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創意的時代悄然來臨,文化創意產業化隨之在深度和廣度上展開大范圍的擴展,數字創意技術優勢與文化產業的融合能夠促進文化創新發展,豐富文化創意產業類型,并且還可以通過集成創新推進文化與先進科技的結合。本文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深入探討了文創產業化進程當中的管理體系。
【關鍵詞】 文化創意;產業化;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TB47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6-0053-02
文化創新產業是一種新型的資源形式,這一產業的發展主要依賴于科學技術、文化信息、智力資源要素的配合。文化創新產業的發展是在傳統文化發展的基礎之上,結合各個領域技術的特色相互融合,進而發展出創新路徑,而強調針對文創進行產業化管理是在推廣化的同時探索出來的經濟增長模式[1]。
一、文化創意產業化融合的發展路徑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催生出諸多的社交媒體平臺,科學技術的變革也給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諸多的發展機遇,其逐步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生產、產品流通以及產品宣傳等諸多方面的形態、方式進行革新與優化。
網絡世界和龐大的及時信息流動給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技進行融合可以發揮出二者優勢,并使二者實現相互促進,進而構建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政府也意識到文化創新與科技結合的重要意義,隨之提出促進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戰略。由此可見,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化發展的深刻意義。
二、文化創意產業化發展的融合路徑
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以及跨界融合可能的組合方式,將傳統的價值鏈與現有的網絡技術價值鏈進行融合,將創作傳播轉向環節的協同高速發展,并促進文化的沉浸式體驗。
而在這一過程當中,文化創意產業化融合的具體路徑大致分成四部分,即:技術融合、產品融合、企業融合和市場融合。
文化創意產業化融合的過程當中,最為基礎以及關鍵的融合方式是技術層面的相互配合。
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切實的模糊不同產業之間的邊界,進而打破各領域的壁壘,實現不同文化以及不同形式的融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文化創新產業呈現出極速的上升趨勢。數字技術所引發的創新產業熱度是十分巨大的,數字化的信息技術在推動化產業革命的過程當中起到了主導力的關鍵作用。
產品層面當中的融合主要就是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標志性方式。產品層面的融合首先需要保證技術融合的良好基礎,結合不同產業的經營特點來創新性地開發出融合產品,進而滿足不同的市場需要。
例如,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旅游形式與其融入,并且在旅游景區建設的過程當中添加民俗風情以及相應的傳統技藝等軟性的傳統文化資源,將硬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軟性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建立起共同的生產要素,并通過技術開發來實現現代形式的表達,從而更好地與現代人們的認識發展相配合。
在保證傳播傳統并保護非物質文化之上,還可以切實的吸引眾多的游客,從而達到借助文化來促進游客自身素養培育,滋養文化的發展。
而企業層面則是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過程當中的載體。企業的融合則是不同業務、組織之間的配合,這種多樣的兼并可以擴大文化創新的運作平臺。進而形成互補的鏈接,這種縱向一體化或者橫向一體化的混合組織,還可以推進文化創新產業化發展空間的擴大。
市場層面的融合則是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當中的關鍵動力。市場融合是在結合不同方面的融合推動下所發生的產業邊界突破。市場層面的互相交叉,以及滲透,有助于文化創意當中的商業品牌形象的建立以及培育,其中重要的表現形式是資本的運營。
三、文化創意產業化推進過程當中的管理障礙
在文化建設的過程當中,文化創意產業化是其中的關鍵發展形勢。將文化創意產業與多方領域的融合帶來了眾多的發展機遇,不可避免地也給文化創新發展帶來了諸多的挑戰。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文創產業化發展過程當中具體管理所面臨的障礙主要有需求方面的障礙、能力障礙和制度障礙。
所面臨的需求障礙主要是圍繞消費者產生的。根據分析消費者是否愿意接受創新型的文化產品,以及是否有能力去接受并進行持續購買等行為。同時,探索目標客戶對于文創產品的消費理念以及其所執行的消費行為,自身的消費偏好,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去解決需求障礙。文創產品化路徑至關重要的一點是研究其創新的產品是否可以與顧客的消費行為形成依賴[2]。
