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衛
【摘要】目的:比較熱牙膠垂直加壓技術與側壓充填術根管治療效果。方法:選取研究對象選取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患者90例,均根據入院順序分組,兩組各45例。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技術根管治療實驗組,采用冷牙膠側壓充填術根管治療控制組。比較兩個組別療效情況。結果:兩個組別療效情況對比發現P<0.05,說明二者表現出了明顯差異。結論:針對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采取熱壓膠垂直加壓技術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值得研究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熱牙膠垂直加壓技術;側方加壓充填技術
[中圖分類號]R781.0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5249(2020)16-00-02
在臨床口腔科,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屬于常見病、多發病,且這些疾病一旦發生,則患者均以根管治療為唯一方案。本文即分析了熱牙膠垂直加壓技術與側方加壓充填術根管治療效果,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時間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內,研究對象選取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患者90例,均根據入院順序分組,2組各45例。統計基礎信息:實驗組45例年齡值為24~58(34.5±2.6)歲;性別比例男/女為24/21。控制組45例年齡值為25~59(35.6±2.1)歲;其中性別比例男/女為25/20。兩個組別比較分析基礎情況發現P>0.05,二者未表現出差異,說明可比較研究。入選及排除條件[1]:均符合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經X線檢查、臨床癥狀及體征等確診;均為根尖孔發育完全的恒牙;均知曉本次研究,且簽訂相關協議。排除合并全身系統性疾病者、X線片顯示無根管鈣化者、無嚴重牙周病變或牙齦病變者、精神疾病者、存在根管禁忌癥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方法 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技術根管治療實驗組,即選擇恰當的攜熱器,將根管糊劑經合適的器械少量蘸取在根尖上,之后將一薄層封閉劑留在根管壁上,并保留,將主牙膠消毒之后,將少量封閉劑蘸取在主牙膠上放入根管達臨床工作長度,并向根管內緩慢插入向牙膠內直接插入攜熱器,直至距離根尖5mm處,向根方進行加壓,將攜熱器退出時,需將根管中上段牙膠取出,反復采用垂直加壓器進行按壓牙膠充分致密的充填根尖部3~4mm區域。在對根管中上段進行充填的過程中,需將熱壓膠經注射儀向根管內注入,并實施加壓充填,采用分段充填的方式,根管內注射的長度為3~5mm/次,最后采用垂直加壓器向根管口下1mm左右進行加壓充填。采用牙膠側壓充冷填術根管治療控制組,即采用牙膠側方加壓法進行根管充填,在根管壁上抹上薄層根充糊劑,選擇恰當的主牙膠尖,向根管內均勻置入少量封閉劑,以上下提拉的方式使之旋轉,并達到一定的長度,確保根尖區內牙膠根尖端1/3存在一定緊縮感,之后連續測壓10s左右,采用側方加壓器進行,結束后將其抽出,并將粗細恰當的副尖置入,然后將此操作重復,然后慢慢縮短其進入根管的深度,直到完全填滿填實根管,將根管口外牙膠尖采用加熱器切斷完成充填。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個組別PD(牙周袋深度)、SBI(齦溝出血指數)、GI(牙齦指數)等指標治療前后變化、充填效果(評估依據:超填:充填物超出根尖;欠填:充填物與根尖之間相距≥2mm;恰填:根管嚴密封閉,且充填物與根尖之間相距<2mm。)及時間、整體療效(評估依據[2]:無效:患者根尖透射區經X射線片顯示變化不明顯,癥狀體征均無顯著變化;有效:患者根尖透射區行X射線片顯示縮小顯著,且臨床癥狀或體征均顯著改善;顯效:患者根尖透射區行X射線片顯示基本復常,且且臨床癥狀或體征基本消失。)以及生存質量(通過SF-36量表[3]進行評估,包括情緒、社會、生理、軀體等功能,各項均為100分滿分,分值越高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處理中,使用工具為SPSS 19.0,結果以P<0.05進行差異評定,χ2可分析處理計數資料,而t值可處理分析計量資料。
2 結果
2.1兩個組別相關指標觀察對比 兩個組別PD、SBI、GI等指標治療前對比發現P>0.05,說明未表現出統計學差異;而治療后二者對比發現P<0.05,說明二者表現出了統計學差異。如表1所示。
2.2兩個組別充填情況觀察對比 實驗組超填1例(2.22%)、欠填2例(4.44%)、恰填42例(93.33%),填充時間(72.5±15.7)s,而控制組超填5例(11.11%)、欠填8例(17.78%)、恰填32例(71.11%),填充時間(145.6±32.5)s,兩個組別充填效果及時間對比發現P<0.05,說明二者表現出了統計學差異。
2.3兩個組別整體療效觀察對比 實驗組無效2例(4.44%)、有效17例(37.78%)、顯效26例(57.78%),控制組無效9例(20.0%)、有效16例(35.56)、顯效20例(44.44),兩個組別治療有效率(實驗組95.56%VS控制組80.0%)對比發現P<0.05,說明二者表現出了統計學差異。
2.4兩個組別生存質量觀察對比 實驗組情緒、社會、生理、軀體等功能評分分別為(82.3±2.4)分、(86.5±2.7)分、(79.3±2.6)分、(80.5±2.1)分,控制組分別為(71.4±2.3)分、(75.3±2.4)分、(64.5±2.2)分、(71.4±2.9)分,兩個組別生存質量各項評分對比發現P<0.05,說明二者表現出了統計學差異。
3 討論
在臨床上,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具有相對較高的發病率,這些病癥一旦發生,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患者患者生活質量、破壞牙周健康狀態,即導致牙周組織附著喪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牙齒脫落或松動。針對上述疾病,臨床治療的關鍵在于將根管內感染病灶組織有效清除,以加速愈合根尖周、牙髓等病理改變。一般而言,病原微生物進入根尖周組織的途徑主要為牙本質小管和根管等,且可引發炎癥感染反應,而通過將根管嚴密封閉,則可以防止病源對根尖周造成感染損害,所以治療的關鍵則在于根管充填的嚴密程度。以往在根管充填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為側方加壓法,根管內牙膠可因側壓作用而出現形態改變,從而將根管系統有效封閉,并獲得較為理想的密合度。但此種方法的冷牙膠和側壓作用強度存在一定局限,且牙膠尖、根管、主副牙膠尖之間縫隙顯著,所以出現微滲漏的概率較高。而通過對患者實施熱壓膠垂直加壓法充填,其使用的熱壓膠具有半流動性,且具有較為強大的變形強度,且牙膠尖冷處理后可嚴密形成,所以牙膠尖與根尖之間距離在0.5mm以下,因此可密切貼合根管壁,從而減少空隙形成概率。
綜上所述,針對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采取熱壓膠垂直加壓技術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其可改善患者牙周相關指標,且可縮短充填時間,提升充填效果和臨床療效,還可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因此值得研究推廣。
參考文獻
[1] 格根塔娜, 金武龍. 熱牙膠垂直加壓根管充填技術用于頜骨大型囊腫術前根管治療的臨床觀察[J]. 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 2014, 36(02): 125-128.
[2] 趙亮亮. 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術與冷側壓充填術根管治療根尖周炎或牙髓炎效果比較[J]. 中國鄉村醫藥, 2014, 21(10): 39-40.
[3] 崔傳江, 孫志濤, 郭吉來. 熱牙膠充填與冷牙膠側方加壓在C型根管充填中的效果研究[J]. 現代口腔醫學雜志, 2016, 30(04): 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