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霞
摘 要: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會涉及到大量的公式運用與代入計算的內容。而困擾高中學生的不僅僅是對物理公式的理解與記憶,物理計算也是學生在考試或者日常作業中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根據我的一份高中全年級學生對物理學科的一些調查發現:很多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有待提高的,并且很多人平時的計算習慣很差過于依賴工具和老師所以導致學生每次考試遇到物理計算題目就緊張從而計算失誤。我對物理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做出二大方面的討論。
關鍵詞:計算量,適當課堂練習,公式理解,計算信心,壓力環境
一、落實物理公式理解,學生課堂多練多做
1.1.夯實根基,強化學生對物理公式的理解
高中階段的物理不同于初中的學習,初中更多是理解記憶而高中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夠對教材知識公式的理解,還要有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能夠做到一題多解。并且高中物理大題的計算量是很大的,學生往往能寫出公式但一般計算不出正確答案。在我的物理學科相關統計中,有將近半數的學生表示自己物理計算題會寫公式但最后的答案也不知道為什么錯了。這毫無疑問學生是知道物理的解題思路,很又有可能問題是出現在:公式的錯誤,代入數據錯誤,計算過程錯誤。
想要取得物理的好成績必然離不開快速的計算能力。但這一切都要在建立好物理思維與理解的基礎上,教師首先必須幫助學生消化物理公式的推導與應用,如果學生只是單純的靠死記硬背那么他們學到不過就是幾串英文字母。有的學生總是抱著僥幸心理:以為自己背下所有公式后,考試在做大題時往試卷一些就能得到過程分。而到了真正的高考題目是靈活多變的,試卷變一變物理代表字母學生就束手無策。物理教師應該先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消化教材上的物理公式,要讓學生明白每一步每一個公式是怎樣來的。高中的物理學科是思維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它的知識點主要是以概念或者公式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所以教師要把幫助學生強化對物理公式的理解,才能有效掌握了物理題目的規律。這是物理計算結果保證正確性的基本條件,如果學生連公式都寫錯那么后面就沒有討論的意義了。
物理教師要保證學生深入理解了物理概念,準確把握了物理公式,有效掌握了物理規律,才能在計算中靈活應用這些物理基礎知識。學生遇到不同的題目能夠運不同的運算方法進行計算,保證計算的準確性,提高計算能力。
1.2.督促學生課堂多練習計算題
計算是學生學好物理的必備技能。其實很多教師對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夠重視導致學生的對計算也不放在心上。教師在課堂太過于注重思維引導而忽略學生的計算培養也是學生計算能力欠缺的原因,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更關鍵的原因是高中學生的物理計算能力差,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信心不足、學習效果不好。老師教學的高效性得不到落實,所以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根據我的調查可以了解到全年級的學生再課堂學習中基本都會遇到一個問題:老師講題的時候,感覺自己聽的很明白,但到了實際自己解決問題的時候卻經常犯各種錯誤。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被調查學生的,而是普遍學生都會遇到的困難。
比如講解一道物理的動量守恒答題,老師在黑板上是一步一步帶領學生去推導的思維是循序漸進的,所以學生可以在邏輯清楚的環境里作對題目。但是如果讓學生自己去從頭到尾獨自思考,他們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了。
根據學生反應需求得知道學生需要課堂留給一定時間去獨立思考練習,物理教師在課堂上也應該為學生預留一些課堂練習時間。其實很多學生老師都會認為物理想要學好核心是掌握公式與思維方式,所以忽略了計算能力的練習。物理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培養課堂多練習計算題的習慣,俗話說百煉成鋼一定要讓學生拿起手中筆自己運算。物理與數學一樣都是大量計算的學科,所以一旦懈怠計算能力就會下降。
