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洪成
【摘 ? ?要】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要沉著應對,分析新媒體傳播特點,結合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實際和大學生就業特征,學習國內外成功經驗,有效運用新媒體為就業指導工作服務,實現傳統教育觀念的轉型發展,切實提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水平。本文對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創新途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大學生 ?就業指導工作 ?創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44
新媒體在融入到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時,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積極的利用新媒體各項設備中,學校及教師要為學生詳細的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就業信息,并適當的借助新媒體形式來不斷的豐富新時期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形式,促使大學生就業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一、新媒體的特點
(一)信息傳播的廣泛性
互聯網是新舊媒體形態交替中一個重要的橋梁,對當代大學生而言,他們更傾向于使用新媒體來關注時事新聞,娛樂信息,獲取教育資訊、就業信息等內容,傳統媒體在傳播范圍上不易推廣,在傳播時效上也不易保存,借助寬帶網絡的力量,新媒體的存儲介質對信息傳播內容的負載能力比較強,其信息傳播的內容涵蓋面也相對傳統媒體更加廣泛,對于就業信息而言,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更全面更深入的獲取第一手的就業信息資料。
(二)信息海量性
新媒體依托各類移動網絡終端及互聯網存在,信息存儲量巨大,能夠融合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集報刊、電視和廣播三者的優勢于一體,信息內容涵蓋方方面面,同時,隨著使用互聯網用戶的增多,信息交流的種類和內容也不斷增加,可以囊括世界各地各種各樣的信息,可以稱為一個巨大的信息庫。
(三)高度交互性
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是單向的,信息的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的相互交流及合作性不高,信息反饋較慢。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發送者和接受者能夠實時雙向互動,每個用戶都是信息內容的瀏覽者,同時也可以是信息內容的生產者、傳播者,享有話語權和控制權,這種信息交換方式使得用戶可以暢所欲言,及時反饋,便于交流和理解。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者的觀念過于落后
許多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者仍然沿用傳統的工作方式,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進行指導,但不符合各行業的工作需求。由于社會就業的復雜性,各行業需要的人才不只是指擁有單一專業技能的學生,而是指具備很強的綜合能力的學生。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就業觀念過于守舊,他們認為只要按照傳統就業指導方式落實工作就可以滿足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需求,但現實往往相反,這樣不僅忽略了大學生真正的就業想法,同時也不能滿足現代各行業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季節性”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就業指導工作處在從屬地位,是培養學生的一個環節,主要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從屬于教學活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生自我提升和自我認知,在教學的最后階段往往才能得以發揮作用,體現在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有一定的季節性,也被稱為“畢業季”課程,很難在短時間內收到實效。但是,由于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季節性”,學校不夠重視該課程,所以,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使學生認知自我,發揮它的作用。
(三)傳統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渠道上存在渠道單一的問題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內容還僅僅是依據于有限的信息發布以及一些校招、培訓等等,因此,對于傳統的大學生就業指導來講,其在系統性、就業渠道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雖然很多的高校都開設了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但是更多的還是將它作為一門應試課程進行理論的講解,并沒有對該課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也對該課程沒有足夠的重視。
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創新研究
(一)轉變指導理念,創新指導方法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很多大學生就業指導工具變得多種多樣,在就業指導工作過程中,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就業指導理念,結合新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進行更加及時有效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結合本院校的畢業生情況,建立一套更加適合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體系,結合微博、微信等信息渠道幫助學生增加廣闊的就業創業方式。
(二)加強我國高校大學就業指導的師資建設,并對課程進行詳盡的修訂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課程指導教學時,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對我國的高校學生的就業形勢進行詳盡的分析,同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還應該結合新媒體進行教學,發揮新媒體在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對高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以及指導等,同時,對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手冊進行修改,使其滿足不同高校對就業指導工作的不同要求,方便高校學生對就業指導知識的學習。
(三)開拓新媒體平臺,強化就業服務和指導
大學生應緊跟時代要求,利用新媒體技術,完善就業指導工作交流互動平臺建設,在原有的就業信息網站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網頁內容和服務功能。可以開設就業指導專欄,設置簡歷制作、面試技巧、就業創業案例分析等網上展示活動,設置網上留言功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互動性。匯總學校優秀校友信息,并將典型的人物事跡介紹發布到網絡上,將優秀校友的公司網站、微博、微信等聯絡方式提供給學生,以引導畢業生與優秀校友交流,學習就業經驗,并向校友積極推薦自己,多一份就業機會。充分利用網上職業規劃測評系統,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通信軟件隨之進入人們的視線,社交網站、QQ、微信等使人們的通信更加快速、方便。隨著手機、電腦在大學校園的普及,大學生的信息傳播方式不再局限于座機和書信等傳統通信方式。高校的教學目標是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社會就業需要培養相關的專業人才。隨著新媒體在高校的普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參考文獻
[1]劉夢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求知導刊,2015(16):74-75.
[2]巢居鵬.淺析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創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4):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