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媒體環境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法治進行時》欄目借助矩陣化傳播、網絡直播等手段,拼原創內容、拼傳播速度、拼創新能力,在多個賬號和平臺積累了可觀的粉絲數量?!斗ㄖ芜M行時》作為北京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老牌節目,已經“老樹開新芽”,在新媒體傳播與商業盈利模式上形成了豐富的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法治進行時》;融媒體;創新發展;商業模式
中圖分類號:G22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9-0250-02
《法治進行時》融媒體平臺自2016年11月11日啟動到2020年已經進入4年,逐漸形成了近10人的融媒體運營團隊。欄目借助矩陣化傳播、直播等手段,拼原創內容、拼傳播速度、拼創新能力,在多個賬號和平臺積累了可觀的粉絲數量。剖析《法治進行時》新媒體建設基本情況、創新方式、盈利模式,或對我國廣播電視機構諸多欄目的發展形成積極經驗。
一、品牌欄目新媒體“鋪路架橋”
在新媒體渠道的建設上,《法治進行時》欄目經歷了3年多的潛心摸索,逐步拓展了多平臺傳播矩陣。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網絡直播,并在傳播題材的選擇上采取了專業、靈活的策略,既保持了主流媒體及時發聲,也擴大了影響力。
(一)矩陣化傳播
《法治進行時》欄目首先占領了多個新媒體渠道端口,包括北京時間、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今日頭條號,搜狐號、抖音、快手等近20個網絡平臺,形成了覆蓋廣泛的欄目新媒體矩陣化傳播。截至2020年3月31日,《法治進行時》頭條號粉絲410萬,微信公眾號粉絲10萬,官方微博粉絲78萬,抖音號粉絲410萬,快手號粉絲18萬,搜狐號粉絲13萬。另外,《法治進行時》欄目孵化的《北京法治在線》頭條號、《馬良說》頭條號粉絲均超過了20萬。每天在各平臺上,欄目的觀眾和粉絲參與法律咨詢、話題評論和線索提供,形成了數億幾何級的話題信息。
在2020年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報道期間,《法治進行時》專題內容《戰疫·法律小貼士》除了在電視端播出外,還在欄目的微博、微信、頭條號、大魚號、抖音等平臺推廣。欄目利用了“北京司法”微博、“京司觀瀾”“北京律協”等微信公眾號,以及一點號、頭條號等,設置疫情防控法律知識權威解答,增強互動性,并在北京時間平臺設立專門的板塊推送,登陸“學習強國”北京地方頻道,取得新媒體端總點擊量超過6000萬的影響力。
(二)常態化直播
《法治進行時》直播運營模式分為常規直播、專題類直播、活動類直播、推流直播。從2016年成立至今,《法治進行時》欄目打造了專門的融媒體工作小組,安排專人專崗每周一至周五晚上8點,在網絡端對全國的法治熱點事件進行網絡直播點評,同時把每天中午12點的電視端內容進行網絡同步直播。除了固定的每天兩場直播之外,對于各類突發事件乃至法治熱點事件也進行了不定時的直播,打造了《法治進行時》的網絡直播常態。
2018年是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解決執行難的關鍵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開展了“決勝執行難網絡直播”,《法治進行時》欄目承擔了6場全媒體網絡直播。[1]直播以“演播室+執行現場”的形式,利用4G視頻傳輸技術,多場景、全方位展示了法官執行案件的全過程。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40多家媒體同步推流進行網絡直播,平均單場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到1200萬。
此次全媒體網絡直播活動在北京法院尚屬首次,全方位展示了北京法院的執行活動,為廣大網友和電視觀眾獻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公開課。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先后3次對4場直播活動作出批示,稱北京的執行直播是生動的公開課和執行工作的教科書。
(三)精選題材
《法治進行時》矩陣化傳播與常態化直播的核心載體就是內容。為了保證內容的可看性,在題材的選取上摸索出了以下幾點經驗:
第一,選取電視端時效性強、有傳播價值的新聞,邀請記者、攝像、民警、當事人到直播間,講述新聞背后的故事。比如,在2018年度北京市公安局的“最美警察”評選活動中,10多位“最美警察”候選人做客《法治進行時》網絡直播間,講述他們的最美故事。
第二,由小編輔助主播搜索當天熱點新聞,速覽當天熱點話題,邀請嘉賓做客直播間。
第三,遇有重大、突發事件,隨時進行網絡直播。比如,重大案件或者受關注度較高案件的法院開庭直播,法院執行老賴,城管、工商、環食藥旅、控煙等現場執法,民政救助等公檢法司的相關活動。
二、深化融媒創新,敢啃“硬骨頭”
我國廣播電視融媒體發展從2014年元年開始,逐步從探索改革1.0階段走向了深化改革2.0階段。隨著短視頻、超高清、5G的到來,目前的融媒改革又將進入3.0階段。在新媒體渠道全面鋪設的基礎上,《法治進行時》欄目繼續做精做細,在核心內容產品的打造上、在新型媒體傳播手段的使用上不斷嘗試創新。
(一)內容產品化創新打造《馬良說》
