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
【摘? ? 要】初中的語文學習是學生讀書生涯過程中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既深化了對于小學語文的一系列學習,又為高中語文學習做了鋪墊。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語文學習能力引起了廣泛關注。針對此,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其中,多元化教學方法尤為突出。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元化?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46
前面提到,多元化教學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更為突出,那到底何謂多元化教學方法呢?多元化教學方法即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系統教學。其中包含了思維邏輯多元化和教學性質多元化等方面的內容。用直白的話講,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站在多個角度對教學方式進行闡述。經過教師大量的實驗和實踐表明,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顯著的。
一、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變化的腳步,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一系列新的教學模式撲面而來。其中多元化教學方法已成為非常普遍的一種方法,其優點與作用相比于其他教學方法也更突出。談到多元化教學的優點,那就一定少不了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做對比。下面,我將就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作用做如下探討。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隨著新課改要求的發布,傳統教學模式正在慢慢淡出教師和學生的視野。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學習知識肯定是有效果的,但相比于多元化教學方法其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首先,新課改對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等要求更高,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記憶為主,學生記住了教師所講的知識點,則能夠得分。這種方法對于初中語文題型中的拼音、字型、句子判斷以及文言文等方面是有用的,因為這些題型大多是需要學生們記住,再加以運用。但對于靈活性要求更高的閱讀和寫作,則是不適用于這種方法的。多元化教學針對這些問題,改善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教學模式多元化和教學制度多元化等融入其中。這種方法既繼承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又改善了其教學模式單一,內容形式單一等缺點,能幫助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創造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用同種方法單一的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可能不會過多的思考,而直接機械化的記住教師所講的知識點。這種方法毋庸置疑是可以幫助學習學習知識的,但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長期性的被動學習對于學生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的提升是有壓制的。很多學生認為語文是與數學恰恰相反的一門學科。在他們眼中,數學內容多樣,各種題目千變萬化,層出不窮,極其考驗學生思維與邏輯能力、創造能力。而語文形式單一,內容固定,只要上課聽教師講課,下課完成作業就能輕松地學好這門學科。而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其在這門學科的造就往往是不高的。語文雖說不是一門理性學科,但它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力也是有較高要求的。就拿初中語文的作文來說,有些題目是固定的,我們不加以探究。而有些題目則形式多樣,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向,不同的立意。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如果學生只是學習教師上課講的固定思維模板,是不能掌握好語文這門學科的。所以,在語文教學方法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某門課程有了興趣,才會全身心的學于其中,樂于其中。學生對于一門課的興趣,不光與其自身喜好有關,還與教師的講課方式等有重要的關系。傳統教學方法的上課氛圍乏味單調,學生沒有話語權,只能一直被動的向大腦灌輸知識,形成了一種單向模式。長此以往,學生形成了固定思維模式,學得好的概率越來越小。多元化教學方法其中就包括了教學制度多元化等方面,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變為學生們可以自由發言的地方,有問題說問題,有意見說意見,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形成雙向箭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水平不斷提高。能力提高了,就有了自信,后面對于這門課的學習一定會更上一層樓。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將師生之間的單向箭頭變為雙向箭頭,很好地幫助了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所有學科的教學步驟大都可以分為預習階段、課堂教學階段、課后復習階段。三個階段缺一不可,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個人認為課堂教學階段是重要的,在很多方面都能夠發揮其最大優勢,尤其在幫助學生學習等方面效果明顯。因此,在這個階段,如果我們將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其中,效果將是事半功倍的。
在課堂教學階段,多元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相同點是都在課堂上授課,只是傳統課堂上教師講解內容的形式單一,總是用相同的方法去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多元化教學強調將教學方式多元化,在課堂上不僅授予學生知識,也極其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等。在講課時,教師不再是把知識點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學會點到為止,只是初步的讓學生對于這個重點有個印象,告訴學生它確確實實存在,但卻不深入剖析它是怎么得來的,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查閱資料,然后在下一節課讓學生回答,教師最后再進行點評。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的印象,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另外,課堂教學階段是最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研究表明,如果在課堂上使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大多學生都能夠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教師與學生在授課和學習的過程中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那處于游離狀態的學生,往往能被這種氛圍吸引,而加入到學習的陣營中。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對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也是非常有用的。
綜上所述,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極其有用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一定是為了尋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方法,幫助學生學好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也是為了讓學生們在初中階段能打好基礎,提高語文素養。希望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能夠更加重視這門課程,跟著教師的步伐走,認真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田艷.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并研究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
[2]鄒大華.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