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宗福
【摘 ? ?要】數學的研究性學習是高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之下,運用研究式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及人類發展的規律找準數學研究課題,并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不斷獲取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過程。本文結合高中數學的特點,著重討論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具體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 研究性學習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202
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那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呢?
一、教師要深入理解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創新數學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模式較為被動與刻板且是機械式的重復過程,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觀體驗與數學思維的培養,阻礙學生探究的步伐。教師應利用專業素養,理解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的同時給予學生學生自主體驗的機會, 讓學生在數學模擬情境中應用知識,建立自主的知識學習框架,使學生在實踐中將現實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并進行解答與運用。 教師研究性學習思維的提升能夠有效帶動學生以此來學習數學知識,激勵學生獲取知識使注重養成有效的學習習慣,使發散性思維得到拓展,數學思想融入深層學習中。此外,新課改需要教師在創新中發展,教師要將之前各階段的教學進行歸納,在此基礎上創新教學理念,在總結中探索規律,在創新中為學生建造更好的數學學習氛圍,推進研究性學習在數學學科中的良好趨勢的延伸。
二、運用教材進行研究性學習
發掘教材中的研究性學習材料,從數學這門學科的發展歷史來看,每個重要概念的產生與完善,都伴隨著不同的經歷,所以教師可以將某些公式、定理、概念等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將枯燥的、形式的邏輯鏈條還原,帶領學生進行數學家式的思考模式,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點的形成及演變過程。例如,數學( 人教版) 模塊 4 研究三角函數的性質方面結論: 正弦、余弦、正切函數的性質,正弦、余弦、正切函數的圖像等。 只有引導學生探索這一結論,才能真正運用這一結論去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正弦曲線和余弦曲線將其作為切入點,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比如,y = cosx 圖像是否有對稱軸? 共有幾條? 表達式是什么? 將這些問題貫穿于研究性學習之中,不斷鍛煉數學思維,建立邏輯鏈條,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
思維是一種探索過程,這個過程具有一定自主性.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引路人,應當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不斷發散思維,讓學生在不斷自我思考中去研究和探索,培養他們的能力。 因此,教師應善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思考,例如,{ an } ,{ bn } 是相同項數的等比數列,那么{ an + bn } 是等比數列嗎? 這一例題完全可以應用于研究性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運用類比、聯想等方法不斷研究新問題。
三、針對開放題展開研究性學習
展開研究性學習必須要有載體作為基礎, 對我們平時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 在選擇研究性學習載體時,最為重要的是能夠充分調動我們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并且激發出學習數學的潛能。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可以通過研究數學開放題的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一般數學開放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題型,即信息遷移型,知識鞏固型、知識發散型等。 按照不同的價值,可以選擇不同的數學知識作為研究點。 以空間幾何體三視圖相關知識為例,在對這一課知識進行研究學習時,要首先確定研究思想與研究方法,設置開放性問題,并從中凸顯數學問題形成的整體過程,以及解答對象的狀態。 通過數學開放題的設置, 能夠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準確的時空,這也為具體知識的學習提供了便利,激發我們思維的發散性。因為三視圖這一課本身就有利于發散思維,加之開放題的運用,則更加體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研究性學習
采用有效的評價策略是數學研究性學習順利進行的保障。數學研究性學習評價要把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起來,這不是三者簡單的相加,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更加注重學生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結果的取得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非學生主觀原因單一決定),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一種積極、活躍、興奮的姿態,從選題到制定研究計劃,再到收集資料,最后到結果的呈現,無不滲透著他們的辛勤勞動和積極的思考,由此豐富了學生學習的經驗,進而促進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能力的提高。因此,評價應該圍繞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其質疑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否能將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得的獲取知識的技能方法運用于數學學習,在數學學習中如何提問、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做出假設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將數學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與數學學科的學習進行整合。
五、結束語
開展研究性學習能找到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的最佳切入點,通過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感知、體驗,甚至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困惑,最能激發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探究、去嘗試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老師若能因勢利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能夠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紅艷.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開展途徑初探[J].數學教學通訊,2005(2).
[2]牛偉強,熊斌.高中數學課堂中探究性學習的困惑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6,(28):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