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播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播電視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對于廣播電視行業來說,內容是其中最為核心的組成部分,所以對其進行優化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這需要專門的監管工作來實現。但從目前來看,監管工作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因此,本文對新形勢下做好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路徑進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本文能夠為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新形勢;廣播電視;內容監管;監管路徑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8-0255-02
一、引言
在我國的文化發展進程中,廣播電視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廣電工作應該將廣播電視的發展作為主要的工作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廣播電視內容變得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所以應該確保管理工作與其同步開展,這就是做好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推動我國廣播電視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新形勢下做好廣播電視內容監管的必要性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廣播電視屬于重要的媒介,主要起到為人們提供信息和服務政府的作用。從這個層面來看,廣播電視應該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需要對社會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我國廣播電視行業在近些年來的發展進程中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廣播電視應該保持自身的有利地位,做好廣播電視內容的監管工作。
三、當前廣播電視內容中存在的問題
(一)影視劇問題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各個節目之間的占比嚴重失調,影視節目占比很大,這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但在影視劇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較為嚴重,例如歷史人物篡改和歷史情節的扭曲,還有一些影視節目內容過于庸俗,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不利于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
(二)廣告過多
產品需要通過廣告來打開自身的知名度。隨著我國市場化的發展,產品需要通過在電視節目中投入廣告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廣告數量的增加必然會帶來一定的問題。一些廣告十分低俗且存在虛假宣傳,這都會為人們帶來不好的體驗。另外,一些廣告占據的時間過多,會對人們觀看節目產生影響,人們甚至出現厭煩情緒,這將會十分不利于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三)娛樂節目泛濫
近些年來,我國的娛樂節目十分泛濫,例如親子類、婚戀類、樂趣類等都十分常見。這類節目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其中的一些內容可能對年輕人產生不好的影響。這也成為當前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中的主要目標內容。
(四)導向問題
廣播電視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宣傳陣地,需要保持輿論導向的正確,同時也要堅定維護人們的利益。這是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根本任務,不能發生動搖。但一些單位因為沒有進行嚴格的把關,或者出現了受賄或者貪腐的情況,而導致一些錯誤導向的內容出現,從而形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削弱了廣播電視的權威性。[1]
四、廣播電視內容監管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監管人員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發展迅速,且有著更多種類的信息傳播方式和傳播平臺,內容變得海量。如何通過現有的人員來完成海量內容的監督管理,是需要去探討的問題。當前,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主要由我國的廣電總局監管部門來負責,其他省市的監管工作仍然處于起步的過程中。總體來講,監管人員仍然十分缺乏。
(二)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
開展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重要依據是具體、科學、統一的評估標準,只有建立統一的評估標準,才能夠降低監管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依賴,從而增強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規范性和客觀性。
(三)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需要以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前提條件。當前,廣播電視的內容監管工作主要是根據廣播電視行政法和相關規章制度以及其他的規范性文件來執行,同時也根據這些文件內容來制定一些相關的條例。但從目前來看,現有的法律法規內容仍然不完善,嚴重滯后于行業的發展情況,難以為監管工作提供依據。
(四)監管職能出現交叉的情況
職能交叉主要體現在違規節目監管過程中,例如,一些虛假的廣告會同時涉及廣播電視內容監管部門和工商部門。隨著媒體平臺的多樣化,廣播電視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因此擴大了監管的范圍,這需要更多部門之間的合作,才能夠真正做好監管工作。怎樣處理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提升監管工作的效率,是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五、新形勢下做好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路徑探索
(一)建立監管平臺
以當前的監管系統為基礎,通過整合資源、功能完善、配置優化等過程來建立一個具有更高效率、更好性能的平臺,實現監管、調度、指揮和監測工作的整合,從而對各種形態的廣播電視內容進行監督管理。[2]
(二)完善監管標準
廣播電視內容監管是否規范主要取決于是否具有規范化的標準。只有具備了統一的標準,才能夠實現監管流程的規范,同時提升監管工作的效率。這對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完善法律法規
完善的法律法規是確保監管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相關管理部門應根據具體的情況和監管工作的特征來完善法律法規內容,并重新修訂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或者不科學的制度,讓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能夠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確保監管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四)提高監管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先進的科學技術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也不例外,應將科學技術與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相結合,在分析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形勢的同時,也要增強科學技術管理的規范性和實效性,做好相關的技術儲備工作和服務工作,從而有效提升廣播電視內容監管水平。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開展由科學技術創新來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技術實力發展的主要標志內容。根據監管工作的實際內容來加強項目管理,使得科學技術成果能夠更好地被應用到其中,充分發揮其在當中起到的引領作用。[3]通過合理應用科學技術成果來增強廣播電視內容監管的針對性,從而有效推動廣播電視內容監管技術的發展。
(五)著力培養監管人才
事業發展中的決定力量是人,所以必須加強人才建設的監督管理,才能夠培養出更多具備專業能力、綜合素質以及愛崗敬業的人才,從而提升整個廣播電視內容監管隊伍的素質。因為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會逐漸涉及更加廣泛的內容和領域,所以需要對現有的人才進行專業交叉、學科綜合方面的培養,并積極地聘請更多的專業人才加入其中,增強廣播電視內容監管隊伍的結構合理性,以有效應對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的未來發展形勢。
(六)完善監督機制,提升服務水平
在廣播電視內容監管工作中,要注意收集觀眾對廣播電視內容的看法,設置專門的投訴受理部門,解決觀眾在觀看節目后反映出的問題。同時也要及時地關注網絡輿論動態,特別是和廣播電視內容有關的動態,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核查并通知相關播出單位,建立跟蹤、核實、通告和督促整改的機制,從而提升監管的效力。
六、結語
監管部門要在認清形勢的基礎上了解廣播電視內容監管的必要性,并緊緊結合工作實際做好技術監管,為人們提供優質的廣播電視內容。
參考文獻:
[1] 馬晶.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監管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7):41-43.
[2] 李海昌.廣播電視節目與音視頻內容監管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有線電視綜合信息技術分會,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多媒體專業委員會.第23屆中國數字廣播電視與網絡發展年會暨第14屆全國互聯網與音視頻廣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 2015:239-243.
[3] 黃春平.五管齊下正本清源——美國商業廣播電視內容監管[J].傳媒,2010(6):52-54.
作者簡介:賀志梅(1977—),女,新疆烏魯木齊人,研究生,碩士,編輯(中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全疆廣播電視宣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