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雪云
【摘 ? ?要】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英語教學在教學中地位越來越高,教師在實際教學時,一定要切實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通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滲透一些德育知識,以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效果。同時,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滲透一些德育內容,可以更好地引領學生學習,使學生可以處于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還可以間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 ?道德教育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15
作為孩子心理和生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對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英語課堂上,老師不僅要給學生們傳授英語知識,還應該致力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讓小學生從小就養成講文明、樹新風的好習慣。作為一門語言教學,英語課堂上引入德育教育,作為英語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深挖教材,保證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筆者在本文中先分析了小學英語學科的德育價值,隨后研究了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價值的實踐策略。
一、構建生活化情境教學模式
德育教育作為小學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但在具體教學操作起來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理解起來也較為困惑。教師在傳統教學中,慣以“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進行英語知識的教授,由于教師長期受到應試教學觀的影響,在單一的評價下往往忽視了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顯然易見,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德育教育無從談起,更達不到預期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采用適合小學生的方式進行德育滲透教學,才能使小學生真正理解和認識到德育的意義。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智特點和理解水平,在備課時充分發掘和體察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注意理念聯系實際生活,根據教學要求構建融入德育內容的具體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時,有身臨其境之感,通過教學內容的開展充分理解德育的內涵,促進自身道德素養的發展,進而使他們能夠自覺規范習慣和行為。例如,教師可以設置生活化場景,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練習。學生學習關于顏色的英語單詞時,如“red”“yellow”“green”“blue”“pink”“black”……教師可以構建十字路口,通過讓學生扮演紅黃綠燈,其他學生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過路口。教師通過生活化情境開展教學,學生不僅學習了英語知識,還使學生了解社會常識并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從而樹立社會公德意識。此外,學生通過英語禮貌用語的對話,不僅熟悉英語表達的語境,鍛煉口語表達以及培養語感,還學習了英語良好的語言表達方式和習慣,從而達到“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的小學英語教學德育培養的目的。
二、開展家校合作教育,實現雙贏
1.英語學科的德育教育需要家長的支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直都只增不減,不可忽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家庭的暴力教育,教師應嘗試通過各種途徑和其父母進行多方面溝通,告訴他的父母,利用強硬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誤入歧途,孩子最喜歡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孩子眼前猶如一面明鏡,他們一定要做到謹言慎行,倘若只是一味的打罵孩子,孩子慢慢的就會心中生畏,害怕自己的父母,更不喜歡和父母溝通,最終走向下坡路。通過和孩子家長面談,向其父母講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改變家長傳統的教育思想,鼓勵孩子父母支持學校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促進孩子健康快樂發展。
2.德育教育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過于心急。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老師是喜歡他的,家長是理解他的。任何人也不能侵犯孩子們的權利,德育教育過程不能過分監管,否則會適得其反,應該給孩子們足夠的自由空間,讓他們有權利做一些他們所喜歡的事情。例如,看書。如果學生非常喜歡看故事書,教師應推薦學生多看一些英文版的故事書,其中內容多包含著人物情緒管理的,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等。教師應當讓學生們認識到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可以充分感受到德育的魅力。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改善自身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變得更加陽關、樂觀,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能在思想教育方面促進孩子的多方面發展,可以說是一種雙贏。
三、小學英語學科的德育價值
隨著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英語這一世界性語言使用的頻次越來越多,英語不僅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這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事實上,不僅是數學、語文、自然等學科有德育價值,小學英語學科同樣也有。作為一門非本土語言,英語具有獨特的風格,其在德育價值中扮演的角色和其他學科迥然不同。如,老師對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的時候,會涉及到很多西方文化,這些全新的文化內容是德育價值的有效切入點。不僅如此,小學英語教材自身就含有很多德育內容,可以成為老師執教的好素材。如在執教問候語內容的時候,讓孩子們學會用英語打招呼、問候的同時,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英語中有一些語法比較難,孩子們學習的時候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在此過程中對小學生不畏艱險、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加以培養,會全方位塑造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所以,在日常教學中,英語老師應該善于把握小學英語特點,和實際執教內容相結合,摸清班級內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小學生的視角思考問題,有計劃、有目的的對學生滲透德育價值,推動小學生德育教育穩步進行。
總的來說,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適當滲透德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也要因材施教,有耐心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并且還要體現出英語教材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雖然英語只是語言學科,但是其教學內容的德育價值很強,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德育教育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見到效果的,需要長時間的沉淀和老師、學生的長時間堅持。所以,作為老師應該樹立長期目標,深挖小學英語教材,找準切入點,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指引,深化素質教育內涵。
參考文獻
[1]董晨.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