較多的學生很依賴計算器的使用,因為他們從內心很抵觸繁雜瑣碎的計算題。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克服對計算的恐懼,可以在教學課堂強制性的預留計算題目給學生。雖然這種方式是帶主觀性的,但計算能力與熟練有關,所以教師適當的督促練習是對學生計算能力有幫助的。
二、提供壓力場景,增大學生計算量
2.1.加大學生計算量,做到熟能生巧
其實可以知道很多的學生從根上是熱愛物理這個學科,因為它源于生活用于日常,物理課堂也是很生動有趣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學生還是會被物理計算所困擾,很有趣的是我了解到學生都抱怨說:寧愿自己做10道數學,也不愿意做物理計算題。根據調查中的數據其實有很多的學生在做其他科目的計算題時都是很有信心的,但物理卻不是得心應手。這其實是因為學生的物理計算題量實在太少了,物理不同于數學計算的是不僅僅是單純的代值計算,物理的一個字母代表每一個變量,每一個公式用于每一步求導。學生很容易被物理的公式攪暈然后計算也失誤了。
很多學生也問過我怎么克服物理的計算問題,我只回答了多計算三個字。物理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不能一味的追求思維引導。好成績的學生也常常因為不重視物理計算而導致物理成績忽上忽下,所以教師應該改善在學生的物理作業的分配問題,適當的加大計算量減少太高難度的題目。只有不斷反復的練習慢慢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學生經歷了大量的物理計算自然不會再對計算有厭倦感。比如我的一個學生物理成績特別好,所以我邀請他對全班同學做一個經驗交流分享。我以為他會講很多難題的解答,但那位學生向全班同學建議了一本訓練物理前3道基礎大題的書。所以就算是學霸也不敢對基礎計算有些懈怠,更何況計算能力本來就差的同學。
學生還有很大的一個問題導致計算能力弱就是沒有作業檢查的習慣。無論學生的計算能力如何,二次復算是可以強化計算能力的訓練。絕大多數的學生沒有檢查作業的習慣,雖然復查不一定能夠檢查出錯題但這無形中是幫助學生提高了計算量。但相反的是往往在考試中學生對自己做完的物理計算題沒有信心,經常反復檢查,考試的壓力就導致學生經常犯下低級錯誤。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對自己計算力的信心才能更高效的答題。
2.2.適當加大學生計算題壓力
普遍全年級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物理成績很一般,僅僅只有極少數的同學最自己的物理成績很自信。其實這一類學生在物理課堂的學習中是掌握了物理解題思維的,而一到課下自主的做題時間就找不到方向了,出現公式混亂,計算嚴重出錯的問題從而導致考試信心不足。出現這樣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計算量太少遇到計算多的題自然就緊張了,還有一方面就是學生平時做計算題沒有壓力過于平常就展示不出正真的計算實力。物理教師可以對學生計算題的時間規定限制,并要求記錄分數。這樣可以模擬考試的緊張氛圍也不會丟失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客觀真實的展現出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也可以多設計計算題相關的物理考試專項訓練學生計算能力。壓力場景的計算訓練不僅可以真實反應學生的計算能力,還可以擴大學生計算量,幫助學生建立對計算題的信心從而大幅的提高學生的物理計算能力。
學生每次考試完后,養成對物理錯題的再計算再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教師要培養學生反思錯誤,重視考試計算錯誤的認知。學生從考試計算的錯誤中反思自己做錯的原因,可以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在,以后的做題中就會潛意識的幫助自己避免發生此類錯誤。
最后我想總結對高中生物理計算提高的研討。盡管物理是門思維邏輯強的學科,但教師教學中本能過分強調它們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普遍存在的計算問題其實還是與平時的計算量訓練,計算習慣以及信心有關,所以教師要適當分配教學時間,讓學生進行獨自練習找到自己的計算問題并且學生要學會錯題分析不能一錯再錯在大量的計算訓練中慢慢提高技巧建立信心。
參考文獻
[1]殷艷婷.重視物理計算題解答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探微[J].成才之路,2017(27):92.
[2]劉傳威.計算教學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20(17):79-80.
[3]夏良英.談高中物理計算題解題能力培養[J].物理教師,2014,35(07):90-93.
[4]李曉龍.核心素養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J].學周刊,2020(1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