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要:近年來,我國旅游貿易逆差差額不斷增長,入境游客人數增長緩慢。文化作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在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從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國旅游貿易逆差的現狀和成因,提出了文化產品同質化嚴重,文化資源未轉換為旅游景點等問題,最后給出了文化創新,文化旅游融合,新媒體宣傳等建議。
關鍵詞:文化旅游;旅游貿易逆差;同質化
一、引言
改革開放40余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出口國。但是服務貿易中的旅游貿易卻皇現逆差的現象,且逆差逐漸增大。一國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是傳統的旅游吸引物。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地域風俗各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樣,在國際上應該具備競爭力。且我國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住宿、簽證辦理等都越來越便利,有利于入境旅游人數的增長。但事實上,我國入境旅游人數卻增長緩慢,遠低于出境旅游增長的增長,造成常年的旅游貿易逆差。
文化才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我國文化資源豐富,但由于國別之間的文化差異,國際旅游景點之間的競爭等因素,僅靠文化資源本身對國外游客的吸引力顯然是不足的,我們需要將我國的文化與旅游融合,將文化資源轉換成旅游景點,將經典有魅力的中國故事講好。因此本文從文化的角度思考我國旅游貿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措施。
關于我國旅游貿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國內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謝婧婧(2018)認為人民幣升值和中國旅游市場競爭力低是旅游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1]。楊勁松,蔣依依(2012)把逆差產生的原因歸納為缺乏國家政策,沒有具有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國家形象體系[2]。王新華,吳朝虹(2016)把原因分為國際原因和國內原因,國內原因包括鼓勵出境,人民幣升值,國際原因包括競爭力不足,高質量產品少[3]。總體來看,關于旅游貿易逆差的經濟學原因分析等都較為完善,但是從文化視角對旅游貿易逆差的研究較少
二、我國文化和旅游貿易現狀及問題
(一)入境旅游人數增長緩慢,旅游貿易逆差不斷增大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旅游的國人數量不斷攀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09-2019年,出境游客數量從4765.2萬人增長至16921萬人,增長率高達255%。反觀我國入境游客,從12647.59萬人僅增長至14531萬人,增長率為14.9%,遠遠低于出境增長率。這導致我國近年來的旅游貿易逆差不斷增加,自2009年,我國首次出現旅游貿易逆差,逆差額超過40億美元。到2018年,我國的旅游貿易逆差高達2373.8億美元,體現出我國旅游貿易逆差的嚴峻形勢,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規模收入的嚴重不平衡。
(二)文化產品同質化嚴重,未形成特色的旅游景點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內涵,可以轉換為有競爭力的旅游吸引物。通過文化創意和文化生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從而達到發展文化旅游的目的。根據WTO數據庫顯示,美國作為世界上旅游服務貿易最大國,從2009-2019年占世界旅游服務貿易的比重始終穩定維持在12%-13.5%左右。且美國是世界上文化產業競爭力最強的國家,早在21世紀初,全球就有1/3的人在看美國電視。這說明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發展相互聯系,共同影響。
而反觀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較晚,文化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同質化嚴重。我國已經是世界文化產品生產大國,2018年我國生產電視劇13726集,電影熒幕數超過6萬塊,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力依舊不足,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還較弱,尤其是文化創意能力還不強。我國盡管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沒有把文化資源與旅游結合起來,對文化旅游的建設有待加強。
(三)文化旅游建設成本較高,形式單一
文化旅游景點的建設往往開發成本較高,不僅需要傳統旅游景點的休憩維修費用,且包含了更多人力資本,需要在節目編排,演練等花較大的成本。導致觀看節目的門票費也相應較高,通常在200-500元左右,相較于旅游景點其他游樂項目,對游客的吸引力較弱。因此,文化旅游建設中市場的力量較弱,節目形式較單一。應該鼓勵更多民眾加入文化旅游建設的隊伍,讓表現形式更多多元,繁易交雜,從而降低成本。
三、結論與建議
以政府引導為輔,市場調節為主,促進文化旅游創新。2018年,國家藝術團秉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進行了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其中《劉三姐》用舞臺藝術展現出桂林的綠水青山。我國優秀的地域文藝作品眾多,杭州的《印象西湖》,湖南的《炭河千古情》等都彰顯出地域風情,具有特色。這類文化產品是和旅游景點融合的寶貴資源,政府應該加強引導,鼓勵市場以文化吸引游客,以文化拓展旅游經濟的發展空間。通過文化創意、文化生產、文化宣傳,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從而達到發展文化旅游的目的。
積極使用國際宜傳媒介,利用互聯網吸引更多外國青年游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入境游客年齡主要集中在25至44歲,2019年占比49.3%。中年人,年輕人是外國游客的主力軍,我們需要用更多元的宣傳手段。例如個人IP“李子柒”的打造,將中國優美恬靜的田園生活,借助互聯網媒介展現在外國人的視野中,讓外國游客更加全面真實的了解中國文化。雅俗共賞才是中國藝術的魅力所在,中國文化不僅要靠宏大的歌劇舞臺,電視節目來吸引游客,民間生活、民間玩意、民間吃喝更是從真實好玩入手,吸引著外國游客。因此我們要鼓勵全民積極參與文化建設,社會團體積極使用國際媒介,利用互聯網,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靖蜻.中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納稅,2018,12(28):208+211.
[2]楊勁松,蔣依依.我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遏制策略[J].商業時代,2012(27):48-49.
[3]王新華,吳朝虹.中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問題研究[J].價格月刊,2016(0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