知到樂曲的內在魔力,只有體驗到音樂內在之美,才能提升中職生的音樂細胞。審美的培育能有效豐富中職生情感,優秀的音樂作曲里凝結作者的情感,可以深入教化 中職生的藝術情操。
1.5提高創新能力
音樂的教學不僅僅是灌輸音樂基礎知識,也是培育其藝術欣賞細胞的科目。而藝術往往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中職學生在鑒賞樂曲過程中,老師要掌握中職生的特性,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讓中職生體會到音樂中深入的情感,這樣才能打動中職生的內心情感,而對音樂形成學習興趣,增強中職生自主學習積極性。中職生在學習中能把音樂和內心情感相互聯系,這能歷練中職生的思維能力,讓其內心情感和音樂結合一體,爆發出創作的火花,從而漸漸提升中職生的創新力。
2 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現狀
2.1缺乏對審美理念的滲透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中職教學的課堂上,老師主要側重于對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灌輸,引導其在教育中不斷增強自身水平,練習音樂音符技巧等,但是缺少對其審美概念的灌輸,導致學生情感得不到施展,對學習音樂就像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進行的學習,缺少情感的灌溉。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講,這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只能跟著老師節奏走,大多時間都用在了專業技能練習上,而雖然學會了專業技能,但欠缺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導致學生缺少獨立的思考能力,而審美能力得不到提升。
2.2學生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
音樂教學中老師沒有給予審美教育過多的注重,而中職生在學習時只是如法炮制的跟著老師的步驟來展開學習任務,還有就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引起中職生的興趣,而導致在音樂學習里沒有加入過多的情感,這不但讓其缺失審美觀念,也使音樂教學進程得不到相應的實效性。
3 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提升的具體策略
3.1緊跟時代發展,完善教育理念
在中職學校里,給中職學生供應良好的音樂教學可以深入添加審美培育,而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建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理念,提升其音樂素養。而需要中職音樂老師有較高的音樂造詣,并用用優秀的審美教育基礎知識,能把音樂理論和實際教學相互結合,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在音樂教學里收獲知識,建立自身的審美能力。
3.2合理選定教材,注重情感共鳴
在中職音樂教學里結合審美共同教育時,老師應在教學前做好學前準備工作。首先,要選擇合適的音樂教材,適合的音樂教材不但可以引起中職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其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其次,選好合適的音樂教材,能給枯燥的教學生活里,添加一絲活力,讓學生在音樂鑒賞里提高自身音樂審美能力。而教學過程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音樂作品里的思考,進而與教材內容形成情感共識。而學習經過與音樂產生共識后,老師要及時了解和注重于學生情感互動,根據學生的反饋來調節音樂教材。而在選取音樂教材時,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因素,音樂教材有知識面廣性、針對性等特征,老師應跟隨時代潮流,挑選中職生喜歡的音樂教材,把學生的愛好融入其中,能促使其對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
3.3豐富教學方式,改善教學設計
在音樂教學里,老師應對教學方式進行更新,并在教學活動里完善教學設計。音樂老師需要與時俱進的同時進行創新,促進中職生提高自身音樂綜合能力。老師在教學活動里要多和同學們進行溝通,在溝通里熟知學生的需求,體現中職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同時,在舉行一些音樂活動里,要加入一些學生的興趣愛和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音樂表演等,讓同學們在參加音樂活動中體會音樂的魅力,了解音樂里的情感表現形式。在參加活力中讓其擁有展現自己音樂才能的機會,加強其自信心。因此,在音樂教學活動力老師豐富教學方式,健全教學設計,能有效提升中職生的審美,進而加強音樂審美的教育。
3.4創設情境,營造良好審美氛圍
老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創建適合的情境,營造好的審美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樂趣,讓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完善傳統教學模式里的一些問題。在進行專業知識教學時播放一些輕快的音樂,能放松心情,專心的投入到音樂專業知識的學習之中,并在教學中加入全新的審美觀念,建設中職學生正確的審美理念,使其在學習時能夠自主分析、欣賞作品,進而提升審美水平。還有在講到近代音樂作品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相關聯的短視頻,讓其了解中國近代音樂發展背后的故事,從而感受那個年代我國人民努力奮斗才迎來民族的解放,在那種熱血清懷的熏陶下,讓中職學生生感覺身臨其境似的,進而感受作者的情感,激發愛國之情,便于其展開近代音樂欣賞能力,體會作者心情,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提升其審美能力和音樂情感,使其在演唱時注入自身的情感,給音樂作品賦予生命。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音樂教學不但要重視音樂專業知識的培養,還應重視審美教育互相結合的理念。這能讓中職學生在學習中,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且體會音樂中作者的感受。而展示自身的音樂才能時,可以讓其把自身感受融入,給音樂注入生命,讓音樂用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激發學生音樂天賦,在漸漸的探究中提升課堂實效性和學生的音樂專業素養,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有效的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陳焦偉.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J].科技展望,2019(7):167.
[2]歐陽紅藝. 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J].通俗歌曲,2018(6):40.
[3]白薩日娜.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初探[J].當代音樂,2019(10):14.
俞音子?上海市南湖職業學校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