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視晚會至今依舊是百姓最歡迎和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各類網絡直播的不斷沖擊,電視晚會的收視率以及影響力正處于逐漸下滑的趨勢,面臨諸多挑戰和巨大壓力。鑒于此,本文對電視晚會的現狀、未來發展的創新思路進行一定的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視晚會;發展思路;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8-0060-02
作為國家和民眾最喜愛與認可的一種文化藝術形式,電視晚會的內容豐富多彩并且包容萬象。[1]其蘊含了多種類型、多種風格的優秀節目以及炫美無比的舞臺藝術效果,并且擁有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主旋律思想,在帶給觀眾強烈視覺沖擊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觀眾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審美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然而,當前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加上五花八門的網絡直播風生水起,許多年輕受眾的注意力已經逐漸遠離電視晚會,近幾年的電視晚會收視率也呈現逐漸降低的尷尬局面。如何全面提高電視晚會節目質量以及創新發展思路,已經成為所有電視晚會節目制作人員在現階段不得不面臨的一大難題。
一、解讀我國電視晚會的現狀及問題?
(一)當前電視晚會預算過高、消耗資源過剩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一臺優秀的、完美的電視晚會必然會需要大量資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舉辦的整個過程必然會具備超高的預算以及消耗大量的資源。[2]但即便這樣,在當前階段,高預算、高投入、大制作也未必能夠確保電視晚會可以取得預期的最佳效果,被廣大電視觀眾認可和接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雖然投入了大量資源,但這些資源間缺乏配合、協助,每一項資源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最佳效果和作用。如今,每一臺電視晚會必然會在策劃之初就需要更多的預算以及大量的資金投入,比如一線、二線或者三線明星的邀約,舞臺設備、設施的選購以及舞臺現場特效、后期特效的制作等。盡管投資量越來越大,資源消耗也令人瞠目,但許多電視晚會卻沒有得到“質”的轉變和提高,節目形式仍舊千篇一律,沒有任何亮點和看點,整體框架傳統守舊,歌曲節目、語言類節目以及戲劇節目仍然是“三大主流”……這些因素影響下,觀眾自然會在不同程度上產生審美疲勞,從而不再關心電視晚會,失去觀看、關注電視晚會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電視晚會成為娛樂工具,缺乏教育意義
客觀而言,當前階段,我國的大部分電視晚會最主要的觀看者以及受眾來源于人民群眾。鑒于此,許多電視臺的策劃人以及制作人為了確保晚會收視率以及受眾度,必然會盡最大力量去迎合普通百姓的觀看需求。[3]但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具備不同的文化層次特性。那么為了盡量滿足每一層次觀眾的需要和激發觀看欲望,許多電視晚會制作團隊會在正式選擇電視晚會節目的過程中降低原有的藝術標準,以普通百姓的觀看喜好以及審美需求為第一標準,使其能夠享受到自己最想看、最喜歡的節目。但這種一味迎合的做法使許多電視晚會失去了應有的教育意義和藝術品位,單純成為受眾的娛樂工具和“開心果”,缺乏教育功能以及教育意義的電視晚會只能是“沒有靈魂”的電視晚會,失去了許多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新時代背景下全面創新電視晚會思路的五大策略
(一)電視晚會必須做到主題集中化
與散文內涵相似,電視晚會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應該是“形散而神聚”。具體來講,“形散”通常是指一臺優秀的電視晚會可以全面調動好以及串聯好各種各樣的文藝題材以及文藝類型;“神聚”指的是晚會必須擁有或者蘊含深刻的、鮮明的主題思想,能夠引起觀眾思考和共鳴。[3]一臺完美的、成功的電視晚會,必然能夠實現藝術性與思想性的高度統一、完美結合。電視晚會的內容決定形式,卻又不能只注重形式,被形式淹沒。晚會的主題想要表達什么或者弘揚什么,必須使每一位觀眾在觀看之后“心中有數”。
想要全面提升電視晚會的整體質量與創新思路,就必須做到主題集中,全場節目緊密圍繞一個貫穿晚會始終的絕對焦點,通過不斷的表演、烘托以及升華,使觀眾的情緒逐漸達到高潮。以筆者電視晚會策劃以及制作的切身工作經驗為例,在2020年1月14日19時,《2019“感動沈陽”人物頒獎典禮》在盛京大劇院隆重舉行,同時通過電視、網絡以及云端進行了全方位直播。這臺電視晚會的主題思想極為鮮明,通過沈陽市各類先進典型、模范榜樣的優秀事跡回顧、表彰以及VCR專訪、頒獎,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感動沈陽”人物這一群體集中體現了沈陽人優秀的人物品格與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也匯聚了沈陽這座城市溫暖、向上的強大精神力量。本臺晚會從策劃、制作到編排、舉辦,始終圍繞主題,精心構思,創意滿滿,堪稱新時代背景下的一臺別具特色的優質電視晚會。
(二)電視晚會應擁有創新性的綜合思維
