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編輯的內涵和外延也發生了變化,怎樣應對全媒體背景下的挑戰是目前電視編輯遇到的最大問題。本文介紹全媒體的產生、概念和特點,列舉全媒體背景下電視編輯面臨的各種挑戰,并且針對性地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全媒體;電視編輯;挑戰;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9-0156-02
一、引言
電視節目的核心人物是電視編輯,在節目制作中意義非凡。但是在全媒體時代下,網絡的廣泛普及和發展使得電視節目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傳遞給觀眾,給電視領域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目前,電視媒體仍然是公眾最常使用的娛樂方式,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各種網絡媒體不斷涌現,和電視媒體爭奪觀眾的眼球。這種情況給電視媒體的主要制作者電視編輯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電視編輯只有積極轉變,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滿足觀眾需求,使電視媒體不被淹沒在時代的潮流中。
二、全媒體的概念與特點
2007年,全媒體一詞開始出現并被使用。全媒體是一個獨立的集團,涵蓋了現行的所有媒體介質,如雜志、報紙、電視、網絡和廣播等,這些媒體介質組合在一起,發生質變,從而產生新的傳播形式。
全媒體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出現的新型媒體方式,具有如下特點:第一,涵蓋面廣,幾乎涵蓋了現有的全部信息傳遞媒體;第二,呈現方式多樣化,全媒體時代下觀眾有更多的觀看體驗,可以根據自己的觀看習慣、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選擇要觀看的內容和片段;第三,信息交互更便捷,全媒體時代下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單向輸出,實現了觀眾和媒體人之間的互動,而且這種互動不受方式和時間的制約,可以隨時隨地發送和接收信息。[1]總體來說,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和必然趨勢,為人類生活帶來了方便,也促進了電視節目的發展。
全媒體背景下,電視編輯需要遵循一些原則才能使節目長久地發展下去。首先是以觀眾需求為原則,只有了解了觀眾的需求,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才能制作出觀眾喜愛的電視節目,如湖南臺的《快樂大本營》,十分迎合現代青年的喜好,因此深受廣大青年喜愛;其次要堅持輿論導向原則,電視節目中都包含了電視編輯的心思,但是在新聞類電視節目中,電視編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新聞的真實性和輿論的導向性,如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其標簽就是“用事實說話”,不創造故事,只講述故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創新原則,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人們的思想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因此電視編輯必須具備一顆求知和創新的心靈。只有這樣,電視節目才能歷久彌新。
三、全媒體時代下電視編輯面臨的挑戰
(一)信息傳播的多元化
在傳統媒體時代,電視編輯是一個節目的靈魂,沒有電視編輯,就做不出電視節目。但是進入21世紀后,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現了許多沖擊媒體行業的新媒體,如在線媒體、自媒體等。這些新媒體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和視覺沖擊,使得傳統電視節目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因此,電視編輯必須從認知上發生改變,提升自我,進而優化電視節目,才能保證自己的地位不被動搖。
(二)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
隨著網絡技術不斷更新,誕生了數字信息技術,使電視編輯看到了希望,合理科學地利用數字信息技術可以優化編輯工作,從而提高電視編輯制作節目的效率。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想要收聽廣播、觀看電視,只能借助收音機或者黑白電視機。如今,社會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再想要收聽廣播、觀看節目,直接打開數據流量或者連接無線網絡,就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數字電視來接收這些信號。這些數字信息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不僅開闊了人們的視野,還使人們獲得了新的觀看體驗。這是傳統電視節目不能給予觀眾的。
(三)電視節目創新的迫切性
過去人們只能依靠傳統電視節目來獲取信息,這種獲得信息的方式比較被動,只能接收電視中傳達的信息;但是在全媒體時代下,人們具有了獲取信息的主動權,需要哪些信息,可以通過自行查找來獲取。因此,如今信息編輯者的任務重大。因為觀眾的需求量大,所以信息編輯者就需要編輯各種用戶關心的信息來滿足用戶的需求。例如中央電視臺創新推出了一系列中國風節目,如《舌尖上的中國》《朗讀者》《國家寶藏》等,這些節目一改往日嚴肅的風格,具有親和力,向觀眾介紹中國的人土風情,節目效果非常好,贏得了國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2]
四、全媒體時代下電視編輯的發展與創新措施
(一)拓展工作平臺
全媒體時代給電視節目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今,電視終端已經從單一的電視變為了包含電視、手機、電腦等多個終端,這也預示著電視編輯的工作平臺多樣化。不同的平臺,所傳播的電視內容也不同,這就要求電視編輯制作不同的電視內容,用于不同平臺的傳播。因此電視編輯的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發生變化,電視編輯需要有相應的變化來滿足人們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長久發展下去。
(二)拓展編輯內容,吸引受眾的注意
現在,人們每天被各種信息包圍著,但是這些信息中的絕大多數并不是人們關心的。口味各不相同的觀眾關注不同的信息,這給電視編輯帶來了新的問題,如編輯什么樣的內容、符合哪些人的口味。現有的微博、抖音、博客等社交軟件都具有篩選個人喜好的功能,電視編輯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改造電視節目內容,使電視節目更加有特色。
(三)豐富傳播工具
全媒體時代下,各種信息傳播工具層出不窮,作為電視節目制作者的電視編輯必須接受并掌握這些新技術,并運用到節目中,才能使電視節目不被時代潮流淹沒。[3]電視編輯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把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形式作為基礎,在制作電視節目時,二者要并駕齊驅,不可偏向任一方;第二,在不改變信息傳播意圖的前提下,運用新興電視編輯技術和手法來塑造電視節目風格;第三,努力提升專業能力,學習專業的編輯書籍,使自己在軟件使用上不落伍;第四,積極接受新鮮事物,并把這些方法和技術應用到電視節目制作中,給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盛宴。
(四)拓寬信息傳播領域
電視節目是為了給觀眾觀看,而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就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因此電視編輯在制作節目時,首先要考慮的是觀眾愛看哪種類型的節目。正所謂“久看生厭”,如果電視編輯從始至終都按照一種風格來制作電視節目,那很有可能會被觀眾拋棄。因此,電視編輯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積極拓寬信息傳播領域,學習多方面知識,走進基層,深入了解電視制作的意義,以觀眾喜好為依據,用心編輯出觀眾喜愛的電視節目。
(五)加強電視節目的創新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越來越多的地方得以脫貧,越來越多的人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后,開始考慮思想上的“溫飽”,因此文化傳播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內容。[4]文化傳播的主要路徑是電視節目,因此電視編輯在制作電視節目時,一定要明確頻道定位,然后通過創新節目的風格、報道的形式、節目的包裝等來塑造形象和挖掘特色,最終吸引觀眾的眼球,也傳播文化。
五、結語
電視節目在人們生活中占比很大,人們獲取信息主要借助電視節目。在全媒體時代,電視編輯的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電視節目的效果,間接影響著社會發展和輿論導向,因此電視編輯十分重要。電視編輯要增強創新意識,提高業務水平,具有社會責任感,精心制作出具有人文精神和團隊精神的電視節目。
參考文獻:
[1] 丁雷.全媒體背景下電視編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J].科技視界,2017(31):121-122.
[2] 鹿梅.全媒體背景下電視編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J].新媒體研究,2016(10):112+141.
[3] 喬維娟.全媒體背景下電視編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7(3):117.
[4] 李左軍.淺析如何提高廣播電視編輯綜合素質[J].科學中國人,2014(20):136.
作者簡介:陸存珍(1966—),女,云南尋甸人,專科,編輯職稱,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