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峰
摘要:作為一項目重要的體育項目,射擊運動越來越受到青少年的歡迎。相對于其它運動,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對青少年的心理磨練多。因此作為一個體育運動學校的教練,要通過心理訓練的融入,以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養,進而為此項目的優化提供長足的保證。文章對心理訓練在射擊運動中的運用做了粗淺的分析,旨在多方面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養,以讓射擊運動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心理訓練;射擊運用;青少年
心理訓練之于射擊運動,就是指系統性的對青少年的心理進行鍛煉,進而使他們能適應這項運動。青少年是一生中最陽光、最青春的時期也是身心發展重要的時期。但也是心理走向成熟、個性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射擊訓練中,教練要將心理訓練與射擊訓練對接起來,讓心理訓練促進射擊水平的提升,也讓射擊訓練培植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自我暗示訓練法,加深相關的動作認知
對射擊運動來說,心理調節的作用不可小覷。因為射擊運動從表象上看屬于靜力性為主的項目,這個過程中會伴隨著一系列的心理活動,有對運動有利的一面,也有對運動不利的一面。但要想有好的射擊表現,它就要求運動員在身體上與心理上高度地協調與高度地一致。對射擊運動來說,首先要學會據槍,然后就是瞄準,接著就是擊發全套動作。這套動作對青少年來說并不難,只要進行一定的訓練基本都可以完成,尤其是非常喜歡射擊的學生。但是射擊運動往往都有它的目標,特別是成績考核,項目比賽等,都要求運動員能連續地、精確地命中10環就顯得困難了。明顯地這整個射擊的過程不僅僅靠的是肌肉的感覺,還有視覺、聽覺、觸覺、平衡覺和心理上的感覺等。其實它的復雜性就體現在心理感覺上,由于心理上的感覺不同,對青少年來說就使得射擊運動的動作易學、深化卻難。因此心理暗示訓練對射擊運動就顯得特別重要了。通常情況下,射擊運動中的心理暗示是指青少年在射擊訓練中接受教練、同伴、家長等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心理暗示在訓練的過程中是最常見的心理現象。積極的心理暗示可幫助被暗示者,即,青少年在射中的過程中穩定當前的情緒、樹立對目標的自信心以及戰勝遇到的困難和暫時挫折的勇氣。教練可要求青少年用自己的思維和語言信息對心理施加影響。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語言信息的表達也是多元的。自我暗示訓練的目的是調節他們的心境、情緒、意志等,進而消除焦慮不安與身心疲勞。射擊項目的單一與枯燥很容易讓青少年產生疲勞、乏味的感覺。但他們會通過暗示語言進行自我暗示訓練,即,將語言轉化為腦內的暗示信號,進而向自己發出刺激,以加深對某一技術動作的認知。自我暗示訓練能讓青少年在心理上處于積極的向上的狀態中,能讓最好的自己展示出來。
二、集中注意力訓練法,加強相關情緒的控制
對于青少年來說,由于他們的心理特征與年齡特點很難保持注意力集中訓練射擊。比如他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到現實的成績中而不是比賽本身的流程上;他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名次上進而造成緊張與不安,進而導致注意力很難集中在比賽的具體動作上;比賽中觀眾的反應、天氣的變化、突發的事件等也會分散出他們的一些注意力。因此對教練來說就要加強對青少年進行集中注意力訓練。集中注意力訓練就是讓他們的大腦在徹底不會被打擾的環境下專注地進行射擊運動。在訓練中就是讓他們全神地體會動作的過程和要領,進而粗略地掌握動作。全神就是讓他們將注意力集中起來,比如在規定的時間里不得離開靶位、不得隨便說話、外界有聲響的時候也不能隨便調頭。這其實就是要求教練在訓練青少年的過程中要有一系列的訓練制度,要針對他們好奇心強、易受外界干擾的特點,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訓練中來。青少年在訓練的初期在動作上還會表現為緊張、不連貫,甚至還有一些多余的動作。其內核的原因還是他們的注意力不集中,他們往往是急于求成,心靜不下來,總想盡快地展示自己,總想打好之后進入高一層次的專業隊訓練。這時教練要與他們談話,給他們剖解成績與動作的關系,讓他們將進取的心、好勝的情投入在動作上。除了談話教練還要盡可能地提升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在訓練的過程中大多青少年都不愿意進行空槍訓練,空槍訓練的時候,他們會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因此教練可以根據他們注意力表現得好差適度改變彈數的多少,這樣的積極引導他們就會注重訓練的效果。在給予他們更多實彈體會的同時,教練可更多地制造人為干擾,即,通過正強化讓集中注意力訓練法走向深遠。總之,注意力集中訓練法就是在教練的引領下,青少年將自己帶入一個穩定、寧靜的射擊環境中。這個環境中,他們只關注自己的動作,而不關注氣候的變化、噪聲的起伏、人員的進出等。一言以蔽之,注意力集中訓練法能讓青少年擺脫外界條件及自身多樣情緒的干擾,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化的展示。
三、念動訓練法,促進動力定型的形成
對參與射擊運動的青少年而言,他們必須要具備的一個重要能力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注意力應該在哪里,同時又能夠將注意力并攏到需要指向的地方。這其實就是念動,它能讓青少年清楚地覺知目標,而不單單只是回憶之前的動作,之前的成績、之前的心理。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要注重念動訓練以讓青少年能學會自我控制,進而達到最佳心理狀態。對射擊運動而言,它要求青少年在訓練的過程中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轉換的速度要快。傳統的心理既能訓練往往使通過對思維的壓抑和控制,但青少年身上往往會出現那些不想要的情緒更高頻率地出現。就是通常說的,越控制越出現。教練讓他們越不要想過去的動作,他們反而會越想得厲害。因此教練要讓青少年在不加判斷的情境下,主動地關注當下的各種體驗;同時在心理上接受那些消極的甚至令人窒息的各種感覺,即,在內心深處達到平靜與和諧。首先教練要讓青少年掌握各個射擊動作的內在聯系,哪一步是接著哪一步來的,以及上一個動作對下一個的要求在哪兒。換言之,學生不僅要對各個動作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教練要讓青少年采取對照、分析、等方法對每一個動作進行改善與提高。這樣的訓練就讓他們的整個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高,進而建立了牢固的動力定型,即在動作上的高度自動化。高度的自動化能讓他們及時地將關注點投入到需要的地方。其次念動訓練中要讓青少年學會更好地控制自己,比如在彈丸離開槍口的前后兩秒鐘里,他們的注意力與心理狀態以及技術水準都要保持在最優化的組合狀態。當動作感覺別扭的時候,要能及時地暗示自己,讓注意力集中到下一個動作上,這就是在念動誘導下產生的超強自控能力。可見念動訓練能讓學生在心理上與訓練狀態達到最佳的組合,能讓負心理克服在最小的范圍里。
四、結束語
心理訓練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青少年在射擊運動中出現的心理品質方面的問題。心理訓練能讓青少年在訓練中提升對待困難與挫折的理智程度;同時也能讓他們養成對自我品行踐行的習慣,對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因此教練要有目的地對青少年進行相關的心理訓練,心理訓練和體能訓練、動作訓練一樣都需要在實踐中、體驗中才能不斷地得到改善。因人而異,向時而動,教練不斷地關注青少年的個體表現,不斷地調整教學方式,更好地對接他們的心理需要,進而使他們的心理活動能更好地促進他們射擊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波.運動心理學在射擊運動中的應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 (16).
[2]葛煥生,劉偉.心理訓練在射擊運動中的重要性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 (03).
[3]劉婭麗.淺談青少年射擊運動員心理訓練問題[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