當前階段,想要舉辦一臺成功的電視晚會,除了晚會主題立意鮮明、核心思想絕對集中之外,還應當符合整個政治形勢以及社會大環境發展的各項需要,體現不同類型觀眾關注的不同角度與不同焦點。[4]也就是說,電視晚會必須擁有一種創新性的綜合思維。綜合思維是一種較為獨特且重要的思維方向,擁有出眾的創新綜合思維,在電視晚會的策劃以及編導過程中,必然會具有豐富的藝術靈感和藝術源泉。在這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綜合思維需要電視晚會創作團隊的整體感悟,并且能夠在不斷的領悟和升華中繼續前行、發展進步。
創新視角下的電視晚會策劃過程中,應當全面提倡采用綜合思維,這一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臺晚會最終成功與否。此外,在當前信息化時代,全面提倡創新性綜合思維,還在于電視晚會導演能夠徹底“變被動為主動”,順應當前的時代潮流,始終站在一個積極的落腳點上進行各類藝術節目的指導和編排。力爭在內容與形式的交叉中找出靈感、摩擦出火花,使電視晚會內容豐富、引人入勝。
(三)電視晚會節目設計必須彰顯文化意蘊
現階段的電視晚會仍舊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電視文藝節目形態,備受觀眾的關注和期待,而全面落實文化意蘊的傳承則是一臺優秀電視晚會必須完成的重要使命。電視晚會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體現出一種精品意識、一種文化追求。但當前階段,我國許多電視晚會缺乏較高的格調,媚俗的節目設計以及庸俗的文藝表演充斥其中,成為了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毫無疑問,這種風氣極不可取,若繼續蔓延,必然會對所有電視人以及觀眾產生諸多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結合實際不難發現,相當一部分具有文化意蘊以及豐富內涵的優質節目在近年來層出不窮,值得推薦。比如2019年5月31日,首屆中國旗袍文化節在沈陽成功舉辦;5月24日17時,《盛京之約——首屆中國旗袍文化節暨第三屆盛京1636沈陽國際旗袍文化節》晚會在沈陽故宮大政殿前廣場舉辦,電視對此次晚會也進行了全程直播。綜合而言,這次電視晚會突出了“首屆中國旗袍文化節”的活動主旨——傳承民族文化、傳播旗袍文化、打造特色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體現中國精神,并全面推動了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發展。此次電視晚會節目制作大氣美觀、精致典雅,堪稱近段時間內一次藝術性極佳的電視晚會。從藝術角度和文化意蘊上講,這臺晚會無疑也為電視晚會未來之路指明了一個較為具體的方向。
(四)電視晚會應當提升參與度、加強渲染性
強烈的情感是現階段所有電視晚會在信息表達方面的一個共同特征。電視晚會情感化渲染,通常是指最大限度地發揮晚會節目在語言情感上的優勢,將情感化的各類信息不斷優化與提煉,變成一種“特定情感”。[5]對電視晚會的主持人來說,能否將導演的意圖落實到位,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否全面掌控特定情感。鑒于此,必須加強晚會中情感的渲染,包括主持人、舞美、攝像、場記、燈光等各個環節,都必須全面透徹理解本臺電視晚會的主題思想和主要精神。這就需要在電視晚會的策劃階段提前介入,力爭做到“胸有成竹”。
參與度是當前電視晚會的最大特征之一,使觀眾通過觀看晚會,能夠直接地感覺節目中所表現的人物和事情仿佛就發生在身邊,并且能夠提升個人的審美情趣。因此,電視晚會的主創團隊應當積極設計和創造一些能夠使觀眾參與到節目中的機會,使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感。比如節目組可以直接邀請觀眾進入演播廳觀看節目錄制或者直播,或者參與現場的某個環節,也可以采用電話、視頻等溝通方式加強觀眾與電視晚會的互動等。
(五)電視晚會應注意合理進行節目材料布局
對一臺優質的電視晚會而言,編導最為頭痛的問題就是如何合理、科學地開展節目材料的有效布局工作,使一些異質的節目材料形成一個相互融合、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共同演繹并且直奔整場晚會的共同主題。舉例而言,中央電視臺的各類晚會節目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央視各類晚會節目材料的主體結構與主要構成,通常都是歌舞與語言兩大類型。無論是哪一主題的電視晚會,在近年來都基本呈現出語言類節目材料的豐富化與多元化。比如一些優秀的相聲、小品以及戲劇等能夠對現場氣氛以及交流互動效果起到充分推動作用的節目。筆者通過對多場央視不同類型電視晚會的分析,找出這樣一個小規律:央視晚會通常的節目材料布局為,每兩個歌舞類節目材料之后,基本都會相應配置一個語言類的節目材料,兩種節目材料相得益彰,共同掀起場內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使差異景觀能夠得到相互促進和相互補充,形成平衡和諧的電視晚會風格。
三、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電視晚會的創意與思路是豐富、多樣的,絕非墨守成規、風格固定。電視晚會的主創團隊在未來的創新發展理念中,必須融入全新的創意與靈感,并且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探索、不斷鉆研,力爭使人民群眾能夠看到更多精彩絕倫的優質電視晚會。
參考文獻:
[1] 王華峰.電視文藝晚會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7.
[2] 高斌.淺談電視文藝晚會的策劃與編導[J].大眾文藝,2016(01):225.
[3] 尹玉范.試論我國電視文藝晚會的現狀與反思[J].中國傳媒科技,2012(08):79-80.
[4] 張晉.地市電視臺綜藝晚會研究[D].山西大學,2011.
[5] 劉峰.地方電視臺文藝節目的編導與策劃[J].新聞傳播,2017(08):67.
作者簡介:朱海燕(1980—),女,遼寧沈陽人,本科,四級導演,沈陽廣播電視臺大型活動部導演,從事電視文藝晚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