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力是與自然力相對應的一種無形而強大的力量,它是由傳統的文化基因或特有的文化個性衍生和打造的。高占祥在《文化力》一書中提出:“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客觀公正地檢驗了各國的文化力,暴露了異國特別是西方文化力的弊端,彰顯了中華文化力的優勢。
關鍵詞:抗疫;中華文化力;文化基因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9-0237-02
一、異國抗疫暴露文化力弊端
(一)老大自居引發“老大難”
回想當初,有一位科學家公開表明,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一直在隱瞞數據,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不容樂觀,現在來看,當時這位科學家所言,正是美國的現狀。當前美國國內處于真正的混亂時期。這次不僅確診人數暴增,而且感染人物涉及好萊塢明星、五角大樓工作人員甚至美軍,因而民眾抗議聲此起彼伏,國家文化力相形見絀。當前,每個美國公民都想要優先被檢測,很多明星、政客動用關系花錢就想要插隊,這更激發了社會的不滿情緒。
特朗普還在3月29日放言:如果這次疫情死亡人數控制在10萬人以內,他們的工作就做得不錯。
美國這種目空一切的文化基因和“國際警察”的文化個性,溶鑄成了如今老大自居的獨特文化力,這正是在“絕不吃你這一套”的病毒面前敗得落花流水的根本原因。
(二)還我自由享受“真自由”
意大利疫情剛剛暴發時,政府果斷出手,封了幾個城市,但市民根本不買賬,高舉“還我自由”的牌子上街集會,對政府的禁令視而不見。因此,盡管意大利政府非常努力想盡快控制住疫情,在3月10日就宣布全國封城,之后也對中國的建議照單全收,甚至有一天就起訴了7000人,但疫情依然暴發到了今天。
意大利人畢竟不具有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因而在每天死人無數、醫院床位爆滿、救護車排著長隊送患者時,仍然保持著慣有的“不以為然”和“優哉游哉”的文化習性。
(三)傲慢偏見“偏去地獄見”
在2月份的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歐洲高官尤其是意大利高官不僅強調自己暫時沒有感染者,還專門稱新冠肺炎是“黃種人的病”。就在一周后,即3月3日的G7財長電話會議上,意大利方面就已因新冠肺炎肆虐問題大舉求援。
外界早就知道,意大利的政界、醫學界和媒體一直對疫情過度樂觀,意大利媒體一度稱其為“一場大型流感”,當地傳染病權威、米蘭薩科醫院的主管吉斯蒙多甚至稱“意大利衛生條件尖端、公民生活習慣良好”,“因此不會發生中國式的疫情”。
根植于“傲慢與偏見”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個性沃土之上的國民文化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一國家抗疫的難度與無奈。
(四)口水淹人將被口水淹
日本媒體爆出猛料,日本到3月25日之前一共才檢測了2萬多人,2萬多人當中就有1500多名確診者,這個數字比例可不低。由于檢測速度太慢,孫正義準備給政府捐贈200萬核酸試劑檢測盒。這一舉動立即引發日本眾多網友的口水戰。無奈之下,孫正義只有取消捐贈。
為了不使自己國家的醫療系統崩潰,日本人竟然支持國家寧愿不檢測,幫著政府隱瞞真相。這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口水戰實在太可怕了。如今,也有不少覺醒過來的人在用“口水”指責日本這種自欺欺人的行徑。很多人說,日本政府故意隱瞞不檢測,這就是日本人的可怕之處。其實這種“可怕”就是日本當局與國民這種自欺欺人的文化基因和熱衷指責的文化個性變異而來的特有文化力的產物。
二、我國抗疫彰顯中華文化力
(一)居安思危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同心同德 興民興邦——給寧德地直機關領導干部的臨別贈言》中就提出:“古人云:‘居安而念危,則終不危;操治而慮亂,則終不亂?!趪野捕ǖ臅r候,不可忘記危險的存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臨陣不亂、處變不驚?!盵1]
在此之前,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底線思維”,其核心理念就是“居安思?!薄D康脑谟谔崾救h和國人,務必增強憂患意識。擁有這種思維技巧者,會認真考慮風險,預估可能出現的最壞狀況,從而沉著應對。
我國這次抗疫,從大年初一至3月18日的54天里,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全力應對這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題研究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這在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透過這7次會議,以及每次會議精神的貫徹執行,既可以清晰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居安思危的思維脈絡和從容應對的指揮才能,又能夠直接感知“全國一盤棋”落地實況和“眾志成城”的抗疫成效。
