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復習課是初中物理教學基本課型之一;長期以來,在復習課的教學方面缺少有效的教學策略,于是產生許多困擾教學效果的問題。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針對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初中物理 ,復習課,問題,對策。
復習課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老師把復習的重點放在構建知識體系和掌握解題方法方面。就復習課的效果來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普遍感覺到不理想,這是為什么呢?筆者認為,就是因為我們復習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缺少策略的問題。如果在復習課教學中能運用恰當教學策略,將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一、當前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現狀
在復習課教學中,大多數老師以“知識梳理+例題講解+課堂練習+課后作業”的模式組織教學活動,但這種課堂模式還存在以下問題;(一)重視知識構建,卻輕視知識形成情景。(二)在實驗方面,重視實驗結論和方法,且忽視實驗過程的體驗與感悟。(三)從課堂來看,學生活動明顯偏少,教學內容不能及時有效地答疑解惑(四)作業的設置情況來看,大多數老師以重點試題為主,作業形式單一。筆者認為,以上問題就是影響復習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
二、改進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的策略
1、聯系實際,注重知識的情景化,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聯系生活現象,不斷將知識情境化,通過知識的情境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化吸收,達到學以致目標。
以2020年天水市中考物理第3題為例,題目如下:
即將告別母校的你,認為校園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實際的是
A.?50m跑測試中,九年級大多數女同學所用時間為9s?;
B.教學樓一層高度約為7m;
C.一本九年級物理課本厚度約為10.5cm;
D.一位九年級男同學受到的重力約為9N
很顯然答案選A,本題以學生熟知的校園生活為情景,考查了速度物理意義,長度、重力估測,這啟示我們在復習課教學中更應該應重視身邊的物理知識,將知識呈現情景化,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對知識的內化和吸收,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從容應對中考要求。
2、注重過程性知識體驗與感悟
近年來,中考在實驗方面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大,命題素材來源于教材實驗。考查內容注重對實驗過程的體驗和感悟,跳出了以往通過死記硬背就能解答實驗問題怪圈,這要求教師在復習課教學中,重視實驗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近年來,從呈現的中考試題來看,教師不能只重視實驗結果,應重視實驗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如在電學實驗中,電路故障問題是一個高頻考點,問題設置比較靈活。要從容解答這類問題,首先在復習課中也應重視實驗教學,其次教師要善于監控實驗過程,能將小組實驗中遇到的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做到大家思考,人人參與解答。筆者發現,在實驗教學我們遇到過某些困難,或者出現的錯誤,往往就是中考命題點。因此在實驗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在實驗中出現各種問題,要讓他們體驗實驗的過程,進而分析解決的問題。
3、優化作業設計,注重學習成果表達多樣化
作業是對學習效果的檢測,也是對學習成果的表達。尤其從后者的層面來,教師應該持開放的態度,不應該僅僅停留解答試題對與錯方面。筆者在教學中,進行過幾次小創作方面的作業嘗試,效果大大超過預期。
例如,有的同學學習相關物理知識后,制作了太陽能風扇,其工作原理是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提供的電能傳遞給了馬達,轉化為動能。馬達開始工作,從而帶動扇葉轉動,加速周圍空氣流動,形成了風。也有的同學學習光的色散后,他利用三棱鏡把太陽光分解成不同色光和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的原理,發明了“陽光驗鈔機”。很顯然,這些小創作背后的奧秘就體現一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復習課中,教師布置一些小制作、小發明方面的作業,不僅有利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而且還能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更能體現物理性課程理念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
4、合理選題,精準釋疑解惑
物理復習課教學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知識的查漏補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小測驗的方式,診斷出學生的問題,然后選擇相關例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突破。筆者在教學曾多次嘗試,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組織復習課教學時,更能吸學生吸引課堂互動,達到精準釋疑解惑的目的。
5、有效利用微課資源,提高復習效果
“微課”是以短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某些重難點內容展開的針對性教學過程。以國內物理大師平臺的微課為例來看,這些微課融合科技、教育、藝術等元素,微課內容短小而精悍,學習完后猶如看好萊塢大片感覺一樣享受,這些微課用到復習課上,不僅可以節約教學時間,而且在一定程度也會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減輕了學習負擔,提高復習效率。
總之,在今后的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中。教學內容要做到與時相和、與時俱進,注重知識的情景化。在教學策略應用方面,要以教學問題為導向,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以釋疑解惑為出發點,創新教學策略,提高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如下:
[1] 初中物理單元復習課教學策略研究[D]; 戴雯雯.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新探[J]. 潘建中.??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10)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謝家灣九年制學校 馬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