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康青
【摘 ?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培養新時代的創新型人才已經是國家素質教育的迫切需求,在當前新課改的形式下,立德樹人已經是新時代教育的發展方向。在當前的教育中,教師要把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提升高中語文學習核心素養。本文主要對在新課改環境下,針對當前語文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凸顯現時代特色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 ?語文教學 ?新時代特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10
語文學科是基礎教學的主要學科,貫穿學生義務教育的整個階段,當前素質教學下,要求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自主探究能力,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形成多樣化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從而讓高中語文課堂學習更高效。
一、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守舊,沒有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以往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對于語文課堂的把控不足,教師在教學中仍然占據主導的地位,在高中階段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仍然是為了應試,讓學生提高語文的成績為主。教學方法大多都是延續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生整體學習效率不高,心理壓力也比較大。在當前新課改下,要求在語文課堂上要采用多種方法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1]。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忽略學生主體地位
目前語文教學中大多是教師講解的形式,學習文章中主要給學生講解中心思想,找出文中出現的成語以及好詞好句,學生在學習中大多處于被動的狀態,缺少學習的興趣。現階段教學中要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在教學中多設置科學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少說少做,讓學生多說多做,教師在教學要多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2]。
(三)高中語文教學常與生活實踐相脫離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大多是講解理論知識,忽略了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語文學科是與生活密切相關聯的學科,教學應該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外的實踐活動,多親近自然,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語文學科的意義,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學中也要多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與語文相關聯的事物,引導學生多思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教學高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要求語文教師調整教學理念,提高語文課堂的活躍度
新課改形式下要求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目標,改變原有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積極打造生動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幽默性的語言,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學習和生活都與學生溝通,做到真正的了解學生。比如在學習毛澤東先生的《沁園春》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播放一段詩中描寫的文中內容的音頻和視頻,讓學生感受詩中提到的北國風光,感受到那種磅礴的氣勢,從而加深對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認識,了解文章描繪的主旨。通過看系列短片的形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當前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也是提高課堂活躍度的好辦法,教師按照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科學的分組,分組中要考慮到小組內成員的性格特點來劃分,通過小組交流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并且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比如在學習《勾踐滅吳》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來討論,引導學生導演成情景劇的形式,學生之間分組后討論具體的劇情,文章的內容可以擴展,這樣提高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同時又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二)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當前高中語文教學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當前用的比較多的方式有設置案例教學情境,設置問題情境,還有借助信息化手段等方法。重點說下信息化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在教學中應用比較多的是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根據當前學生對于網絡的癡迷,引入了新媒體教學,利用動畫或者視頻影像呈現的手段,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感。比如在講解達爾文這篇《物種起源》這篇文章時候,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在課前給學生播放作者的歷史介紹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等,讓學生對于本文加深理解。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采用多設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提高聽課的效率。教學中要多種教學方法并存,根據具體的根據上課內容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切忌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這種通過多媒體演示教學方法比以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3]。
(三)語文教學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在當前新課改環境下要求教師注重語文教學的目標,加深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理論聯系生活實踐的能力。語文學科與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思考,發散思維,提高動手能力。比如在學習《我有一個夢想》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討論交流,每一個人的夢想,讓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表達,增加學生的信心,同時提高溝通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組織交流活動讓語文教材內容與實際的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4]。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環境下,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打破原有的教學思維,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要結合多種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對當前的教學方法不斷地進行反思,及時改進教學策略,促進高中語文課堂更高效。
參考文獻
[1]杜勝蘭.從高中語文素養之演變看新時代人才培養[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一期座談會資料匯編[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4.
[2]郭培玉.有關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00.
[3]任治蘭.構建新時代高中語文有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140.
[4]張香莉,范珍珍.新時代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途徑探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9,36(03):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