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逸
摘要:本文通過觀察2016、2017全國年冠軍賽女子50米決賽視頻采集運動員比賽各階段相關運動學參數,對兩場比賽的運動員各項運動學參數進行整理、分析、歸納與總結,得出以下結論:1.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傅園慧在出發反應時R.T.相對較慢。2.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途中游階段后程游速有所下降。傅園慧途中游階段身體穩定性較差。3.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5米沖刺速度有所提高。
關鍵詞:仰泳;優秀運動員;技術特征
一、研究目的
本文通過分析2016、2017年冠軍賽女子50米仰泳決賽運動員比賽各階段技術,找出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的技術特征,分析其優勢與存在的不足,希望為運動員提高運動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項目運動員技術特征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互聯網在我國CNKI、萬方知識平臺等系統的檢索、查閱、整理、歸納有關國內外高水平女子仰泳項目運動員技術特征方面的學術期刊、優秀學位論文,并為本論文開展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2.視頻解析法
運用Edius軟件在采集的比賽視頻上進行標記并將全程比賽劃分為出發、途中游、轉身以及沖刺觸壁四個階段,整理出運動員各時段的技術參數數據,進而分析出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的技術特征。
3.數理統計法
運用Microsoft Excel、SPSS20.0軟件,對決賽運動員的比賽各階段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檢驗,獲取所需要的結果進行分析。
4.專家訪談法
根據本文的研究內容與研究任務,對我國高水平游泳運動員的教練員、游泳項目科研人員進行訪問,了解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的主要技術特征及其今后發展趨勢。
三、結果與分析
(一)出發階段
1.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出發階段運動學參數分析
將2016年、2017年冠軍賽女子50米仰泳決賽運動員的出發階段離臺時間、水下腿速度及出發15米時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均顯示方差齊,t=0.294,P值為0.773?0.05,無顯著性差異;t=0.226,P值為0.824?0.05,無顯著性差異;t=0.029,P值為0.997?0.05,無顯著性差異。
2.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出發階段技術分析
根據譚政典《我國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出發反應時R.T.比較分析及評價量表研制》一文中提到的運動員出發反應時等級評分標準,傅園慧的出發反應時僅處于中等,及格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在出發水下腿方面,我國優秀女子運動員水下腿頻率有所下降,更注重單次反蝶泳腿的打腿效果。
(二)途中游階段
1.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途中游階段運動學參數分析
將2016年、2017年冠軍賽女子50米
仰泳決賽運動員途中游各階段劃頻均值、劃幅均值及游速均值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t = -0.358,P值為0.773 > 0.05,無顯著性差異;t = -0.200,P值為0.851>0.05,無顯著性差異;t = 0.171,P值為0.870>0.05,無顯著性差異。
2.我國優秀女子100米仰泳運動員途中游階段技術分析
根據2016、2017年冠軍賽女子50米仰泳決賽運動員途中游各階段劃頻、劃幅、游速的整理分析發現,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總體存在減少劃水頻率,增大劃水幅度的特點。在游速方面,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項目運動員途中游各分段游速與距離呈負相關(即距離越長,游速越慢),運動員后程能力需要加強。我國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代表傅園慧途中游階段劃水頻率相對較慢,劃水幅度相對較長,身體上下起伏較為明顯,穩定性較差。
(三)沖刺觸壁階段
1.我國優秀女子100米仰泳運動員沖刺觸壁階段運動學參數分析
將2016、2017年冠軍賽女子50米仰泳決賽運動員沖刺5米速度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t=-3.298,P值為0.005?0.05,存在顯著性差異。
2.我國優秀女子100米仰泳運動員沖刺觸壁階段技術分析
根據訪談了解到,在最后5米沖刺階段,運動員需要在疲勞的情況下保持良好的技術動作,同時加快打腿、劃手的頻率。運動員觸壁側手臂屈臂甩出水面,同時配合腰部發力,頭部后仰,形成背弓的身體姿態,觸壁到邊。2016、2017年冠軍賽女子50米仰泳決賽運動員沖刺5米速度均值均高于最后25米段平均速度均值。
四、結論與建議
結論:1.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傅園慧在出發反應時R.T.相對較慢。2.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途中游階段后程游速有所下降。傅園慧途中游階段身體穩定性較差。3.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5米沖刺速度有所提高。
建議:1.建議加強我國優秀女子50米仰泳運動員出發反應的訓練,提高出發反應時。2.建議加強我國優秀女子100米仰泳運動員后程能力的訓練。
參考文獻:
[1] 謝威,李建英,周繼和 . 游泳比賽現場的技術監測研究及應用 [J]. 體育科學,2008 (03):52-57.
[2] 譚政典,劉蘋 . 我國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出發反應時 (R.T.) 比較分析及評價量表研制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 (01):115-117.
[3]沈贏,徐國義,盛怡,羅丹.對我國男子100m仰泳運動員徐嘉余的運動學特征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5,51 (02):63-70.
[4]高捷,程燕,袁紹婷等.我國高水平女子200m蝶泳運動員技術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 (06):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