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隨著現當代社會文化的快速交融,地域文化在眾多文化發展背景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梅山地域文化背景下所衍生出來的民居木雕作為當地獨有的歷史文化內容,在此時的發展和繼承也變得非常的緊迫。梅山民居建筑木雕作為將梅山地域性文化生活、民族審美內容、民間風俗習慣融為一體的特殊地域藝術載體,對當地的歷史文脈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發展意義。由此,本文以雙峰縣老故事民俗文化博物館長廖莉的訪談形式,提煉、總結、探索梅山民居裝飾木雕中的地域文化特點。
【關鍵詞】 梅山民居;裝飾木雕;地域文化;傳承與保護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5-0072-02
基金項目:2017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7YBQ060)。
伴隨著現當代社會的迅猛發展、現代生活方式以及科學技術的金木促使許多物質上的生活帶給人更多的誘惑。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取向也在此時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促使許多較為落后而且偏遠的區域鄉村民間藝術在發展上逐漸走向衰退,伴隨著現當代社會現代化競爭的日益激烈,這樣一種消亡和衰退的過程也在不斷地加快。在梅山地區,原生態的文化,特別是民間木雕所表現出來的活態傳承在此時也逐漸走向困境。再這樣一種發展趨勢之下,如何保護和傳承梅山民居裝飾木雕當中最原生態的意義和內涵,成了現當代發展當中最為緊迫的發展內容。
一、文化及梅山文化的基本概況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culture),簡單來說是一種特殊的習慣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價值,是人類生活當中不斷沉淀下來的極具區域性、民族性的特殊信息載體,不管是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地區,都有自身所獨有的文化內涵,而且所衍生出來的任何一種產品也都會擁有其自身獨有的文化衍變過程,例如:上古文化中安化等,就是依據其所在地區(即:新化等地)所衍變出來的特殊文化。
(二)梅山文化的主要內容
梅山文化作為以大熊山為中心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內容,主要就是在一些片區的山區,這種山區當中的居住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自身的居住生活當中大多運用原始的木頭材料為主,來對居住場所進行建設。所以,這些地區的居住者在房屋建設當中當多以木質的隔墻、木質的家具等為主,所有的構建內容基本以木質為核心。應該說在梅山文化里用木頭所表達的人文精神或者是生活實用品的滲透率達到95%以上。在建筑圖案和形式上除了直接是我們信仰供奉的圖騰以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本身特點是不突出的,從宋代開始基本上被漢化了,跟周邊貴州、廣西等地的家具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二、梅山民居裝飾木雕所表現出來的文化藝術性特點
(一)藝術造型
在梅山民居裝飾木雕的藝術造型上來看,所表現出來的木雕形象整體結構均衡,而且形象和諧而又夸張。整體表現上以寫實手法運用為主,本能地在造型藝術上緊抓人物所獨有的特點進行刻畫。在造型比例上來看,不僅抑制了簡單的對自然基礎造型進行模仿,而且由于當地居民缺乏對人體基本的揭破學認知上的缺陷,整個人物雕刻上大多會出現比例失衡的現象,如:頭大身小,但是卻在整個變化當中講究均衡性的發展,重點對人物的神韻以及淳樸的性格進行表現,進而暗示對生命本源的思考。在這一基礎發展之上,木雕造型也在現實當中注重對抽象表意思維和功能的提取、表現,將中國傳統美學以及寫意思想融入其中,凸顯當地居住者現實生活特點,表現出極為浪漫的楚文化梅山文化內容。
(二)雕刻風格
雕刻風格表現出極強的美學特征。在梅山的民居木雕造型上融入了民間的剪紙藝術、繪畫藝術等內容,將各不相同的民間藝術特長相互融合,而且還延續了梅山木雕當中最淳樸的藝術表現特點,主要表現在肌理特點、色彩表現、線條的簡練性、紋飾表現的淳樸性等內容,充分展現出當地居住者獨有的“山野情懷”,帶有極為濃厚的梅山地域文化特點。這樣一種特殊的雕刻風格的衍變與形成,收到各個區域不同因素帶來的影響與制約,而且最主要的元素則都是來自梅山各個區域當中獨有的民俗文化內容。在梅山這樣一種落后而又粉筆的區域,自然的轉變與發展、適者生存的惡劣環境當中,造就了梅山地區當中彪悍而又堅韌的集體性文化內容和個性化發展特點。當地居住者在思想意識形態表現上長期未能夠收到外界帶來的干擾,大多停留在最早期的一種社會形態之下,且保留了最為自然而且淳樸的藝術審美觀念。這些都在潛移默化當中凸顯出了民居木雕獨有的特點,形成了自身獨有的莊重且神秘性的文化表現內容。
(三)雕刻技法