《馬良說》是北京廣播電視臺《法治進行時》融媒體與今日頭條合作的產品,每周上線1~2期,每期3~5分鐘,是對網絡熱點新聞進行點評的樣態。《馬良說》一方面發揮了老牌欄目在內容制作方面的專業優勢,另一方面也探索了電視機構與網絡資訊平臺的合作新路。
從2019年8月底上線以來,“安徽保時捷女司機無證駕駛”“北京勞斯萊斯堵門”“女網紅駕駛艙拍照”等熱點事件,都成了《馬良說》關注的熱點話題。截至2020年3月,《馬良說》共上線28期,圈粉超過20萬,單期視頻平均播放量超過100萬人次。其中,《藥店與口罩》播放量達到445萬,《徹查女子離漢抵京》播放量766萬。在抖音端,《馬良說》單期播放量超過2000萬,點贊量超過130萬。
(二)主編、記者變身“項目經理”
《法治進行時》擁有一批優秀的主編、記者團隊,在《法治進行時》欄目及相關新媒體產品的傳播上,從常態電視拍攝轉變為重點項目拍攝,主編和記者變身為“項目經理”。所有項目都緊緊圍繞網絡宣傳推廣這一中心思想,進行策劃、拍攝、制作、播發??梢哉f,每個項目從立項之初到項目驗收,都緊扣網絡時代風潮。
(三)建立拍客群,保證內容輸出
電視進入互聯網時代,突破時長、突破固定播出時間,在新媒體內容輸出上呈現幾何級的增長。為了保持內容輸出并且強化用戶互動,《法治進行時》建立了七八個拍客微信群,擁有1000多名拍客。拍客群活躍度一直非常高,上千人的粉絲拍客給欄目提供了大量新聞線索和視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欄目尋找內容來源的壓力。比如,2019年4月4日,拍客張鑫提供的一則“懷柔寶山寺附近突發山火,消防員全力撲救”的視頻,經過《法治進行時》融媒體小編的再次編輯后,在新浪微博達到了60多萬的播放量。
(四)運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
電視做新媒體需要掌握全新的技術手段。《法治進行時》網管技術團隊大力研發,嘗試運作了網絡商城,設計過網絡粉絲投票的小程序,開設了微信號菜單直播,組織了線上大型活動等,這些嘗試大大豐富了欄目新媒體的傳播樣式,提升了科技感、體驗感。[2]同時,欄目通過長期新媒體傳播也積累了大量的后臺數據,這些數據成為寶貴的學習資料。通過網管部的大數據平臺,節目主創團隊分析出突發新聞的傳播特點和規律,發現用戶對新聞信息的喜好,總結出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點。
三、內容主導型商業模式探索
與多數電視節目把新媒體作為宣傳發布渠道不同,《法治進行時》融媒體自運營以來,一直處于盈利狀態,而且是內容主導型盈利。其依托內容的點擊量、播放量、閱讀量取得與平臺的合作分成,而非僅僅依靠廣告收入。截至2020年3月底,《法治進行時》融媒體各項收入累計達到了400萬。《法治進行時》之所以能夠取得現有可觀盈利,是因為有三大優勢:
第一,欄目品牌效應突出,積累了大量的忠實觀眾??诒畯?,吸引多個平臺前來合作,除《馬良說》與今日頭條的合作外,還與北京時間簽署了定制類短視頻合作項目。
第二,欄目團隊及時轉變思路,適應新媒體的運營邏輯,形成了營銷型思維,重視數據反饋,用數據指引內容創作。
第三,建立了主動性服務意識,把觀眾變為用戶,重視運用技術手段開展多樣化的互動。
比如,在直播帶貨方面的嘗試,把用戶變成潛力消費者。2020年3月16日,《法治進行時》通過淘寶、微博、頭條等新媒體平臺,對順義法院即將進行司法拍賣的一套房產進行了網上直播看房。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法院暫停了法拍房產的實地看房,積極推動網絡直播看房?!斗ㄖ芜M行時》欄目的《京法網拍》板塊作為與北京高院執行局聯辦的司法拍賣專業節目,積極配合疫情期間執行工作的需要和人民群眾對司法拍賣信息的需求,聯合阿里集團以啟動這次直播為契機,共同開發融媒體合作。本場直播對這套房產的關注度刺激效果明顯。當天直播一小時,共有5000名網友同步在線觀看。司法拍賣網站上,當天該拍品的圍觀次數激增1萬次,《法治進行時》微博和頭條號上,此次直播的瀏覽量均超過1萬人次。
四、結語
《法治進行時》是北京廣播電視臺科技頻道的品牌欄目之一,其代表了多個欄目創新發展的新思路。在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淘汰率高、更迭性強的狀況下,欄目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繼續保持創新的步伐,具體可以從5個方面強化發展。
第一,打造更多下屬內容拳頭產品。充分利用電視專業優勢和欄目獨家資源,做更多具有差異化的新媒體內容產品,形成更大運轉動力。
第二,拓展多平臺合作。除了抖音、西瓜視頻外,進一步開拓央視頻、微視等平臺的合作。
第三,補充新媒體運營人力,培養自己的新媒體精英人才,強化現有員工的培訓,在內容創新上開展頭腦風暴,在技術突破上不斷嘗試。
第四,擴展多樣的盈利來源。除了內容主導型盈利模式外,還可以開拓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等渠道。另外,從線上到線下的衍生品書籍、法律咨詢服務等方面進行嘗試。
第五,繼續緊跟媒體技術革新,攻克5G、超高清視頻等全新的技術手段,并運用到電視+新媒體全平臺,提升頻道欄目新的體驗水準。
參考文獻:
[1] 王志新.在傳承與變革中實現報道創新[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08-15(004).
[2] 曹素妨.推動傳統廣電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J].中國傳媒科技,2015(02):60.
作者簡介:武治華(1980—),女,山西晉城人,本科,編輯職稱,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