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彬倩
摘要: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與享受也遠遠高于上個世紀。而當前我國不斷的重視體育的發展,女子單跳技術在當前世界蹦床錦標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當前我國女子單跳技術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將就世界蹦床錦標賽女子單跳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進而指出當前女子單跳技術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旨在為我國女子單跳技術的進步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世界蹦床錦標賽;女子單跳;技術分析
一、世界蹦床錦標賽女子單跳技術分析
進入21世紀之后,體育賽事不斷的得到人們的重視,當前,我國的女子單跳運動員在技術分以及完成動作上,相比于其他的國家的運動員來說占據較大的優勢,完成的質量高,動作比較連貫,使得我們在世界錦標賽上取得重要成績。此后,我們也需要繼續的發揚并且保持這樣的訓練成果。而本文將通過以第28屆世界蹦床錦標賽女子單跳比賽的情況為例進行簡要的分析,了解每個國家選手的技術與難度,進而與本國的女子單跳技術進行相應的比較。
自從第28屆世界蹦床錦標賽在英國伯明翰舉行之后,我國的女子單跳項目第一次通過團體的方式參與團體、個人的比賽在世界大賽上進行亮相,對于我國的體育發展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比賽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面臨著英國,加拿大,俄羅斯等高水平選手帶來的較大的挑戰。在這次比賽中,我們首先在預賽過程中派出了以賈芳芳為代表的四名隊員參加資格賽,而賈芳芳在本次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總分達到71.1分,最終我們的團體通過獲得198.90分獲得團體第一名,并且拿到了2013年的世界運動會入場券。在團體決賽的時候,我們派出了以賈芳芳為代表的三名隊員參加決賽,最終我們獲得了團體冠軍,在個人決賽的過程中,賈芳芳以較好的成績,71.7分戰勝了俄羅斯的選手安娜獲得了個人全能冠軍,在這場比賽中以賈芳芳為代表的女子單跳運動員發揮出了平時訓練的水平,并且獲獎的幾率較高,對于本次比賽的獲獎情況較為理想。
從本次的比賽情況來看,我們了解到與賈芳芳進行對抗的俄羅斯選手安娜的技術難度最高,其次是賈芳芳的技術難度,賈芳芳的第一套動作難度值達到7.8,第二套難度值達到7.9。
從難度之上,我國的選手賈芳芳與俄羅斯的選手安娜并沒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從我們獲得的技術分來看,賈芳芳獲得了所有運動員中的最高技術分。第一套技術分獲得了27.80分,第二套技術分獲得了28.20分,這也就是說,當前我國的女子單跳運動員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動作難度值的問題,雖然我們在技術分上較為理想,但是難度值上還需要花費很多的功夫才能夠趕上國際優秀選手。
二、當前我國女子單跳技術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一)提高難度值訓練,追趕國際選手
通過對第28屆世界蹦床錦標賽女子單跳的情況進行分析,我們了解到我國的女子單跳運動員選手與國際上其他的選手相比較難度值較低,不占優勢,所以在當前我國女子單跳技術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要提高難度,努力的追趕國際選手,才能夠使得我國的女子單跳運動員在世界蹦床錦標賽乃至運動會中占據優勢。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教練應該要不斷的提高難度值的訓練,在現有的訓練基礎上增大難度,一步步挑戰運動員們的極限,為取得更好的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努力積攢經驗,穩定比賽心態
其次,我國的女子單跳運動員還需要努力的積攢經驗,穩定好自己比賽的心態,在當前世界蹦床錦標賽中很多的女運動員因為心態不穩,導致自己在比賽的過程中容易發揮失誤。所以運動員們可以通過平時參加一些小型的比賽,積攢自己的比賽經驗,在比賽的過程中穩定好自己的心態,用常態來發揮自己的實際水平,進而能夠幫助自己在世界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三)對于落地的穩定與姿態還需要加強
再者,我國的女子單跳運動員還需要對于落地的穩定與姿態加強。從當前的世界蹦床錦標賽女子單跳項目比賽過程中,我們看到我國的運動員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在落地的時候還需要加強自己的穩定性,很多的女運動員在落地之后都容易發生站姿不穩的現象,對于比賽分數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以及運動員本身都應該要重視落地的穩定與自身的動作完成姿態。
(四)對于傷病情況進行及時預防
最后,我國的運動員們需要對自己的傷病情況進行及時預防。很多的運動員都因為常年的訓練,導致自己身上落下了很多的傷病,新傷舊疾一起容易導致運動員們在比賽的過程中發揮失常,所以我國的女子單跳運動員應該要及時的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對于自己存在的隱患進行及時的預防,在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進而能夠使得自己在比賽中正常的發揮。
三、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在世界蹦床錦標賽中女子單跳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我們不能夠驕傲自滿,仍然要繼續努力,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技術,才能夠保持我們的成績并且在世界蹦床大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鈺姍.陜西省蹦床運動單跳項目開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2]王娟.國家蹦床隊運動員垂直跳技術肌肉用力特征及專項力量訓練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