在梅山民居裝飾木雕當中,整個木雕大多采用非常渾厚的一種立體圓雕為主,而且整體的造型以及表現非常的強烈。在其所選用的材料上,以細密而又堅韌的樹種為主,整體的雕刻都會隨著材料的質地以及表現紋理展現出不同的造型形態。整個雕刻的刀法非常精煉,而且刻痕明顯,在這當中包含制坯、打坯、鏤雕以及修光等等不同的制作步驟。并且將這些內容貫穿到鑿、鏟以及鎪等多種不同的制作工藝內容。在這當中,修光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雕刻的表現技巧,能夠將各不相同的局部表現內容表現得更加真實、細膩以及傳神,而且凸顯出非常優越的質感表現效果。在雕刻的整個過程當中,大多不會拘泥于其中的細節,在最終的成型之后,雕刻也會保持木材原有的一種紋飾、硬度以及光澤等特點,展現出最原始自然當中一種粗野而又獨特的鄉土氣息。在顏色表現上大多采用紅色、黑色以及金色這三種為主,色彩由于長時間的脫漆,會促使整個木雕展現出古色斑斕的一種獨有的藝術魅力。流暢且非常奔放,契合梅山地區在實用上兼顧著美學的一種審美的傾向。
三、湖湘各地不同民居裝飾木雕當中的差異性對比
(一)具有寫實性特點的洞口工
洞口縣在長期發展以來都是我國最為著名的雕刻之鄉,在這一區域當中以木和石的雕刻都非常注明,但是主要是通過木雕為主。在這個洞口當中至今依舊保存著非常悠久的且完整的明清祠堂古建系列,通過精雕而又細致的雕刻,展現出非常恢宏的建筑內容。洞口在雕刻工藝表現上極為講究,注重追求一種濃厚的氣勢以及厚重之感,多喜戲曲人物,動物走獸。表達手法多以實板高浮雕與圓雕,裝飾手法以清水素面與黑紅大漆為主。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就如一部永不落幕的戲曲。
(二)具有精致且奇妙的祁陽工
祁陽蓬花名震天下,蓬花主要是祁陽雕刻史當中最為獨樹一幟且與眾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也就是通過整塊整塊的厚木頭,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例如:鏤雕、透雕等等,對其進行多層次的表達與構建,少的話是表現出三四層的內容,多的話則是進行十幾層的表現,在整個穿透與各部分的連接則主要是以自然花卉纏枝和自然界當中的動物走獸肢體表現形態為主要內容,細若麻線,精巧繁復,展現出極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人在欣賞之后嘆為觀止。在整個裝飾當中通過淺紅色和朱砂紅進行表現,并且在這當中施以鎏金,凸顯強烈的民族藝術特點。
(三)具有神秘且拙巧的永順工
湘西地區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重要場所,在這一地區當中,湘西土司文化特色明顯。其木雕內容以人物刀馬旦、神話傳說、鬼巫故事為主。雕刻手法憨、拙的特點非常突出,似乎有點兒像現在卡通味道,既神秘又親和,即便是戰爭的場面也是一個個笑容可掬,被雕刻界稱為:“最沒有城府的笑臉?!毖b飾以黑與大紅為主。以木板說故事,以木作傳儒、道,梅山人的態度一直是固執的,隨著歷史的沉淀與傳承形成了梅山特有的一道文化風景線。無論從文物的,學術的,文化的,美學的,教化的多個角度來看都是奇葩中的奇葩。也正是這木頭的不斷演繹與詮釋著湖南這一方水土人文,正是這木頭永恒的溫度伴隨著我們最終走向傳統的未來。
綜上所述,借助于梅山木雕所獨有的藝術文化特點可見,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應當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對這樣一種“活態”的藝術文化予以傳承,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其能夠在發展過程當中遠遠流程。首先,在市場的大發展情況之下,需要進一步保護梅山民居木雕藝人,促使其獨有的技藝能夠在此時得以延續和傳承;其次,需要實現傳承人的價值,并且在民間民居木雕藝術活動當中得到傳播,解決在思想觀念上的重視度,注重傳承人的地位以及價值,建立起傳承人之間的保障制度,進而促使木雕技藝能夠不斷得到繼承;最后,需要進一步通過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對于現存的民居形態進行生態化的保護,并且向外界進行傳承、發展,促使更多的人了解這方面的內容,進而讓更多的人注重并且形成文化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陸序彥.展藝術奇葩顯雕刻風彩——湖南梅山民間木雕藝術[J].VIEW大視野,2010.
[2]王禮軍.雕塑中的人體比例研究——淺析寫實與變形的造型更迭[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2013.
[3]袁軍平.湖南省梅山武術的繼承現狀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4]熊瑩.基于梅山非物質文化傳承的鄉村建筑環境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4.
[5]陸序彥,劉益眾.文化遺產視域下的梅山民間木雕[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06).
[6]郭建國.湘楚民間木雕造像的藝術意蘊[J].裝飾,2006,(04).
[7]李懷蓀.梅山神張五郎探略[J].民族論壇,1997,(04).
[9]劉櫻.從日本家紋看日本人的宗教信仰[J].西部學刊,2019,(09).
[10]蔡龍總.我眼中的傳統宗教雕塑[J].雕塑,2010,(02).
[11]童慧明.觀念必須更新——答醴一民同志[J].中國陶瓷,1987,(02).
[12]楊力舟.絮語話速寫[J].美術,1999,(01).
作者簡介:
鄒思婕,女,湖南婁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碩士,研究方向: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