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沂蒙精神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彰顯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沂蒙精神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由山東沂蒙地區的人民和軍隊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現今依然具有獨特的時代價值。為了進一步弘揚沂蒙精神,在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中賦予沂蒙精神更為深廣的意義,對于沂蒙精神的文化內涵和特質,以及時代價值的全面探索,能夠從實踐中加強沂蒙精神的運用和發展。本文從兩個方面著重研究了沂蒙精神特有的文化內涵,以及在國家發展中所展現的時代價值,從而為弘揚沂蒙精神提出了建設性的策略。
【關鍵詞】 沂蒙精神;內涵;特質;時代特征
【中圖分類號】D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2-0080-02
本文系2019年度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沂蒙精神在當代藝術專業大學生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批準號:19CYMJ20)科研成果。
沂蒙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形成的優秀文化和革命精神,具有深厚而豐富的文化內涵。沂蒙精神主要可以概況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不僅涵蓋了沂蒙精神的內在核心,還體現了沂蒙精神卓越的精神風貌和時代價值,成為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現今,沂蒙精神依然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對于國家發展和核心社會構建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并且在不斷地時代發展中,沂蒙精神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具體到實踐,想要全面的發揮沂蒙精神的功能,必須對沂蒙精神的內涵及特質以及時代價值進行系統的探究,才能使沂蒙精神薪火相傳。
一、沂蒙精神的內涵及特質
沂蒙地區的群眾在經歷了腥風血雨的戰爭之后,步入了建設國家的新時期。沂蒙群眾延續了革命年代良好的傳統,積極的配合黨的領導,探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為國家的建設付出了自身卓越的貢獻。沂蒙群眾進行了積極的社會改造,體現了老區人民建設國家的決心和智慧。尤其是在國家建立初期,面對山河破碎,家國凄苦的境地,殘酷的自然災害和戰爭留下的千瘡百孔使人民的生存條件極為艱苦,英勇的沂蒙地區的群眾并沒有妥協和放棄,而是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發動全體群眾進行自我發展,自我改造。
比如,在農業生產方面揭起了如火如荼的大會戰,沂蒙山區成為農業發展的地區代表,并將成功的經驗傳授給其他地區。改革開放時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積極進取,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持續進步。
在黨和國家領導人英明的領導下,沂蒙人民群眾勤奮刻苦、創新創造,為沂蒙精神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加強了沂蒙精神的文化底蘊,并且在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中使沂蒙精神有了更為深廣的意義。
沂蒙精神的內涵豐富,愛黨愛民體現了沂蒙精神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執著的民族氣節;開拓奮進體現了沂蒙精神飽滿的生機和青春活力,是數代沂蒙山區人民在不同的歲月洗禮中,不斷前進的發展動力,也是沂蒙地區人民敢于打破現狀勇于探索的驅動力;艱苦創業體現了沂蒙精神內在的思想情操和品格追求,不管在多么艱苦的環境下,沂蒙地區的群眾始終保持了堅韌不拔的毅力、卓越奮斗的偉大精神;無私奉獻是沂蒙精神崇高的價值體現和思想境界,犧牲自我、甘于奉獻,全心全意為國家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總而言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沂蒙精神展現出了不同的內涵和風貌,卻又在時代發展中體現出了新的精神特質。
沂蒙精神的形成得益于沂蒙熱土的滋養,在傳統文化精神的浸潤下,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形成了獨特的精神特質。沂蒙精神作為中國特有的革命精神之一,將革命文化進行了深度的拓展,并結合傳統文化精髓進行了改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精神世界。
沂蒙精神與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等一脈相承,卻各有特質。沂蒙精神是在革命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和改造,不僅是對其他革命精神的傳承,同時也注入了自身的色彩,保持了革命精神的一致性和價值感。
沂蒙精神是全體沂蒙山老區群眾的精神財富,是用無數英勇的革命者鮮血凝結的精神品質,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和精神力量。所以說在對沂蒙精神傳承和發揚的過程中,要對沂蒙精神的特質產生全面的了解,能夠將其運用于學習、工作實踐,對于自身的思想塑造和行為規范產生正確的指導。
