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芳
【摘? ? 要】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是近年來教育界對教師和各級院校提出的新要求,是推動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深度,更具有文化內涵的重要舉措之一。因此,研究傳統文化如何滲透到學生管理工作中也成為了我們的重點課題之一,值得廣大教師深入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傳統文化? 滲透教育? 高職院校? 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199
現階段,優秀文化滲透需要同教育教學的發展需要之間已經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聯系,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無法割裂兩者之間的關聯。而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之一,我更加明白將文化滲透工作與職業教育相聯系,與學生管理工作相聯系,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對于傳統文化的發揚,對于高校的轉型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了中華優秀文化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以期營造更有文化深度,知識廣度的高校氛圍。
一、強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事實上,在文化融入學生管理工作這一理念尚未崛起的時候,教師的管理策略大都還停留在利用明文規定約束學生行為上,學生管理工作極度缺乏來自學生視角的意見和想法,缺乏人文性的精神,所以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的困難。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觀念,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是為了在學生身上看到文化教育和優秀文化滲透的有效成果。因此,這一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學生真正成為工作服務的中心主體,成為優秀文化滲透工作的直接服務者。一方面,教師要形成“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堅持將以人為本的優秀傳統精神帶入到管理工作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滿足學生真實的生活和學習需要。另一方面,教師要堅持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來挖掘學生精神層面的真實需要,幫助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發現個人的特色,最終跳出傳統精神文化的領域,展現出個人的價值和魅力。這樣一來,優秀文化與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才能夠給學生真正帶去正面的影響,讓學生成為根本的受益者,并推動學生管理效率不斷提高。
二、發揮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高職院校中,除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外,最多的就是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因此,教師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文化氣息,教師展現出來的文化修養會對學生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一旦教師在文化繼承和發揚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那么借助優秀文化對學生進行高效管理的理想自然也就會落空。所以,高職教師群體必須要以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為依據,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舉止,從而內外散發出優秀文化滲透的氣質和魅力,最終將學生帶到正確的學習成長道路上。一方面,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豐富個人文化內涵實現厚積薄發,最終對學生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例如,教師要學習和發揚孔孟之道,借助傳統理論豐富教師的形象,向學生展示傳統精神與現代修養兼具的當代優秀教師形象。另一方面,教師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要做到嚴謹而寬容,平等且端正,展現良好的教師操守,樹立學生心目中良好的教師形象,從而為優秀文化滲透到學生管理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借助多種媒介活動實現優秀文化的滲透
傳統文化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和繼承發揚下來的,不同的優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載體媒介,并借助各種生動趣味的形式中被保存了下來。因此,將優秀文化融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同樣要求我們不能夠忽視文化傳播媒介的價值,并要在此基礎上,通過建立起良好的中間渠道,幫助學生在各種文化活動、藝術形式中感知優秀文化,學習優秀文化和繼承發揚優秀文化。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培養學生敬老愛幼的良好品質的時候,可以將這類文化精神寄寓到敬老院慰問老人活動,重陽節感恩父母書信活動等形式上,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去感悟文化精髓,而不是照搬書本的知識讓學生一字一句的反復閱讀和背誦。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樂于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才會自覺地改正自己的錯誤,規范自己的言行,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社會建設者。
四、注重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從學生生活和學習最主要的校園環境入手,通過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校園、教室的每個角落來對學生進行啟發、提醒和約束,也是加快傳統文化融入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教室和教學樓處,教師要配合學生,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名人名言進行裝裱懸掛,增強課堂和教學樓的文化氛圍。在校園范圍內,則可以通過定期更新告示欄內容,設置標牌,根據不同節日文化懸掛不同橫幅等來營造校園內濃厚的文化氛圍。
五、做好家校聯系、配合和協調的相關工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涉及的領域和內容十分廣泛,而其中與學生家庭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認同感和良好習慣,還需要教師、學校和學生家長三者高效協作配合,將學生再次放回到家庭氛圍中,實現對學生更加立體的管理。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建立起與學生家長之間暢通的聯系渠道,通過微信、郵箱等建立線上家校聯系平臺,借助電話、家長會等建立起線下溝通平臺,不斷加強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與交流,為后續滲透優秀文化,優化和拓寬學生管理格局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家長做好典范工作,鼓勵家長先了解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來感染學生,引導家長與學生交流和分享文化知識來對學生進行熏陶,久而久之,學生的行為習慣也就能夠在家長的正面影響下得到改善。最后,教師還要向學生家長做好學生情況通報等工作,將學生在校內的情況與家中的狀況聯系起來,將優秀文化滲透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從而實現對學生全方位的管理。
總而言之,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工作與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高職職業教學工作之間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系,并且展現出了相互促進和完善的一面,需要教師不斷加速和優化其融合的過程,幫助學生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快速汲取學習和生活的力量。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同樣要積極參考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需要怎樣的管理,學生缺乏哪方面的管理,從而將文化滲透和融合的工作與學生的實際需要最大程度聯系起來,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韓金萍.高職教育管理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11-12.
[2]李娟,曹敏娜.淺析家校合作中的學生管理體系[J].科教文匯(上旬刊)(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