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先立
摘要:在這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建設智慧校園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建設小學智慧校園的過程中,教師主要從營造智慧化的教學環境、智慧化的教研環境、智慧化的管理環境以及智慧化的服務環境著手。智慧校園的建設對教師和學生的能力提升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師使用信息化技術的能力、可以為小學生提供更豐富的信息化學習資源,進而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智慧校園;建設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受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發現小學基礎設施也比較完備,而且在教育教學、班級管理和教學服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而且小學智慧校園的建設也推動了教育變革、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歸根結底,信息化發展都還處于比較稚嫩的階段,所以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點。實現小學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進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一、小學智慧校園建設的目標
之所以要在學校建立智慧校園平臺,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信息化綜合素養。眾所周知,互聯網的發展為教育的領域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比如促進了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實現了我國教學水平的現代化、推動了學校教學水平和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了校園管理的高效化。
除此之外,在互聯網的支撐之下,課堂教學擺脫了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和學生學以及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接受知識的狀況,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充分。與此同時,小學智慧校園的建設也相應建立了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評價和智慧家校等平臺,使得符合國家標準的應用系統一步一步完善,為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二、小學智慧校園的建設原則
(一)頂層設計,統一部署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就是一旦對信息利用不恰當,就容易出現信息孤島和重復建設,進而導致資源的浪費。為了解決這種問題,要求教師應該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建設學校云平臺,實現學校的所有應用和信息都進行統一管理,在統一管理的背景下,無論是資源共享,還是其他服務,都能實現最大化。為了使信息資源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相關人員在建立智慧校園的時候,一方面要保證各業務本身的縱向數據是正常流通的,又要保證各業務之間的數據實現互通,這樣學校所有的數據才能融會貫通,進而建構一個更大的數據平臺,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效率以及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實現數據互通,將信息化發展下去
由于學生自身的發展需求是巨大的,所以每個學校為了給教師提供更充足的教學資源,以及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學校原有的備課、培訓、書籍等教學資源以及管理業務的系統都比較多和復雜,而其中就有各種各樣的大量數據和資源。但由于過去的信息技術發展并不是很發達,所以一些業務的縱向數據都不能得到很好流通的效果,更不要說系統與系統之間能實現數據互通。而如今我們所提倡的智慧校園的建設以及平臺的建立,就是對原有的舊系統進行改造,希望能夠保留原來的優質資源,并在此基礎上,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來建成新的、適合小學生發展、順應時代進步的智慧校園平臺。新的平臺必須要具備三要素,首先,新的平臺里面有原有的優質資源;其次,校園的智慧平臺要與國家的服務平臺相兼容;最后,新的信息平臺有預留的空間,能為之后進一步優化數據和系統留有余地,這樣才能實現節約資源的基礎上發展智慧校園平臺。
(三)重視應用實踐
現階段,社會更加需要應用型的創新性人才。所以在建設小學智慧校園的時候,教師應該要把這種社會的需求和學生自己的發展需要作為第一動力。由于智慧校園的平臺是供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使用的,所以要相應考慮這些使用對象的感受,比如教師使用是否能減輕教學負擔、家長使用是否便捷、學生使用的過程中,是否能促進他們理解知識和掌握內容。除此之外,進一步考慮系統和平臺所金融的數據是否有效。只有具備以上特點,之后在管理、教學和科研等方面應用的時候才會如魚得水。
三、建設內容
基于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要求,在建設小學智慧校園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將智慧管理、智慧教學、智慧家園、智慧平臺和智慧環境五大應用系統那綠道建設內容中去。這主要是為了幫助學校更好的管理、為教師教學減輕負擔、為學生學習提供更豐富的資源、為家長提供平臺了解孩子的發展以及創設良好的教師生活和學生學習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看到了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對于未來教育的重大促進作用。如今之所以重視小學智慧校園的建設,正是為了與時俱進跟著時代發展的步伐,讓小學生之后步入工作崗位和社會更好適應。可見,智慧校園的建設對于滿足當下教育教學的需求以及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白淼.智慧校園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2]許春秀.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校園云資源利用研究[D].齊魯工業大學,2017.
[3]楊瑛霞.教育信息化的轉型:“互聯網+智慧校園”的構建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7:115-118.
桂林市桂嶺小學 5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