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玲
【摘? ? 要】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文言文十分的困難,因為它不僅僅抽象難懂,還有很多的生僻字,這給學生語文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巧用方法,使學生能夠輕松且高效的學習。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58
自新課改發行以來,對于教師教學的要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上能夠讓學生高效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考慮生動有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要考慮符合新課改教學的要求,完成教學目標。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的、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考驗。在課堂教學上不僅要求學生會背誦,還要要求學生能夠翻譯文言文和理解它。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遇到生僻字和翻譯等難題的時候,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作出教學方法探討,使學生能夠輕松、高效的學習文言文。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存在的難題
(一)文言文中生僻字過多,導致學生難以通讀整篇文章
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當中,大多數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充滿了排斥感,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他們覺得文言文學起來十分的困難。文言文本來就是一種古文的展現形式,所以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有一些難讀的生僻字,很多情況下學生都會把這些字認錯,從而對整篇文言文的理解產生了錯誤的解釋。而且學生在讀文言文的時候,他們會認為讀起來有種咬文嚼字的感覺,很難做到讀幾遍就達到通讀的狀態。因此,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有所抵觸,從而導致學習效率極低。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對于生僻字的認識和能否通讀全文的問題。
(二)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枯燥,容易導致學生走神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語文文字語言上精妙絕倫,一個標點符號的位置,也會把文字的語言意思完全的顛覆。語文這門學科可以說是生動有趣的,寫作也一般都是開放性的,可以讓學生能夠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從而達到鍛煉他們寫作能力的目的。然而面對文言文的時候,學生感覺到十分的枯燥乏味,在課堂上不能凝聚他們的學習注意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先帶領學生通讀一遍文言文,然后再倒回來給學生一句句的翻譯,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覺得十分的枯燥乏味,讓人昏昏欲睡。不難發現,教師從講臺上放眼望去,認真聽講的學生幾乎沒有幾個,大部分學生都在走神或者打瞌睡,整個課堂上充滿了一種困倦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上對文言文不感興趣,以至于語文成績始終都在一個臨界點徘徊。因此,教師在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課堂教學氛圍的問題以及考慮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課堂轉化成一個富有趣味的課堂。
(三)部分教師翻譯文言文時過于參考教材資料,使學生覺得不夠有特色而放棄聽講
隨著教學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教材參考資料橫空出世。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越來越依靠教材資料,在語文文言文翻譯的時候,對文章的翻譯幾乎和教材資料上的一模一樣,大多數學生會認為這樣不具有教學特色。因為教師照搬教材資料的翻譯,學生會認為學習可以不用教師來教授,他們也可以自己參考教材資料。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因為教師對文言文的講解不夠獨特而放棄聽講。
二、針對文言文教學的難題作出相應的教學方法探討
(一)課堂上教師應該傳授學生讀生僻字和通讀全文的技巧
教師在教授學生去做文言文相關題目的時候,應該告訴學生遇到生僻字并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針對語境意思去猜測,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生僻字的目的。同時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對待文言文的耐心,要想能夠達到熟讀文章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大概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就是能夠大概的知道每一句所要表達的意思,如果已經做到了這兩個方面的做法,那么熟讀這篇文言文將會不在話下。對文言文的學習并不是死記硬背,應該要有技巧性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熟讀該篇文言文的目的。教師通過自身教學方法,讓學生總結出適合自己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從而達到高效提高語文文言文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使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讓學生高效學習的目的。
(二)教師應該增加課堂趣味氛圍,增加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教師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想辦法使枯燥難懂的語言文字轉化成充滿趣味的話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難以理解的文言文中添加一些色彩去描述,或者引用一些經典故事來生動形象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在有趣的課堂氛圍中降低走神的幾率,增加參與課堂的聽講率。除此之外,教師在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時候,也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播放一些相關性的視頻。同時,教師也應該掌握時間的分配度,畢竟一個學期的課時有限,教師應該合理的分配時間,制造一個有趣而生動的課堂,使學生能夠高效的學習文言文。
(三)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不要過于依賴教材資料
文言文十分的困難,即使是對于教師來說。教師并不是萬能的,也會遇到不懂的問題,因此,教師也應該不斷地學習,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照搬教材資料,在這種不具有教學特色的課堂上,學生是不會認真學習的。在文言文翻譯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教材資料當作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而不是照搬。只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端正態度,在課堂上能夠認真的聽講,學習效率才會高,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在教學方法上,應該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夠到達高效學習的目的。
綜上所述,教師在探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語文文言文教學在課堂上存在的難題,如上述所示的文言文中生僻字過多和難以通讀的問題;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枯燥,容易導致學生走神的問題;部分教師翻譯文言文時過于參考教材資料,使學生覺得不夠有特色而放棄聽講的問題。教師要針對這些問題做出相應的教學方法探討,如上述所講述的,課堂上教師應該傳授學生讀生僻字和通讀全文的技巧;增加課堂趣味氛圍,增加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不要過于依賴教材資料。教師利用這些教學方法,使學生達到高效學習初中語文文言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進軍.淺析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2015(15).
[2]劉甦.關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幾點建議[J].考試周刊,20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