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 ?要】當前,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給現代中等職業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對于中職數學教師而言,應更為積極地應對這些新的挑戰,想盡一切辦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最大努力來確保學生能夠表現得更為主動,這樣中職數學課堂才能更好地被激活。
【關鍵詞】中職數學 ?激活課堂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79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將會直接作用于教育領域,促使教育教學從根本上發生改變。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可以說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一方面他們擁有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靈活多變的學習方式、多種獲取信息的手段,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他們認知有欠缺、能力有不足、心理問題各有不同,可能會因為自卑而懼怕學習,甚至是放棄學習。因此,在中職數學課堂上,教師考慮最多的問題還是“如何激活課堂”。
一、“引入”巧設,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好的引入是教學的神來之筆,同時這也是激活課堂的一種有效手段。在中職數學課堂上,若教師要想教學進行得高效順暢,就必須要對引入環節予以把握,通過“引入”的巧妙設置來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或是設計一個能夠讓學生沉醉其中的小游戲,或是一個能夠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的小故事,或是一個能夠讓學生開始思考的小問題,等等。
例如,中職數學教師進行“等比數列”這一部分知識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先向學生講述“棋盤麥粒”的故事,使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然后再讓學生去想一想按故事中的要求到底需要多少麥粒。此時,學生便會開始展開討論了,甚至有心急一點的學生甚至已經開始拿著筆開始計算了,等到學生討論或計算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教師再來告訴學生其實是有相應的公式來使整個計算過程變得更為簡便,然后順勢進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講解,以及對“等比數列”其他知識進行講解。
這樣,教師用一個小故事來引出了一個問題,使得學生的心中有待解的疑團,就可以成功地將學生引入到教學之中,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獲得充分地調動,從而教學會在異常順利的過程中變得更加高效,進而激活課堂。
二、展開討論,促使學生變得更加主動
教學改革是一項覆蓋整個教育領域的偉大創舉,現行的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已變得更為明確,除了要嚴格遵循職業教育教學規律之外,還要考慮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求猛增的情況。為此,在中職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對“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思考,開始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有計劃地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和組織分組競賽,使教學能夠獲得足夠積極的推動,讓教師自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能力更好地作用于學生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從“學會”逐漸轉變為“會學”。
例如,中職數學教師在進行“函數的性質”這一部分知識教學的時候,會有一個極為關鍵的知識點“函數的解析式”。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開放性的題目來給予學生更為自由的發展空間,讓學生通過分組的形式來對平面直角坐標系內過已知點P(1,2)的函數解析式進行討論。當然,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來進行討論的方法是有利有弊的。教師想讓學生相互之間更為充分地進行溝通、通過合作來使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提高、促使學生學習態度變得更為積極主動,但是,可能會表現出時間不易控制、組織難度較大、群體學習行為不易操控等缺點。為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務必要確保運用正確的引導方法、得當的引導計劃、切實有效的引導落實,使學生的討論可以有序地進行。
中職數學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上除了要讓學生認真聽講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進行相互協作、良好溝通、有序交流等。換而言之,中職數學教師要想成功地激活課堂,就一定要組織好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能夠更為大膽地說出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以及對數學問題的相關見解,通過足夠積極的交流來獲得認知的不斷完善,從而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完成數學知識點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同時,“討論”還會使學生的交際交流能力得以更好地發展,令學生在組織語言發表獨特見解的過程中獲得口語的鍛煉,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思維被更好地激發出來,等等。
三、“互換”角色,確保學生更加投入
從廣義上來講,“教師”和“學生”二者的定義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可以參照“口頭表達能力強”、“膽子較大”、“知識接受能力好”為基本標準,選出幾名學生來對其施以適當的點撥,讓他們在中職數學課堂上當一回“小老師”。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對問題的看法更符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來進行教學往往會獲得較好的效果,從而教師才能夠成功地去激活課堂。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學生來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也更容易將一些問題暴露出來,使得教師能夠更清楚地知道接下來應該怎樣去安排教學激活課堂。
例如,中職數學教師在進行“古典概率”這一部分知識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用一個投擲硬幣的簡單生活實例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試著去想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涉及或運用了古典概率相關知識的生活實例,將這些生活實例進行匯編并走上講臺進行講解。有學生就平時考試的單項選擇題來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概率計算問題,數學考試試卷有十個單項選擇題,答案為四選一,某一同學全靠猜測來實現全對的概率為多少。此時此刻,這個學生站在講臺之上,能夠使其他學生更加投入地去聽講解、去思考、去討論,令他們在新奇學習感受的獲得中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學習。
中職數學課堂所圍繞的關鍵就是學生,教師通過這樣一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師生之間的角色互換,引導學生開始由“被動”逐漸轉變為“主動”,更加投入地去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更好地獲得口才和膽量的鍛煉。同時,通過師生角色的互換,教師能夠更直接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有利于后續教學指導的及時調整,從而激活課堂以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
總而言之,中職教師必須要考慮如何來吸引學生學習的問題,要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之中,促使學生獨立、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確保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獲得充分地展示,最終成功激活中職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傅欽志.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024).
[2]張月極.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J].職業時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