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劉艷藕
【摘? ? 要】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老師不但要傳授給學生漢語言的基礎知識,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要不斷培養學生自我創新和探索能力。而仍然采用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教學需求,更談不上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所以,各大高職院校必須認真對待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總結出相應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基于此,本文對新媒體環境下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優化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高職? 漢語言文學教學?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36
漢語言文學知識是我國文化的瑰寶,新媒體的出現為其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因此,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優化漢語言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效果。
一、在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的主要特點
(一)文學資源豐富多樣,應用比較方便
在新媒體創設的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想要獲得一定的發展機遇,就必須要合理應用教學資源,并利用互聯網的傳播擴散性和即時性的特征,擴大漢語言文學的作用區域。同時,相關人員可以在互聯網環境下,應用新媒體查找自身需要的資源,例如圖片資源、文字資源、視頻資源等等,繼而減少資料查找和存儲的時間。相關人員可以根據自身對漢語言文學的掌握情況及個人的學習習慣對新媒體環境下的資源進行學習和整理,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文學機制。
(二)文學資源具有較強的可塑性
學生和老師在新媒體環境下,可以自主的查找學習資源和教學資源,并在漢語言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對找到的資源進行編排,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從傳播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新媒體和漢語言文學的有機融合已經成為教育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學生的口語練習為例,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在網絡中進行口語視頻查找,促進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融合,繼而形成詞匯量較大的漢語言文學體系。
(三)文學資源具有良好的互動性
人們可以利用新媒體交流軟件進行實時溝通,這種溝通模式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老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環境將作業以網絡的形式進行批改紅外分配,為課堂教學時間留下更多的時間。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優化策略
(一)對漢語言文學教學上規范
在對待網絡流行語上,我們一定要辯證看待其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即產生了一系列新的用法,衍生出新的語義,同樣的,網絡流行語能夠為漢語發展創新了發展形勢。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網絡流行語的發展水平和程度完成不在同一個層次上。有些網絡流行語,可能符合漢語的發展規律,但是也有的不一樣。在網絡流行語受眾主體上看,基本上都是以學生為主,但是學生知識水平不高,對網絡流行語沒有科學的認識,這樣就使得網絡上流傳的語言沒有形成規范性,嚴重違背了漢語言文學詞語的發展。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適當地加強漢語規范化知識的教學,逐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網絡流行語的重要性,及時幫助學生,尤其是要加強初高生對網絡流行語的全面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會控制和吸收相應的網絡流行語,主動讓網絡流行語符合當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規范。
(二)教學內容與時代緊密結合
各大高職院校在任用漢語言教師時應當慎重選擇,不可馬虎。比如有的教師專業知識不過關,只會照本宣科,除了枯燥乏味以外,還有一點就是他在不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講授,很有可能做出錯誤的講解。對于那些不能跟進時代潮流的教師,高職院校和教育機構應當慎重錄用。要想與時代緊密結合,老師必須要盡一切可能去搜集最近的新聞熱點,甚至某些健康的花邊新聞,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減少與學生的代溝,緊跟時代的潮流,這樣才能使得漢語言文學更好的走向未來,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同時,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結合。
(三)正確處理新媒體與漢語言教學的關系
網絡語言是新媒體發展的一個產物,網絡語言的濫用的確對漢語言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針對這個問題,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解決。第一,高職院校要加大對語法學的教學力度,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判斷網絡用語與現代漢語規范語。第二,高職院校應當重視語文的教學,規范學生的用詞,開設簡單的語法學的課程。第三,專家也應當改變傳統思維,順應時代發展,對于一些詞匯如“給力”“老鐵”等納入詞匯體系,推動漢字的流傳。
(四)合理利用網絡平臺
時代的發展,使得人們對于網絡的使用與依賴逐步增強,通過網絡進行購物、娛樂、學習、交流等等。因此,漢語言文學的運用也需要網絡平臺支持,運用網絡平臺進行漢語言教學的推廣與完善是當今時代漢語言文學發展的趨勢。目前而言,高職院校在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方面逐漸的進行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的引進,將互聯網新媒體與漢語言文學教學有機的進行結合,運用新媒體網絡技術的便捷、互聯網資料的豐富、資源的廣泛,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漢語言學習環境為主要內容,合理的利用網絡平臺優勢,通過網絡平臺的運用與開發,構建學生所喜愛的教育教學新模式,同時增強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主動積極性,更好的促進漢語言文學發展。
(五)對于網絡用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我們的社會始終處于變化之中,而網絡流行語同樣也是社會變化的表現之一。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網絡流行語劃分正誤,而是應該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網絡流行語與傳統漢語言文學之間存在一定差別,而作為教師應當加強對漢語言文學的規范教學,注重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幫助其正確認識網絡流行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流行文化中好的部分留存下來。
三、結束語
網絡時代新媒體的出現,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與不小的挑戰。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師與漢語言專業學生應當正確認識新事物,并接受新事物。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互相激勵,建立良好的漢語言文學學習氛圍與環境,推動漢語言文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王祈祥.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
[2]張軍.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困境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9).
[3]孫蕾.淺談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