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潔瓊
摘要: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經濟市場的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國有企業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強化國有企業內控管理模式的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控管理;模式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建立,國有企業逐漸進入市場競爭。但在市場環境中,國有企業逐漸暴露出許多內控管理中的問題和弊端,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也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一、目前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的存在的問題
(一)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導致內部控制缺乏健康運行的環境
國有企業內控管理模式形成了特殊的委托代理關系,企業運行效果和效率的評價更多地依賴于數據的報送,缺乏獨立客觀地評價和監督機制,管理模式與現代的企業管理要求差距較大。在構成完整、高效的治理結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機構、高級管理層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和溝通報告的渠道等收到“官本位”思想的影響較大,難以形成獨立的審計監督機制,權威型的管理風格在企業管理中占主導地位,權力逾越內部控制導致內部控制失效。
(二)國有企業的規模和業務的綜合性加大了內部控制的難度
近年來國有企業的發展越來越追求規模,在市場拓展方面行業跨度越來越大,在開發多種經營的同時,難免涉足不夠擅長的領域,形成了一種管理層級多、行業分布廣泛、綜合性較強的業務模式。不同的行業具有不同的管理特征,但復雜的管理環境和超強管理能力的匱乏共同作用,使得生產經營中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在舊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同時,繼續追求規模擴張和多元化發展再次產生新的缺陷,復雜的業務導致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套設計科學、行之有效的內控體系,同時業務的復雜性和管理層級過多導致內部監督缺乏明確、完整、統一的標準,監督審核工作量大、審計資源匱乏等一系列問題進入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用,也反映了國有企業內控管理中的嚴重缺陷。
(三)信息管理滯后,會計控制失效,前饋與事中管理作用發揮不顯著
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只有在掌握了真實的數據之后才能里根據數據分析企業的經營和管理狀況,全面掌握企業的整體現狀,缺少實時的監控、分析和評價的工作機制,同時,國有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相互連接溝通并不緊密,信息大多數是單向性流通,因此也就造成企業管理層在事中難以掌握企業真實的運營狀況,嚴重影響企業經營決策的正確性和方向性,嚴重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財務會計以核算為主要理念,在資產管理、稅收籌劃、資金運作等方面的預測、監督職能發揮不到位,導致成本控制失效,潛在虧損不斷擴大,形成企業內部的資金鏈威脅。由于這些現象的存在,事前預測、預警機制、事中檢查和糾錯職能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使得內部控制的運行失效。
二、強化國有強企業內控管理的模式建設
(一)推進國有體制改革,改善國有企業治理結構、構建科學的內部控制環境
隨著今年來體制固有缺陷的暴露,各級國有企業監管機構開始關注解決優化國有企業的問題。進行科學的板塊整合,適當地壓縮管理層級,以降低管理難度,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準確地識別低效、無效資產,及時處置僵化、沒有經濟效益的企業,適當地采取收縮策略,實現國有企業的高效運轉等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同時,通過建立健全獨立董事、外派財務總監、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部門等工作機制,明確管理責任,梳理優化工作報告流程,最大程度地保證審計監督等職能機構的獨立性,加強內部監督的權威性,建立國有企業內部制衡相互牽制的內部環境,為內部控制有效運行、及時糾正提供保證。
(二)強化全員對內控的認識,建設國企內部控制管理環境
內部控制的本身是一系列管理過程,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明確企業內部各管理層級的職能、責任,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就與各級管理人員取得良好的溝通,盡量取得每一個管理單元對內部控制的認同,以實現內部控制在運行時得到最大程度的執行。同時,作為利益相關方,適當地宣傳內部控制的宗旨,通過“軟控制”使得員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堅強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責任感,使每位成員都認識到,內部控制是企業中每個人的責任,內部控制是每個人工作職責中的一部分。
(三)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目前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為了滿足監管部門的強制要求而進行的形式上管理制度,不能保證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沒有實質的管理意義,沒有真正起到內控管理的作用。國有資產的監管部門需要根據目前市場經濟狀況以及企業科學發展的要求制定各種形式的文件,嚴格指導各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實。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都有著不同的行業環境和特點,因此不同企業的內控管理模式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監管部門需要區別對待,根據實際情況推進內控管理工作的實施,形成符合企業特點和發展要求的內控管理模式。
內控管理制度需要做到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責任、權利以及分工,嚴格要求員工的工作行為和職業操守,建設合理分工、權責明確、紀律嚴格、相互監督的企業生產環境,嚴格績效考核制度以及獎懲制度,強化員工主動糾錯、相互制約的工作態度,緊密協調各部分之間的工作,實現信息的相互流通,使各部分相互協調、相互合作,實現內控管理的高要求和高水平,提高企業內控管理能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四)建立獨立的企業內部風險評估機制和審計體制
建立風險評估機制能夠使國有企業認清市場中出現的狀況以及對自身發展帶來的影響,獨立的評估機制能夠為客觀地審計建議提供合理保證,進而使管理者保持清醒的頭腦,準確判斷企業發展的方向和狀態。國有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行業發展態勢已經自身經營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機制,以此來彌補內控管理約束的不足之處。
三、結束語
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的主體,我國以國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體制也就決定了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著國有經濟的發展狀況。加強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建立健全內控管理模式,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同時也對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環境的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煒錚.初探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思路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