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群
摘要: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給教學帶來了很多的新穎教學手段,其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并且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今教學要伴隨時代的步伐發展。因此,本文針對初中語文自主性學習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性學習;信息技術
引言:
目前語文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且由于現在信息技術十分發達,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自己所需的資料,這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針對教師而言,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難點通過信息技術將其簡單化,讓課堂教學效果更好。
一、初中語文自主性學習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一)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為自主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本書的內容十分有限,在教學中教師若僅僅依靠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那么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必定是有限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養成自主性學習的能力,那么涉及的知識就必須包含課本以外的知識。因為教材書本中的內容已經不再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書本上的內容也不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為了涉及到更多的知識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必須合理使用信息技術,以此來拓展學生的學習知識點,提供更多關于語文學習的知識資源,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根據自己學習的需求去網上選擇相應的知識進行學習。學生所找到的資源應該具有針對性,不能隨便選擇信息去學習。學生在選擇信息資源時,學生可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能夠在極大范圍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信息技術是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的一種體現,在教學中具有優勢地位[1]。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關于知識的聲音、圖像,從而來滿足學在視覺、聽覺上的需求,讓學生的身心都放在學習上。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大優勢就是教育學生學習知識不再局限于課堂之上,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學習,這樣能夠擴大學生學習知識的范疇以及空間,這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另外,信息技術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為自主學習奠定良好基礎,這是因為當代信息技術包含很多有用的信息,其可以豐富學生的見識,讓他們做有修養的人。
(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做好語文學習的準備工作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個道理無論運用于哪個地方都是合適的。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緊跟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在語文教學工作,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性學習行為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學生的學習地位,教師要想方設法利用一切可行的資源,來培養學生養成自學的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過程,學生在培養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需要教師的引導與幫助,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生難懂的問題轉化成通俗易懂的知識,讓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這些知識[2]。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最主要目標是要將文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究或者與同學互相合作解決問題。信息技術的一大優點在于學生能夠在自己的查詢下,利用信息技術查詢相關知識的資料,解決自己現階段所遇到的問題[3]。比如:學生在閱讀某一篇文章時,對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不太理解,這時學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查閱相關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經歷,以此來結合本篇文章,突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寫作意義,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讓學生學會信息的收集以及篩選,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整理、歸納、分析、篩選信息,從而加快學生自主學習的步伐,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現問題,針對自己的錯誤,提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解決方案。
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教材中所給的提示以及課后的練習來加強對于文章的理解與應用。另外,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朝著目標前進。目標是學生自己所定的,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學生應該將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列出,并嘗試著自己上網查詢資料,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實在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尋找自己的同伴幫助自己。同時,讓學生通過互聯網課堂與自己的同學共同討論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讓他們在討論中共同研究。當學生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時,學生這時候就可以找“傳道授業解惑者”來幫忙了。在這個期間內是學生養成自主性學習的黃金時期,學生只有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發現自己不能夠解決的問題時,才會想著尋找教師,而不是一開始就尋找。
(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孟母之所以三遷,是為了給孟子尋找一個適合學習的場所。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特別容易受到氛圍的影響。為了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教師必須利用多媒體設備創造合理、輕松愉快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只有當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時,學生才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才能夠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微課等新媒體,向學生充分展示與語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并將這些知識通過聲音、圖像等方式給學生看,從而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給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的享受,這樣的教學不再是空白乏味的教學,是有聲有色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以高昂的激情參與到學習中來。信息技術不但能夠將知識轉化成圖像、聲音來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素材,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選擇相應的題材,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4]。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意識是行為的主體,意識主宰著我們的行為。所以說,教師如果想讓學生自主學習,或者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課文中的重點與難點傳授給學生,并根據書本中的重難點,讓學生自主開展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認為對的方法,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理解。學生還可以借助網上資源來學習。當學生覺得自己對文章有了一定理解時,還可以通過網絡與自己的教師或者其他學生共同討論自己所分析出來的結果,問自己的教師或同學對于自己的結果有何看法以及意見。教師這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對學生在分析以及理解文章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出現的問題是什么,讓學生學會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后續的學習中,通過自己的不斷奮斗與努力,讓自己的學習技巧得到改變,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意識有著質的推進。例如,在開展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以及懂得那種受人敬佩的母子之情,教師要讓學生從閱讀、字詞、每段的梳理、感情線、主旨等方面進行自主學習,給學生一個方向,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結束語
教師在教學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但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更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是一個明確的選擇,應受到廣大教師的推崇與使用。
參考文獻
[1]徐小婷.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胡珊珊.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陳海紅. 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感培養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4]黃婉璐. 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