其實,中國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并能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與“居安思危”這一文化基因和“底線思維”文化理念所涵養的獨特文化力不無相關。
(二)令行于民
《管子·法法》曰:“禁勝于身,則令行于民矣?!闭f的就是禁令如果能夠約束君主自身,政令就能夠推行到民眾中去?!傲钚杏诿瘛笔侵腥A民族獨有文化力的文化基因所在。[2]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北京市社區、醫院、疾控中心,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倳洿髦谡?,每到一地,主動伸出手腕,接受體溫檢測,走出居委會時,有群眾想與總書記握手,習近平立即說:“非常時期,就不握手了?!痹谥卮笠咔槊媲?,總書記在抗疫方面如此“身先垂范”,“令行于民”就會水到渠成。因而,出門戴口罩、主動測體溫,就成了國人配合抗疫的自覺行動。
“令行于民”的文化基因催生了“一呼百應”的文化個性。以下抗疫場景,我們有目共睹:一聲令下,1000多萬人口的武漢市一夜封城;一聲令下,16小時建一棟樓10天建成醫院;一聲令下,全國9000萬黨員成為抗疫的排頭兵;一聲令下,4萬多醫務工作者逆行馳援武漢。
“一呼百應”的文化個性,根植于“令行于民”的文化基因中,并展現出文化力的獨有風采。
(三)審時度勢
唐代呂溫最早在《諸葛武侯廟記》中提到“審時定勢”,后至明代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提出“審時度勢”,意即研究時機,估量形勢。[3]在歷史變遷中,“審時度勢”逐漸演繹出廣大民眾具有的獨特文化力。
疫情來得十分突然,當時正全心迎接春節的中國人忽然就被告知要全體抗疫了。絕大多數國人,只要接收到防控指令,基本都照做了。人們反應迅速,僅幾天時間,全民戴起了口罩,14億人基本上都關門閉戶,宅在家里。因為大家都迅速明白了這個新冠肺炎是怎么回事,知道怎么做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這是中國人“審時度勢”的文化基因,是歷經幾千年文明修煉出來的強大文化力。我國作為疫情暴發最早且曾經最嚴重的國家,最初毫無經驗可參照,誰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但政府說什么,老百姓就配合做什么。在災難面前,中國老百姓超強的生存智慧及迸發出的文化力就是這種“審時度勢”文化基因的衍生物。
(四)修其天爵
孟子曰:“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薄靶奁涮炀簟迸c“家國情懷”可謂是孿生的文化因子。
中國抗疫期間,我們有目共睹:湖北閻志旗下的卓爾集團拿出價值100億元的商場做方艙醫院,并包下4架運輸機專機采購抗疫物資;由海外溫州華人籌劃的一架架滿載防疫物資的跨國包機從全球四面八方飛向祖國,馳援抗疫;火神山醫院建筑工地上,駱名良從大老遠趕來干活,起早摸黑地奮戰了6天半,拿到7500元工錢后全部買了牛奶,送到附近的同濟醫院慰勞醫務人員。
“修其天爵”的文化基因,滋養了“家國情懷”的文化個性,并散發出令人耀眼的文化力。
三、結語
沒有比較,就沒差別;有了對比,方顯優劣。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全人類相繼投入抗疫,這給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個客觀公正的文化力檢測平臺,文化力高下與優劣由此可見一斑。以文化自信推進強國建設,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對此,廣大媒體工作者應當從當前全球各國抗疫中有所感悟并受到啟迪。
參考文獻:
[1] 韓震.從歷史走向未來:如何理解中國價值觀[J].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6(1):23-25.
[2] 許倬云.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101-103.
[3] 許倬云.說中國:一個不斷變化的復雜共同體[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36-39.
作者簡介:陳思聰(1981—),女,浙江溫州人,研究生,中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電視傳媒與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