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
【摘要】目的:探討對乙型肝炎患者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進行疾病檢驗可行性。方法:將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4月收治的52例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診斷組;將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4月52例健康體檢人員作為研究對照組;針對兩組研究對象于臨床均展開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就最終檢驗結果展開對比。結果:診斷組乙型肝炎患者IgM、IgG、IgE、IgA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工作的有效開展,可實現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診斷,并且證明患者在患有乙型肝炎疾病后,自身IgM、IgG、IgE、IgA水平呈現出較為顯著提升,最終實現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治療以及有效預后。
【關鍵詞】血清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診斷結果
[中圖分類號]R512.62?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5249(2020)16-0-02
對于乙型肝炎疾病患者而言,主要包括兩種疾病類型,分別為急性乙型肝炎以及慢性乙型肝炎。針對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呈現出療程遷延以及疾病復發現象,對此確定有效指標完成乙型肝炎疾病患者早期診斷意義顯著[1]。血清免疫球蛋白作為人體抗體類似物之一,其對于抗體功能有效具備,人體如呈現出細菌病毒感染情況會導致體內諸多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標水平有所增加,從而可為乙型肝炎疾病的早期診治提供有力依據[2]。本次研究將針對乙型肝炎患者探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工作開展可行性,以實現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治療以及有效預后。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4月收治的52例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診斷組;將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4月52例健康體檢人員作為研究對照組;診斷組(52例):女20例,男32例;年齡區間為24歲~66歲,平均為(44.25±3.13)歲;對照組(52例):女19例,男33例;年齡區間為25歲~67歲,平均為(44.27±3.25)歲;納入標準:①乙型肝炎疾病經臨床檢查獲得確診;②未合并患有其他類型慢性疾病;排除標準:①存在心肺功能異常;②存在精神疾病家族史;就兩組乙型肝炎、健康體檢人群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
1.2方法 于清晨空腹采用黃色真空采血管對診斷組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對照組健康體檢人群進行靜脈血采集,抽取3.5mL,將采集的血液室溫凝固30min、離心(10min,3000r/min)處理后,置于-20℃冷凍保存備用,之后針對兩組診斷對象IgM、IgG、IgE、IgA含量利用血清免疫比濁法實施測定。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乙型肝炎、健康體檢兩組人群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結果[IgM(免疫球蛋白M)、IgG(免疫球蛋白G)、IgE(免疫球蛋白E)、IgA(免疫球蛋白A)]。
1.4統計學方法 對于乙型肝炎、健康體檢兩組人群診斷結果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展開處理,計量資料(免疫球蛋白檢驗結果)行t檢驗,以(_x±s)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診斷組乙型肝炎患者IgM、IgG、IgE、IgA均高于明顯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疾病,就其病理特征進行分析,主要呈現出肝臟炎性病變現象。其誘因主要集中于乙型肝炎病毒方面,會對諸多器官造成累及,使其受到對應損害[3],從而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生活品質表現為顯著降低。于兒童以及青壯年人群中存在較高概率患有乙型肝炎疾病。并且少數乙型肝炎患者在未獲得及時診治,任病情進展后,最終會呈現出肝硬化以及肝癌現象,使自身預后以及生命安全受到極為嚴重影響[4]。
對于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特征進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失眠多夢、體力不支、感冒、乏力以及消化道疾病等方面,此類患者需對就診及時性做出保證,以實現乙型肝炎疾病早期診治以及生活品質顯著提升。當前針對乙型肝炎疾病患者在進行診斷期間,采用方法主要集中于影像學檢測、癥狀檢查以及實驗室檢驗等方面。通過對乙型肝炎患者實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測定,也能夠對疾病早期診斷提供有力依據[5]。
對于乙型肝炎病毒而言,其作為非細胞性病毒,患者在表現出此類病毒感染機體后,自身肝細胞不會因為病毒受到直接損害,但是會對應呈現出免疫系統紊亂現象。此外乙肝病毒對肝臟細胞造成感染后,會導致病毒抗原于患者肝組織持續產生,最終表現出漿細胞現象,并且血漿球蛋白于患者血漿內不斷產生,表現出抗體活性特點。對于人體血漿內血漿球蛋白而言,其會同對應抗原血漿球蛋白之間表現出結合現象,所以人體在表現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況后,會導致自身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表現出對應變化,并且病毒針對患者肝實質表現出越深破壞程度,則患者表現出越顯著免疫球蛋白增加幅度。
經本次研究發現,患者在患有乙型肝炎疾病后,同健康體檢人員比較,IgM、IgG、IgE、IgA含量均呈現出較為顯著增加,對此通過對患者實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對于乙型肝炎的早期確診可以顯著促進,并且就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狀況可以進行有效判定,針對性研究具體的乙型肝炎疾病治療方法,最終實現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診治,促進其病情轉歸。
綜上所述,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工作的有效開展,可實現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診斷,并且證明患者在患有乙型肝炎疾病后,自身IgM、IgG、IgE、IgA水平呈現出較為顯著提升,最終實現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治療以及有效預后。
參考文獻
[1] 王哲.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意義[J]. 中國衛生工程學, 2019, 18(06): 881-882.
[2] 馬燕, 黃慶華.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的價值[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9, 30(10): 1202-1204.
[3] 王珍珠, 孟坤.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檢驗在乙型肝炎診治中的意義及對預后的影響[J].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9, 17(02): 81-83+110.
[4] 于忠霞, 胡久金.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變化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診斷的影響[J]. 抗感染藥學, 2019, 16(03): 465-467.
[5] 楊曉婷, 賴廣華, 卓李圓, 等. 血清甲狀腺激素、免疫球蛋白的表達與慢性乙型肝炎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病案, 2018, 19(09): 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