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超
摘要:體育運動教學是初中常備的科目之一,它對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精神,鼓舞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體育訓練是講究技巧性的,操作不當就可能出現安全事故。本次研究針對初中體育訓練的安全性進行分析,給出了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相信能更好的保證體育訓練教學的安全性。
關鍵詞:初中; 體育訓練; 安全措施
根據相關統計,多年來我國初中生在體育訓練中出現安全事故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新聞媒體中也時常報道某某中學生跑步猝死或者跳高跳遠中摔倒骨折等情況。這暴露出了我們在初中體育訓練中存在的短板,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采取措施進行補救。
一、嚴肅安全意識宣教,消除安全隱患
總體來講,造成初中生體育訓練安全事故的因素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人為因素,比如教師對學生的安全宣教不到位,或者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訓練動作;其二是客觀因素,比如運動訓練器材的故障損壞或者惡劣的天氣影響導致安全風險等等。開展安全意識宣教指導,這是針對人為因素進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我們要面向體育老師以及學生同步開展安全意識宣教。對于體育老師、體育器材管理員等,我們側重提高老師對體育訓練安全性的認識,要求老師對自己的訓練方法進行檢視自查,取消一些高難度、高強度、危險性較高的訓練方法和運動項目。
針對學生群體,我們首先要仔細排查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然后從規范著裝、規范動作、規范器械器材使用技巧、規范課堂秩序、消除訓練誤區、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方案等幾個方面去開展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初中生對訓練風險的防范能力。比如我們在教學中發現一些同學進行籃球控球訓練的時候喜歡叉開手指,用手指直接對著球,這就是很容易導致手指關節挫傷的一種做法,老師會明確提出來讓學生糾正這一動作。再比如一些同學在跨欄、跳高等運動中不注意掌握動作的角度、力度,或者不注意檢查鞋帶是否系緊了等等。對于這些情況,我們都會明確提出來讓學生加以注意。
二、開展風險排查,加強風險應對
除了人為因素方面的安全宣教之外,對于場地破壞、天氣干擾、器材器械故障損壞等客觀因素,我們也要制定好風險排查與防控管理方案。要對體育教學中常用的各類器材進行檢視驗看,對存在故障隱患的器材進行及時的修理和換代。比如一些籃球架的籃筐年久失修,受到籃球大力砸擊就可能掉落砸傷同學;還有一些雙杠單杠晃動嚴重,容易讓學生摔下來;這些情況都要通過修理換代加以解決。
另外,老師們要養成常態化檢視操場、運動場地的習慣,對室內外訓練場館中的雜物進行清理,及時對地面進行清潔,避免場地中存在尖利的石頭、破碎的玻璃或者其他影響訓練安全的情況。在天氣方面,老師要注意考慮天氣對訓練帶來的不良影響。比如風力過大的時候,不適合做杠上運動;寒冷的天氣中,地面結冰容易滑倒,需要注意訓練方式……我們要養成從安全角度考察訓練環境,評估訓練風險的習慣,真正做到每節課、每項活動都在安全基礎上開展,從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現率。
三、個性化訓練,讓安全落實到每個同學身上
根據實踐教學來看,初中生在身體素質上的差異其實是比較大的。有些同學看上去身材魁梧、身體強壯,但運動起來卻會冒虛汗,甚至發生暈厥;有些同學運動能力較差,即便按照規范的要領做動作也可能會摔倒、受傷。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們在進行訓練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應當在追求訓練效果的同時做好對訓練強度和訓練方法的把握。比如進行接力賽、100米跑等運動項目的教學訓練過程中,老師可以先通過適當的體能測試來評估學生的體能素質,然后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層級進行訓練強度的管理。體能好一些的可以訓練時間長一點,譬如15分鐘或者20分鐘;體能差一些的同學可以10分鐘或者5分鐘一組。我們要保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步實現學生訓練強度的提升,避免突然的高強度訓練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太大的負荷。
出于安全的考慮,要注意做好學生的體檢工作。由學校衛生室或者定點醫院提供正規體檢報告,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有一個客觀全面的了解。對于存在心臟病或者其他不宜進行運動鍛煉的學生要做好教學安置,避免發生意外。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初中體育訓練的安全風險,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
四、結語
在初中體育訓練過程中,影響學生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譬如一些器材設施老化故障,或者訓練活動的強度過大,或者學生自身存在隱疾等等。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對體育訓練的安全性提起足夠的重視,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隱患,真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月旭.初中體育訓練的安全與對策探討[J].新課程(中),2017 (2):69-69.
[2]岳國鋒,于敏麗,王飛.初中體育訓練的安全與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5 (2):165.
[3]劉偉星.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及預防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4 (19):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