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政 李文遠 張玉芳 王惠珍 劉永斌 朱苗蕊 張曉惠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姜黃素對大鼠頸動脈球囊損傷后平滑肌細胞IL-18表達的影響。方法:選取正常SD雄性大鼠60只,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兩組,30例作為對照組球囊損傷組,30例作為實驗組姜黃素治療組,隨后建立大鼠頸動脈球囊損傷模型,對照組采用生理鹽水灌胃,而實驗組采用姜黃素灌胃,在損傷后大鼠頸動脈分別在第3/7/14d內取材,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辦法監測反應不同時間點內大鼠平滑肌細胞IL-18的表達情況,對比兩組患者的IL-18表達水平。結果:經過損傷后不同方式進行處理,實驗組大鼠在不同時間點內IL-18表達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同時相較于對照組平滑肌細胞增值受抑制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姜黃素對大鼠頸動脈球囊損傷后進行治療能夠明顯抑制炎癥因子IL-18在的表達,具有明顯抑制炎癥的作用,在臨床實驗中抗炎明顯,具有繼續研究價值。
【關鍵詞】大鼠頸動脈球囊損傷;姜黃素;平滑肌細胞IL-18表達
[中圖分類號]R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0)16-000-02
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血管在損傷之后的修復可能會出現平滑肌細胞增值與基質合成導致血管狹窄的情況發生,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在該過程中炎性因子可能發揮了不同的作用,經過新研究發現,IL-18是一種具有多項性效應的促炎癥因子,該因子在血管狹窄事件中可通過基質金屬蛋白酶-9達到有道人體冠動脈平滑肌細胞遷移的目的,從而導致血管狹窄情況的發生[1]。本文以正常SD雄性大鼠為實驗對象,探究姜黃素對大鼠頸動脈球囊損傷后平滑肌細胞IL-18表達的影響效果,分析使用可行性,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用雄性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由標準化SPF級實驗動物室所提供,提質量為300~350g,平均為(323.4±11.1)g,均為12月齡。
1.2方法
1.2.1材料及模型、組織工作 (1)材料:球囊導管選用美國ME公司標準為長20mm,半徑1.0mm的導管,而IL-18試劑盒選擇美國ADL公司的IL-18試劑盒,姜黃素(陜西森弗生物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GS081011)的純度為98%的藥物。(2)動物模型與組織處理:首先使用濃度為3%的戊巴比妥鈉進行大鼠腹腔麻醉,隨后暴露出左側頸動脈,長度約為2.5cm,外動脈行切口,將導管插入總動脈,隨后注入生理鹽水約0.15l,來回牽拉導管3~4次,隨后拔出,之后結扎外動脈后縫合,術后給予抗感染治療,術后14d采用大出血辦法處死,收集全血。
1.2.2 分組處理 兩組大鼠中,球囊損傷組進行生理鹽水灌胃,而實驗組則采用姜黃素100mg·kg-1·d-1灌胃,在光鏡下觀察血管內膜與中膜的增生情況。
1.2.3 IL-18監測 采用美聯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檢測,將全血收集后規范保管,隨后進行全血離心后取血清等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規范進行,操作完成時候將酶標板至于酶標儀上讀取OD數值,根據OD數值計算樣本中IL-18的濃度。
1.3 觀察指標 (1)IL-18表達水平:3/7/14d內兩組大鼠的IL-18表達情況。(2)動脈平滑肌增生情況:顯著(光鏡下血管內平滑肌增生明顯,血管狹窄情況明顯可見);可見(光鏡下能夠見到血管內平滑肌增生,但是并未形成血管狹窄);未增生(光鏡下平滑肌未增生,無血管狹窄情況出現)。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_x±s)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損傷后不同方式進行處理,實驗組大鼠在不同時間點內IL-18表達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同時相較于對照組平滑肌細胞增值受抑制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如表1。
3 討論
人體主動脈發生疾病會累及全身出現并發癥,患者生存質量受到明顯影響,血管造影顯示再狹窄率極高,當前認為再狹窄主要機制之一則是血管壁局部損傷觸發過度的平滑肌細胞增殖與基質的合成[2]。在該過程中IL-18起到明顯的作用,機制具體位置IL-18過度參與到AP-1和NF-KB介導物質的激活過程當中,被激活的兩種介導出現異位表達的情況,從而導致基質金屬蛋白酶啟動因子(MMPS)活性不斷增強,MMPs能夠有效降解細胞外基質從而促進動脈內平滑肌細胞出現遷移并且新生內膜的過度增生[3]。大鼠在頸動脈球囊受到損傷之后,如果沒有發生感染等情況,自身的調節作用會促進動脈血管的自我修復,而在該過程中除了血管的修復,則可能出現平滑肌細胞增生出現血管再狹窄等的情況,動脈血流出現異常,如果發生在人體身上將十分危險。
球囊損傷后的第三天,血管修復促使新生內皮細胞出現,此時IL-18水平一般,在7d可以明確觀察到管腔內部分可見內皮細胞,新生內膜增厚,此時IL-18的分泌水平達到頂點,平滑肌細胞增殖十分明顯[4]。要實現平滑肌增殖則需要預防介入,在平滑肌細胞實現增殖之前有效的遏制和截斷該過程的發生,本研究選擇姜黃素作為抗炎藥物,該藥物是姜黃的提取物,姜黃素抗炎主要是通過減弱PDGF介導的信號途徑的傳導、抑制增殖以及細胞外膠原的合成,具有明顯的下調生存素表達、抑制新生內膜增厚的作用,同時經過藥物的使用,IL-18的表達水平受到明顯抑制,藥物具有明顯抑制炎癥的作用[5]。
綜上所述,姜黃素對大鼠頸動脈球囊損傷后進行治療能夠明顯抑制炎癥因子IL-18在的表達,具有明顯抑制炎癥的作用,在臨床實驗中抗炎明顯,具有繼續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磊, 夏勇. 姜黃素對大鼠頸總動脈球囊損傷后血管內膜增生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15, 44(05): 19-22.
[2] 戴凌燕, 程碧環, 李軍. 姜黃素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及機制[J]. 中藥材, 2015, 13(02): 142-147.
[3] 王笑音. 姜黃素對大鼠脊髓損傷后神經元GAP-43表達變化的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54(5): 171-172.
[4] 程大艷, 吳美平. 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對動脈硬化類疾病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13(1): 1474-1478.
[5] 郭夢凡, 王彩霞, 刁為英等. 姜黃素對創傷性腦損傷大鼠凋亡因子表達的影響[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382(36): 7-8.
通信作者:張曉惠,主治醫師,E-mail:qujianb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