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雨杉 荊立新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文獻分析法,對社區體育發展的現實處境進行整體分析,探究對目前社區體育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核心問題和解決對策。從根本上提高社區居民的體質健康水平,培養居民的健身健康意識,將體育活動由精英化向平民化,小眾化向大眾化過渡,為今后社區體育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社區體育;困境;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國當前正處于人口老齡化社會,近視、肥胖等現代生活方式疾病不斷增加,促使目前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總體程度較低,提高健康水平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體育鍛煉。社區體育作為群眾體育的重要組織形式,在我國的發展較為緩慢,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社區體育發展的價值分析
(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由于現階段人口流動大,鄰里之間的關系逐漸弱化,鄰里難以形成穩定的相互關系,發展社區體育活動能夠很好的團結鄰里關系。同時,大力發展社區體育活動,能夠有效的預防青少年犯罪,更好的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只有在社區穩定的基礎上,整個社會才會趨于穩定。
(二)提高國民體質
我國多數居民試圖用改善醫療體系來實現自身的健康,對于醫療方面的投入較大,卻往往忽視了對行為因素的投入,沒有真正意識到自身行為方式的重要性,導致了疾病的愈演愈烈。我國成人經常鍛煉率處于較低水平,而缺乏身體鍛煉是誘發多種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發展社區體育,定期進行適量的身體鍛煉有助于居民預防多種疾病,從根本上提高社區居民的體質健康。
(三)擴大社會參與性
全民健身行動的開展是立足于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兩個著力點,全社會成員都可以充分參與,社區體育是可以覆蓋全社會的社會文化活動,是其他文化活動不能具備的覆蓋性。我國巨大的人口數量,造成很高程度的差異性,社區體育活動是讓民眾平等參與的社會文化活動,社區體育從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我國的社會參與性。
二、社區體育發展困境
(一)政府參與過多
近年來,我國對社區體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由于政府對社區體育的干預過多,制約了社區體育的進一步發展。政府對社區體育發展的理解,一般都基于國家的需求,受限于各類行政干預,很難真正了解到群眾的真實需求,從而阻礙了社區體育的發展。
(二)體育供給不足
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升,逐漸暴露出了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與社會體育供給不足的矛盾?,F有的社區體育供給難以滿足社會對體育的多種需求,現有的社區體育資源較少,公共體育設施覆蓋面積小,形式單一。
(三)社會體育指導員能力不達標
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目前主要以志愿者的形式存在,專業水平較低,群眾接受不到正規的體育指導。對于社會指導員的政策及規章制度不夠完善,社會指導員的發展得不到保障,沒有完整的培養體系,質量低。
三、社區體育發展對策
(一)加大社會體育組織參與
基于現在的社區體育發展,政府參與較多,社會力量參與不足,近年來對于社區體育的發展受限。我國現階段雖有大量的社會體育組織,但往往會受限于政府干預,無法發揮其作用。社區體育應從政府主導,逐漸向社會主導轉變,減少政府方面的干預,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
(二)豐富體育形式
發展社區體育是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經濟的飛速增長,群眾個人意識的覺醒,群眾對體育的形式需求越來越多,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與社會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政府協同社會體育組織,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開展多樣性的體育活動,抓好社區體育建設。重視社區體育公共設施建設,提高體育設施覆蓋率,為群眾提供良好的健身環境,提供群眾體質健康水平。
(三)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體系
建立合理的工作考核機制,適當擴大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規模體系,嚴格培訓手段,提高培養質量,針對考核不合格者,可采取相應懲罰政策。注重社會體育指導員定期培訓,可根據社區服務人群進行針對性培訓,制定相關獎勵制度,調動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積極性。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相關保障政策,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福利待遇。
四、結語
綜上所述,社區體育是促進我國國民體質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社區體育發展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阻礙我國社區體育蓬勃發展。針對政府參與過多,可采取加大社會體育組織參與的措施,兩者協同促進社區體育發展。豐富體育形式解決社區體育供給不足,提高體育設施覆蓋率,推行公共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相關政策,選取優秀人才促進社區體育發展。
參考文獻:
[1]金銀日.城市居民體育休閑行為的空間需求和供給需求[D].上海體育學院,2013.
[2]符雪姣.我國西部中小城市社區體育的資源配置及優化[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1,24 (3):20-22.
[3]朱明寬.臨汾市城區社區體育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山西大學,2013.
[4]郇昌店,張偉.社會體育組織參與體育治理的效應與實現路徑[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7,34 (1):9-13.
[5]馮火紅,劉晨,王永順.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政策調整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 (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