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麗
【摘? ? 要】現階段,視力問題逐漸向著低齡化的方向發展,許多學齡前兒童出現了視力異常的現象,視力健康問題直接影響到學齡前兒童的健康成長。本文主要探討了目前我國學齡前兒童視力的現狀以及影響學齡前兒童視力異常的因素,并且提出相應的建議來保護學齡前兒童的視力健康。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 兒童視力現狀?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13
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以及科技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走入普通居民的家中,例如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媒體產品。學齡前的兒童正處在對萬物都感興趣的階段,許多學齡前兒童都沉浸在利用這些設備來看動畫片和玩游戲中,長期使用這些電子設備非常容易造成學齡前兒童的視力受損。
一、學齡前兒童視力現狀
根據我國衛生部門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視力異常的病癥,將近有4億人口都出現視力異常的情況,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目前世界上視力異常發病率最高的國家。[1]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我國學齡前兒童的視力出現異常的概率大約是12%-25%之間,而且在一些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的學齡前兒童出現視力異常的概率更高。[2]近幾年,我國的學齡前兒童的視力異常發生率逐步上升,越來越多的學齡前兒童出現了視力異常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身心的健康發育。目前,社會當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學齡前兒童視力異常的問題了,學齡前兒童的視力正處在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出現視力異常的概率。
二、學齡前兒童視力異常的影響因素
目前,我國學齡前兒童視力異常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點,分別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下面對影響學齡前兒童視力的因素進行探討。
(一)遺傳因素
視力的遺傳因素是影響學齡前兒童出現視力異常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相關的研究證實,兒童的視力發育與父母的視力之間存在著關系,也就是說視力異常具有遺傳性,而且母親的遺傳趨向更加明顯。視力的遺傳因素是逐漸在年齡的增長當中顯現出來的,其孩子在學齡前的視力異常不會特別明顯,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在青春期的時候視力異常現象為最嚴重。因此,對自身視力異常的父母,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視力異常情況,在學齡前要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來保護孩子的視力,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要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解決孩子視力異常的問題。
(二)環境因素
許多兒童都攜帶異常視力的遺傳基因,遺傳的影響對兒童的視力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很難改變遺傳因素對孩子的影響,但是能夠通過外部環境因素來對兒童的視力發育進行干預,降低學齡前兒童出現視力異常狀況的概率。
1.飲食習慣對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影響。在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過程中,飲食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飲食習慣不好的學齡前兒童出現屈光異常的狀況相比良好飲食習慣的兒童發病率更高。因此,家長為了預防孩子出現視力異常的狀況,應該先從孩子的飲食營養方面來促進孩子的正常發育。在學齡前兒童的飲食清單要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鈣,少吃甜食等,通過這些營養物質的提供,能夠促進學齡前兒童視力的正常發育。因此,學齡前兒童應該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來保障學齡前兒童視力的正常發育。
2.電子設備的使用對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影響。隨著我國的科技不斷發展,電子設備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影響作用已經滲入學齡前兒童。由于電子設備上有許多有趣的音頻和視頻吸引著學齡前兒童,許多兒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父母為了哄孩子就將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給孩子玩,不僅讓孩子形成一種只要哭鬧就能使用電子設備的意識,而且過度地使用電子設備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很大的影響。根據相關的研究顯示,學齡前兒童的視力狀況與其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有很大的關系,每天使用電子設備時間越長的孩子視力越差。父母應該嚴格控制孩子日常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不能將電子設備作為哄孩子的一種手段。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保護學齡前兒童的視力。
三、保護學齡前兒童視力的方法
(一)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
1.四不要:不要在直射的光線下看書;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不躺臥看書;不走路看書。2.四要:一要:讀寫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要在33厘米左右;二要:幼兒用眼時間每次不超過30分鐘,要遠眺幾分鐘;三要: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四要:座位經常調換。《3-6歲兒童發展和學習指南》中提出小班連續看電視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中班連續看電視時間不超過20分鐘,大班連續看電視時間不超過30分鐘。
(二)創設良好的視覺環境條件
1.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采光條件。幼兒園的活動室要寬敞明亮,幼兒讀書學習要用護眼燈,臺燈的位置要放在桌子的左上角。2.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書籍、玩教具。幼兒的讀物以繪本為主,繪本要選擇字體大,字跡和圖案清晰的,玩教具大小適中,顏色鮮艷,畫面清楚,
(三)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
保護眼睛要供給充足的營養,要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鈣,少吃甜食等。維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奶油和蛋黃;胡蘿卜素含量高的食物有紅、黃、綠色的瓜果和蔬菜。
(四)定期進行檢查
學齡前兒童每半年檢查視力一次,及時發現視力異常的幼兒,幼兒期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和可塑階段,也是預防和治療視覺異常的最佳年齡。
(五)注意眼的安全和衛生
教育幼兒不玩有可能傷害眼睛的危險物品。如彈弓,小刀剪子等。不放鞭炮不撒沙子,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自己的手絹毛巾等要專用,并且保持清潔。保教人員要定期將這些物品消毒,教育孩子最好用流動的水洗澡洗臉,以防眼痛。
(六)培養和發展學前兒童的辨色力
幼兒辨別色彩的能力還在逐步發展,為幼兒準備的玩具顏色要鮮艷多彩。成人要教會幼兒區別相近的顏色。
目前學齡前兒童出現視力異常的原因在于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遺傳的因素我們無法改變,只能夠通過對環境的干預來促進學齡前兒童視力的正常發育,要做到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改變我國學齡前兒童視力的狀況。
參考文獻
[1]袁志平,譚寶誠,劉其生,等,贛州市4-9歲兒童視力現狀分析與防治對策[J].現代醫院,2016,16(4):616-618.
[2]黃祖烽,王婷婷,彭金揚,等,雷州市11941名兒童視力普查的結果分析[J].中華眼科醫學雜志(電子版),2015(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