文化創意在其發展過程當中所遭受的能力障礙主要是與企業的整體能力以及其自身的核心能力剛性有密切關系。
將文化創新產品與技術進行融合,以及企業市場進行融合是極大程度考驗企業內外的綜合整合能力的。在融入的過程當中,企業不可避免地會與核心的競爭力相隨而產生阻礙,會影響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
同時,核心利益會逐步結合客戶自身的追求進行動態的變化。為此,企業原有的競爭力可能隨時都會失去自身的優勢。
所面臨的制度障礙主要是在企業運營過程當中大環境可能出現的問題,其包括市場的壟斷,以及相關管理的欠缺、政策制度的管制等。
一些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當地區域文化的發展,會支持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并且給予一定的政策優勢,而如果政府職能沒有清晰地劃分文化創新產業化過程當中的地位以及責任。其自身所規定的任務沒有明確地落實權責,則容易使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運作效率降低,導致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過程當中沒有辦法很好地享受到政府的監管優勢,進而產生了制度的障礙。
四、促進文化創業產業化管理的具體對策
(一)將文化創業產業化與農業進行融合發展
將生物以及信息技術融入農業過程當中,使其農業具備高新技術特色的信息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提升經濟效益,并且促進其可以更好地做出科學的決策。而結合農業內部的種植業、養殖畜牧業等產業鏈,在其中融入文化創新則不僅發揮出農業的生態保護功能,同時還可以使農業與旅游業等休閑產業相結合,衍生出景觀農業以及民風、鄉風等特點。
(二)促進文創產業化向信息化的進程
在文化創意產業建設過程當中,與信息服務業進行配合可以在現有的計算機通訊以及網絡基礎之上,將文字圖片音頻內容進行融合。
其次,信息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展現其文化創新建設的技術提升。比如在動漫游戲當中融入三國的故事梗概,通過這種聯合的方式擴大文化的傳播范圍,并且增加了其他信息行業的故事內涵。
不僅如此,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城市也越發地向智慧化、創新化進行轉變。互聯網+城市服務的應用也是文創產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表現之一[3]。
(三)文化創意產業與大眾消費和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當中主要是以創意設計為手段的文化消費模式。其創意文化產品不僅需要迎合市場當中的需求,滿足個性化、多樣化和娛樂化的消費趨勢,同時還應該給消費者創造更高的價值,來促進消費者產生消費的行為。在文化創意文化創新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精神消費的轉變主要是通過創設更大的文化發展空間。
創意體驗結合數字技術,以網絡媒體為載體,進而形成產業規模。
例如,在城市當中規劃出創意產業集聚區,通過構建創意集市等,將諸多的創意商品進行展示。現在逐漸演變為創客空間、特色小鎮等。所建設的展示、交流、銷售為一體的平臺可以更好地創造出創意文化的氛圍,并且增強創業消費的藝術傳播,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起消費者對創意文化產品的喜好,并從中深化消費的意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需要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化與其他行業的融合,進而擴大產業的發展空間。
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化的發展,還需要在文化創意的內容當中融入具體的科學技術,同時注重產品和市場的有機結合,才可深化完善文化創意產業自身的價值體系,最終實現增加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黃麗.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與營銷[J].市場研究,2016,(07):33-34.
[2]金穎磊,潘偉杰,呂健,劉征宏.基于可拓語義分析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方法研究[J].工程設計學報,2017,(01):27-33.
[3]阮強家,楊慧琳,劉希林.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與營銷[J].現代商業,2017,(02):190-191.
[4]陳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體系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000(028):123-126.
作者簡介:
羅健萍,女,漢族,四川資陽人。學歷: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