二、沂蒙精神體現的時代價值
沂蒙精神經歷了時代的檢驗,在各個時期都體現出了特有的時代價值。在當前形勢下,沂蒙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傳承,并彰顯出與時俱進的時代性。沂蒙精神的傳承和弘揚,能夠踐行艱苦卓越的奮斗精神,以堅定不移的偉大理想和決勝的信念,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家園。所以,沂蒙精神在現代社會依然能夠帶領群眾腳踏實地地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能夠跟隨黨和國家的方針和指導,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提供強大的支撐和動力。
沂蒙精神所體現的艱苦卓越的奮斗精神,以及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都為國家建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沂蒙精神的核心就是擁黨愛國,始終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并且激勵著廣大人民群眾自強、自立、自尊、自愛,勇于進取、勤于探索。這種美好的精神品質激發了廣大人民的使命感,能夠深刻地認識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先進性,以實際行動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快速發展。
在艱苦的戰爭年代,沂蒙地區的廣大群眾克服艱難,以薄弱的力量和聰明的才智、堅韌的品格、敢于犧牲的決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在國家建設初期,艱苦奮斗、敢于奉獻,抱著堅定的信念進行家園的建設,將沂蒙精神內在的偉大凝聚力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彰顯。
沂蒙精神不僅弘揚了革命老區人民的精神品質,而且保持了黨的絕對領導力。以黨的規范來約束自身,以堅定的政治立場來建設國家,以民眾的切身利益為行動準繩,這正是沂蒙精神多倡導地從思想和行動雙方面來契合黨的指揮,聽從黨的安排。并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來豐富思想,勇于創新、繼往開來,走入新的時代。沂蒙精神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能夠保持精神文明的先進性,以高尚的精神滲透于人民的思想之中,在道德和情操方面給予正確的指導。沂蒙精神深刻的群體意識,將更加豐富的信念感和價值觀滲透于群體意識當中,以更加飽滿的激情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體現了沂蒙精神富含的時代特征。
現今,沂蒙精神的內涵得到新的延伸和拓展,在新的社會時期賦予了新的意義。沂蒙精神不僅指引著沂蒙地區的人民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同時也保持了與黨和國家命運一體的高度精神格局。因而,沂蒙精神不僅只局限于地域性的精神文化,也應逐步地輻射到全國各個地區,滲透于群眾的思想之中,起到引領作用。使他們在學習、生活、工作當中,能夠緊密結合實際,將沂蒙精神作用于實踐。愛黨愛軍始終使群眾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擁護黨的領導,配合軍隊的命令,以國家利益為重。開拓奮進使群眾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堅定不移的以崇高的理念、進取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建設美好家園。
艱苦創業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以豐富的創新力和生動的創造力去建設國家,使經濟、科技、文化等得到深入的發展,在創業過程中始終保持優良的艱苦奮斗的傳統。無私奉獻不論在任何時期都是一種優秀的行為品格,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敢于奉獻,無怨無悔的勞動者,以崇高的心靈和不求回報的態度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三、結論
總而言之,沂蒙精神的內涵是豐富的,也被賦予了時代的意義。它不僅只局限于是一種地域性的精神文化,同時也承載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使命。在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沂蒙精神展現出了卓越的成效。沂蒙精神經歷了時間的驗證、歲月的凝練,伴隨著中國發展的歷程不斷的強大和完善,煥發出勃然的生機。因而,我們要對沂蒙精神的內涵和特質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在思想和行為中加以豐富的運用和實踐。唯有如此,沂蒙精神才能在時代發展中保持先進性,能夠永葆生命力。沂蒙精神才能真正地得到傳承和弘揚,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注入不竭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楊俊英.沂蒙精神的歷史文化淵源[J].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0(01):73-79.
[2]邵珠春.沂蒙精神德育內涵的形象特征與建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03):60-62.
[3]趙晨.從革命戰爭時期的沂蒙精神看黨的初心和使命[J].中國校外教育,2020(03):3-5.
作者簡介:
方冰,男,泰山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