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祺
【摘? ? 要】舞蹈素養是當前幼兒園教育中要求教師所普遍具備的教學能力之一,所以當前中職學校在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方面都會設置對應的舞蹈課程,從而培養未來應用于幼教領域的人才具備充分的藝術素養。
【關鍵詞】中職教育? 學前教育? 舞蹈教學?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124
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已經涉及到了教學領域的各個階段和各類院校,呈現出全面開花,共同發展的整體態勢。自20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正式從普通院校入手,開始著手進行新課程的改革嘗試,時至今日逐步延伸到職業院校的教學領域。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結合當前各學科學術領域內的新發展成果,結合新時期學生成長的需要,結合當前行業領域對于人才能力的要求,針對傳統的學科所囊括的知識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刪減和增補,并且對知識內容結構進行優化,從而使得新時期的教材更加貼合教學需要和時代文化發展趨勢;而另一方面,在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徹底性改革,在教學目標上素質教育教學體制強調“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將教學重點定位到能力塑造和素養培養方面,在教學中更加傾向于“人”的培養,而不再是知識的單純傳輸,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好長遠的規劃。所以當前中職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同樣的面臨著教學方面的改革要求,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規劃,尤其是中職作為職業學校采取專業教學為主,普通學科教學為輔的教學方式,在專業素養培養方面,更是需要我們結合新時期的教學要求,全力實現教學創新和突破。
學前教育專業是近些年來中職學校中較為搶手的專業。因為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社會大眾關注的重點開始從物質發展的追求轉向精神發展的追求,所以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就更高,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意識也就更加超前,在基礎教育之外,學前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再加上計劃生育開放二胎政策使得近年來新生人口迎來了小高潮,那么入學人數也呈現出一個上漲階段。兩種因素的綜合之下,學前教育方面的教師人才缺口明顯,那么學期教育專業也就成為學生報考的熱點,而從我國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設置來說,更多的是中職、高職等職業類院校設置此類專業。而相對于普通高校來說,職業學校因其社會地位,人才培養方向等因素的影響,在教育資源配置和教學改革方面都呈現一定的滯后性。以下我就從三個方面以舞蹈課程教學為例談談我的教學改革建議。
一、構建專業師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當前的學前教育中,幼兒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對幼兒進行多方面的啟蒙,如思維、能力、藝術審美等,所以也就需要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具備更為全面的綜合性能力和職業素養。而舞蹈素養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種,而舞蹈又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所以要求人才培養過程中提供更為專業的師資。所以要想上一堂高質量的舞蹈課程,我們需要先從師資的構建出發。
首先,在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教學過程中,學校融合各方面的資源打造專業的舞蹈師資。因為從當前絕大多數中職學校的師資配備來看,由于社會地位的差異性,很難聘請到資深、年輕且專業的舞蹈教師,師資力量呈現出“新老”兩極分化,所以在師資力量的構建過程中,學校要結合自身的資源實際給教師提供更多教學研討和深造機會,尤其是針對年輕教師提供更多自身能力和素養構建的機會,一步步打造過硬的師資力量,為做好舞蹈教學奠定教育資源基礎。
其次,作為教師我們要將自己也放到“學生”的立場上,本著學無止境的教學原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舞蹈素養。一方面,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總目標入手,主動吸收和幼兒教育相關的舞蹈知識;另一方面主動參與教師組討論,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同時可以借助互聯網通過網絡課程分享等,達到不斷學習,不斷融合的目的,最終打造自身過硬的舞蹈功底和教學技能。
二、針對性選擇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
作為教師我們在構建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素養的同時,還要從學生的需求和發展入手,針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和目標,針對性的選擇課堂教學內容,重點培養學生應用性專業舞蹈素養。
首先,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教學來說,我們應該明確,我們所培養的不是未來的舞蹈演員,而是培養作為從事舞蹈教育工作的教育人員。所以在知識內容選擇上我們要重點傾向于幼兒舞蹈方面,涉及到的具體內容種類要盡可能的廣泛,扎實學生的舞蹈基礎,從而為其未來的教育實踐奠定能力基礎。
其次,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我們還要注重特色性舞蹈教學,構建學生整體的舞蹈素養。本身我國的學前教育針對性的就是幼兒能力啟蒙和興趣培養,而因為我國民族的多樣性導致不同地區的舞蹈各具特色,且舞蹈也能夠分出多個種類,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上,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有目的性的凸顯特色性舞蹈,從而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舞蹈特長,同時通過各類型的舞蹈塑造學生的藝術美感,保證學生未來具備扎實的舞蹈功底,過硬的專業素養。
三、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舞蹈創新能力
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還依賴于教學模式的高效性,所以在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中我們還要注重模式創新,借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首先,在舞蹈教學中,我們要重點塑造學生的舞蹈實踐能力。因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師,舞蹈教學目的不僅僅在于塑造學生的藝術素養,更是培養學生未來舞蹈教學的能力。所以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課堂展示、校內文藝活動等,給學生舞蹈實踐的機會,培養其舞蹈應用能力。
其次,在中職舞蹈課程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舞蹈的探究和創新。比如,教學中開展舞蹈創作活動,讓學生自己根據主題自由的編舞,甚至是通過帶領學生比賽的形式,對學生形成創作激勵。這樣可以在學生自主創作動作選擇配樂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想要做好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我們要從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出發,從舞蹈這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出發,結合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實現教學內容和模式的轉化,做到教學定位準確,教學模式靈活多變,最終在教學實踐的不斷磨合下,找到最有效的教學策略,實現舞蹈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黃艷.提升幼教學生水平,實施教學創新——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8):213-213.
[2]孫濤.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12):1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