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群
本研究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旨在通過整理分析與歸納總結找到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將體育游戲融入到殘障兒童體育教學之中,從而達到釋放殘障兒童天性,激發殘障兒童運動興趣,提高殘障兒童體育鍛煉意識和運動技術水平的目的。研究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將體育游戲與具體技術動作相結合,不僅能活躍學習氛圍、增強技術學習的趣味性與靈活性,使學生的技術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愉快,還能提高學習效率,促進殘障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1 體育游戲的概述
體育游戲融運動、游戲和教學指導于一體,采用競技體育的基本形式,在體育規則和體育制度約束之下進行,是一種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現代游戲方法。
體育游戲的分類方式較多,它包括老鷹抓小雞、跳山羊、斗雞等項目,還包括一些由具體技術動作學習需要所創編出的新興游戲項目。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最常用的分類方式是按人體基本活動能力、運動項目、有無情節、民俗民間游戲和按游戲的表現性進行分類。其中,按人體基本活動能力分類又可分為行走類、奔跑類、跳躍類和投擲類游戲,這樣的分類方式便于教師在教學時根據教學目的進行游戲內容選擇。例如,要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可根據需要在奔跑類游戲中選擇“影子跑”、“穿過小樹林”等游戲。
體育游戲可以增強人的體質,使人保持身心愉悅,同時還能起到陶冶人情操的作用,加之其具有較強的娛樂功能和教育功能,因而深受兒童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喜愛。
2 體育游戲的意義
首先,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能較大程度的降低學生的運動消極情緒、心理煩惱和疲勞感覺。進而,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兒童的參與度,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運動當中,還能加強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增進同學情和師生情。
其次,體育游戲中有較多的集體和團隊游戲,能夠較好的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和團隊精神,尤其是民間體育游戲,它蘊涵著優秀的民族文化,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方特點,不但可以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有助于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在對兒童個性品質的培養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再者,體育游戲能顯著提高兒童的基本技能和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開拓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堅強勇敢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與人格,同時促進學生智力、社交能力及身心的健康發展,更好的輔助和配合體育教學。此外,還能為教師課程資源開發和優化教學理念提供幫助與支持,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水平。
3 體育游戲對殘障兒童的作用與意義
殘障兒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生理問題,通常表現為膽小、孤僻、缺乏自信心和競爭的勇氣,而體育游戲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趣味性,它能較好的提高殘障兒童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還能起到調節情緒、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促進智力發展的作用。加之,體育游戲中包含大量的集體項目,要求孩子們在綜合運用身體動作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情況下,互相幫助、共同配合完成任務,這能較好的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兒童的身體活動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有研究表示,參與體育游戲有利于加速新陳代謝,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彌補生理缺陷,改善兒童不良身體姿勢與形態,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以及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加上體育游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無特定技術要求,這樣一來無形的縮小了殘障兒童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差距,與此同時還為殘障兒童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與平臺,對其樹立自信心具有極大的幫助。再者,體育游戲采用競技體育的基本形式,在體育規則和體育制度約束之下進行,能培養殘障兒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
4 體育游戲在殘障兒童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殘障兒童通常敏感、內斂、不善交流。因而,體育游戲在內容的創編和選擇上應符合殘障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及體育運動規律,要求內容簡單易行,建議以“玩耍”和一些基礎動作為主,根據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科學組織教學,必要時還可以通過改編,設計一些適合殘障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情境類和角色扮演類集體游戲,豐富活動情境、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引導孩子自發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去,同時為交流互動提供機會與平臺。從而,提高殘障兒童的學習興趣、自信心與技術能力,促進殘障兒童身心均衡發展。此外,游戲的創編和選擇還應切合教學目的,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任務,科學的選擇和應用體育游戲的內容與形式,以便更好的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做到高質量的完成教學目標。在運用體育游戲時還應充分考慮游戲內容選擇的科學性、規則的針對性以及游戲過程中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做到不論是選擇還是創編的游戲內容都應切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平等的看待殘障學生,在必要時給予他們特殊的幫助與支持。但想要把體育游戲滲透到體育教學當中,還需對游戲的內容與形式進行不斷的篩選與整改,結合各個年齡階段和身體能力的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并做到不斷完善教學實施過程。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積極改變教育觀念,不斷開拓創新,做到重視游戲前的準備、游戲過程中的組織與協調以及游戲后的交流與分享,不斷地總結與反思,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與科學研究的能力。另外,劉洪波指出,教師還應對體育游戲與具體的運動項目學習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深入探究體育游戲運用到兒童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方式、方法以及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5 小結
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符合殘障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能激發殘障兒童的運動興趣,提高其運動技能及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其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體育游戲能改變教師教育觀念,促進教師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使其具備體育游戲的教學、組織和其他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體育游戲中含有大量的溝通交流環節,游戲內容具有變通性,適合各種身體能力的孩子參加,可見,將體育游戲融入到殘障兒童體育教學之中對殘障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與意義。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