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敏 賀智裕
通識教育作為一種被世界各個大學普遍接受的一種教育形式在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對大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基于通識教育對大學教學創新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策略。
1 通識教育概述
所謂通識教育是在現代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不難看出,通識教育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在全球化持續深入的時代,人才培養的全面性與個性化發展更加重要,通識教育為此提供了一種更好的選擇。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通識教育對于大學教學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一是有利于多元文化的有機整合;二是全面促進大學生的均衡發展;三是有利于開展國際交流;四是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多元視角來認識和發展個體。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由于通識教育強調的多元化容易導致“學的太多,學的太雜,消化不了”的局面,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者需要持續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
2 當前大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 當前大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大學體育課程缺乏多樣性,教學效果不理想。一是當前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過于單調,一些大學開設的公共體育課程內容固定,自選體育課程范圍較窄,部分體育運動項目的課堂教學效果甚至不如學生自主開展運動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多。二是大學體育教學方式方法過于單一,教師面對的數十上百個學生,每個人可獲得的學習與指導機會非常少,學生的興趣很難被激發。
其次,大學體育教師進取心不足,教學改革成效差。長期以來,非體育類高校的大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對教師的評價標準及激勵措施不完善,大學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在全面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其改革創新的動力不足。
2.2 大學體育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是高校辦學理念對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視不足,建設一流大學是各高校的主要目標,但現階段的評選標準多以其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參考依據,大學體育等具有公共課程性質的專業長期不受重視的局面因此形成。
二是大學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活力不足,大學生參與體育教學及體育運動的意愿難以有效提升,尤其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持續發展進步,大學生的學習、休閑娛樂可選擇的內容多,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逐年下降。近年來大學生身體素質差的問題頻頻見諸報端,需要引起重視。
3 基于通識教育開展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策略
3.1 轉變思想觀念,從管理上重視大學體育教學
思想上必須要扭轉對大學體育教學不重視的錯誤認識,大學生全面發展意味著在必備知識與技能培養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其身心健康發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加強對大學體育教學的管理,不斷培養和強化大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的意識與習慣對其今后健康、穩定、順利發展非常重要。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要轉變認識,從管理上對大學體育教學切實重視起來;另一方面,大學體育教師與大學生要從思想上重視大學體育教學,不能只注重體育運動技巧的學習而忽視了基礎知識與體育精神。
3.2 以通識教育為指導,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通識教育為當前大學開展多元化教育提供了參考,國內外各大高校開展的相關通識教育教學研究取得的成就可以為當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創新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支持。一是充實大學體育教學內容,在傳統體育項目的基礎上開設一些時下比較火熱的體育課程,如健身、瑜伽、擊劍等,從內容和形式上吸引大學生;二是改革創新大學體育教學方法,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面對眾多的學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翻轉課堂、微課等形式開展體育理論知識、技巧實戰教學,尤其是可以利用網絡互聯網技術與平臺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有條件的學校甚至可以通過科學運作將大學體育教學開設成為面向社會公眾的“網紅課程”。
3.3 探索總結,構建大學體育教學的通識教育模式
大學生是充滿朝氣和活力的群體,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必須要通過不斷改革創新大學體育教學,構建大學體育教學的通識教育模式才能滿足其對知識多元化的需求。一是鼓勵大學體育教師開展不同形式的通識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教育教學內容與形式;二是開展多學科交流,如結合歷史知識對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的由來、發展進行了解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培養體育運動興趣;三是積極組織教育教學專家在深入研究通識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對成功的教育教學進行歸納總結,形成體系。
4 結語
通識教育已然成為當前大學教育教學應用的一種新的模式,在此背景下開展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必須要基于學生綜合發展的需求,全面分析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從轉變思想觀念、改革創新與探索總結,形成教育教學體系來不斷提升和促進大學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