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雪
【摘 ? ?要】高中文言文教學對學生此后的學習和生活意義深遠,高中語文教師應清醒認識到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水平。本文旨在探討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言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19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序推進,國家越來越重視對青年一代“文化自信”的培養。文言文教學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相互交融的有效窗口之一,學生可以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自信。促進高中生對文言文知識的學習是高中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高中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文言文教學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并為此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的興趣,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
一、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
隨著教育部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語文教材收錄了更多的文言文,旨在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力度。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是對小學和初中階段文言文教學的總結和升華,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更加原汁原味的文言知識,打破與傳統文化由來已久的距離感,更容易體會到其中的精妙之處。以《逍遙游》為例,此篇為莊子的代表作,難度與文章所含哲理都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文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調動此前學習的文言文知識來完成對《逍遙游》的學習。在對《逍遙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也可以從中收獲一些人生哲理,如“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毀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等等,這些語句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學生以人生的思考。高中語文文言文的選材更加注重對傳統知識的宣揚,所以高中文言文教學實乃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重要途徑。
(二)提高學生古文文學素養,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高中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學生在這個階段需要將此前學習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并將其消化為己用,可謂任務艱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需要幫助學生將小學和初中所學到的文言文知識運用到學生的高中學習中來,比如運用所掌握的文言文基礎知識劃分句讀、翻譯原文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文言文知識有更加清醒深刻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例如,在初中時學生學到了論語里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可能當時還不能完全體會其中的奧妙。但是當他們學到荀子的《勸學》時則會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這樣學生的文言文水平也在前后知識相互解釋中得到了提高。文言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閱讀古文的水平,讓學生在接觸到文言文時不畏懼、能讀懂。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糧食,學生學習好文言文可以提高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減輕壓力,更加得心應手。
(三)提高學生思想水平,加強道德約束
文言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思想哲理。儒、道、佛三家歷來是中國人思想上的依靠,儒家的“仁者為人”、道家的“無為而治”、佛家的“因果輪回”都對中國人產生了一定的思想約束力。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學生通過對傳統思想的學習進而加強對自身的道德約束,以達到“古仁人”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
二、如何實行有效的高中文言文教學
(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教學情境
文言文相對于小說、散文、詩歌等文體來說教學難度更大。在多媒體尚未普及的年代,教師只能靠板書的形式向學生傳授大量繁雜的文言文知識,教師工作量大,然而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而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來說更加直接明了,高中語文教師可以依據教案編制課件,運用計算機云計算等科學方法將文言文知識系統化地呈現出來,讓學生與文言文知識直接接觸,減少隔膜。文言文相對于其他文體來說更加深奧,又因為時間原因具有思想、語言等多方面的理解障礙,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吃力。運用多媒體不僅可以讓浩如煙海的文言文知識更加感性直觀,還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讓文字與形象結合,創造生動逼真、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覺沉浸其中,增強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學習要求,設置獎懲機制,刺激教學
高中生雖然學習自覺性較小學初中有了飛躍性的提高,但是仍然需要外界刺激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并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為此不懈奮斗。比如說要求學生對所學文言文提前進行預習,整理自己的疑點、難點并在課堂上提出來師生一起進行探討。如果有未按要求完成預習目標的學生應當設置較為嚴苛的懲罰機制,讓學生不敢觸及底線。但是一味的懲罰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極有可能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高中語文教師應對課堂表現好的學生及時進行獎勵,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依靠“榜樣”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刺激文言文教學的有效進行。
(三)加強課外知識拓展,增加學生文言文知識量
高中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僅靠教材上有限的文言文篇目很難讓學生的文言文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師除了應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課外文言文的閱讀。如推薦學生閱讀《莊子》讓學生對《逍遙游》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推薦學生閱讀《論語》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儒家經典的優越性;推薦學生觀賞蘇軾的相關紀錄片便于學生體會《赤壁賦》中詩人的曠達灑脫。大量的課外閱讀使學生的選擇面進一步擴大,學生對于文言文的接受能力進一步提高,這樣就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關,教師應充分認識其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并緊隨時代的變化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從而增強對傳統文化的文化自信。高中文言文教學難度大,教師任務重,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亦可以幫助學生更輕松地掌握文言文知識,提高文言文水平。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并根據上述方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促進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韋忠華.綱舉目張授之以漁——試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系統性[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5).
[2]歐陽杰,杜杰.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