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國 朱毅然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布局,本著互惠互利,互利共贏的原則,以開放的姿態持續推進,也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如何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使得“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有效對接,成為關鍵所在。把握好對接領域,從對接路徑、重點領域對接和潛在對接領域挖掘等角度出發,為“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無縫對接提供必要條件。
關鍵詞:一帶一路;體育產業;對接發展;互利共贏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為中國體育產業的對外開放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目前,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正尋求轉型升級的策略,望通過轉型升級,實現自我發展,找到產業創新之路。“一帶一路”打造的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兩者的有效對接,能夠達到互利共贏的目標,值得深度研究。
一、“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對接領域
(一)體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
作為“一帶一路”的倡議者,中國肩負使命,在《愿景與行動》當中提到絲綢之路上,中國要與沿線國家分享高質量的生產能力,包括項目投資和基礎資源建設等相關內容,這幾個領域成為產業對接的關鍵點,在共享合作成果當中,實現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的對外發展。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改善,體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沿線國家也開始積極提升國家體育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該領域需求量明顯增長,使得我國體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效對接,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實現協同發展[1]。
(二)體育用品制造領域
中國體育用品制造業享譽世界,可以說是世界制造業基地。我國體育產業的龐大體系中,體育用品制造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總的來說,我國體育用品制造行業已經有很高的水平,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該領域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與沿線國家形成對接,既能夠打造新的合作模式,也有助于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投資與產業延伸。
(三)體育旅游領域
體育旅游作為新時代的寵兒,有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兼具了健身和休閑娛樂的雙重屬性,吸引了廣大群眾的喜愛。中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完整的格局,圍繞體育旅游的各產業延伸內容都在積極加快建設步伐,打造了諸多精品體育旅游線路。與“一線一路”沿線國家體育旅游領域的對接,對中國體育旅游的發展有指導作用[2]。
(四)體育賽事領域
體育賽事的影響力在不斷提升,競技體育的水平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體育產業的發展高度。我國在體育賽事的運營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要與沿線國家形成對接,在良性的體育競賽活動的組織和推廣中,實現優勢的互相借鑒,在聯合、嵌入與合作共贏中探索新的發展思路[3]。
(五)“互聯網+”新興領域
“互聯網+體育”領域作為新興領域,輻射范圍廣,影響力之大,史無前例。隨著“互聯網+體育”領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該領域的實踐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已經初具規模。與沿線國家的有效對接,直接關系到“互聯網+體育”領域的未來發展。作為新興領域,更要在經驗借鑒中實現自我成長,使其成為“一帶一路”和體育產業對接最為活躍的領域。
二、“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對接發展思路
(一)明確對接路徑
“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的有效對接,本身是一個相對系統的工程,要有明確的規范和制度框架的制約,從而在有效的對接中,達成互惠互利的目標。當前,想要達成對接目標,要合理的選擇對接路徑,目前最為合適的有三種對接方案。其一,嵌入地區平臺,實現有效對接。充分發揮各類合作組織的合作機制的作用,積極融入各類新興戰略平臺當中,在嵌入式的合作中尋求發展之路;其二,充分利用開放性平臺完成對接。依托國內的自由貿易示范區,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體育產業開展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產業對接;其三,雙邊和多邊談判對接。溝通磋商是實現產業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采取雙邊或者是多邊的模式,打造一批產業跨境合作的示范聚集區,形成協同發展機制,在發揮聯委會、協委會、指導委員會等多邊協同基礎上,實現產業對接,打造共贏局面。不同的對接路徑的選擇,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選擇,合理規劃[4]。
(二)大需求領域重點對接
體育產業的前景廣闊,目前在世界各國備受關注,都在積極嘗試和推動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但也需要注意,各國家體育產業基礎環境的差異,導致圍繞體育的各類產業發展并不均衡,誠如我國在體育用品制造業方面的成績,相比于其他體育產業內容更具優勢。要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體育產業對接中,瞄準旺盛需求領域,既要考慮幫助沿線國家體育產業探索轉型升級之路,更要為我國體育產業的對外擴張提供必要條件。互惠互利為基,互利共贏為本。
(三)潛在對接領域的挖掘
體育產業的覆蓋面較廣,涉及到多個領域。在尋求產業對接的過程中,要以發現的眼光和創新的精神,挖掘新的對接領域與對接空間。抓住對接機遇,才能夠實現有的放矢,為我國體育產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持,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的升級。
總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面臨新的發展環境。如何在該環境中實現自我發展,長遠發展,要找準側重點。體育產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體育產業的無縫對接,始終是我國體育產業堅守的根本,最終達到互利共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紫陽.“一帶一路”戰略下體育產業發展的機遇與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7):51.
[2]王勝起.“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5):111.
[3]楊利軍.“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蒙俄體育產業深化合作的思考[J].新金融,2018(12):54-57.
[4]王正安,夏春蓮.淺析“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重點對接領域[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6):6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