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Vice Media是一家專門為年輕人服務的國際媒體品牌,經過多年的摸索,找準了“利基市場”,培育起穩定的“初級受眾群”。本文從“長尾理論”視角出發,以“Vice中國”網站為例,分析其如何利用內容與受眾優勢吸引融資;探討在青少年群體的非主流審美文化中,新聞媒體如何繼續生產分發自己的優質內容。
關鍵詞:Vice中國;長尾理論;新聞媒體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7-0064-02
一、長尾理論中的利基市場
長尾理論不僅指導人們通過創意和網絡進入個性化生產的“藍海”,也將左右人們的品位與價值判斷。邊緣性的“亞”文化或“次”文化特征更貼合青年群體的心態與日常生活習慣。[1]Vice網站把“千禧一代”青年群體作為受眾,利用符合亞文化特征的表達方式來吸引青年群體的關注。
二、Vice?Media的創辦及發展
Vice Media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布魯克林,致力于發展新聞、紀錄片、電視節目等產品,目前擁有13個內容頻道。其運營內容包括制作視頻節目、電影電視、圖書雜志、網絡拓展及品牌策略咨詢,可分為3個發展時期。
(一)突破地域的成立期(1994—2005)
Voice of Montreal是加拿大社區服務類雜志,后開始關注從饒舌與朋克搖滾到毒品交易的青少年街頭文化,1996年改名為VICE。2001年,Vice Media將總部遷至紐約,創立每日更新網站并拍攝原創紀錄片,業務逐漸擴大至五大洲,并在英國設立了分部。
(二)推陳出新的數字擴展期(2006—2011)
VICE在2006年涉足數字視頻類產品,與MTV Networks共同推出VBS.tv。2007年正式開始數字化轉型,如技術類節目MotherBoard以及音樂節目Noises,并與英特爾合作設立網站The Creators Proiects等,推出電子音樂文化節目Thump、全球新聞Vice News、美食頻道Munchies和運動網站VICE Sports,設立創意服務機構Virtue Worldwide。[2]2011年宣布與多個地區的移動運營商達成內容交易,并與Verizon的Go90分支機構重新建立伙伴關系。
(三)短視頻發力的持續擴展期(2012年至今)
2012年,Vice Media繼續擴大覆蓋范圍,與英國時尚雜志i-D合并。2013年收購了美國數字化機構Carrot Creative;2016年與印度時代集團達成合作伙伴關系,通過數字、移動和OTT平臺3種渠道進入印度和中東市場;2017年與法國數字媒體工作室Blackpills簽署協議,開發短視頻節目并投放在旗下video.VICE.com。
三、Vice的盈利模式
Vice Media找準了“利基市場”,培育了穩定的“初級受眾群”,由一個小規模雜志轉型為多元化數字媒體平臺。除了以“人無我有”的內容吸引融資之外,其主要收入來源于贊助式原生廣告、出售視頻版權和對國際電視新聞網絡的覆蓋,創收渠道包括紀錄片、視頻節目、在線廣告、唱片發行、在線出版等多種業務。Vice體現的先見性、娛樂性和創造性也成了一種新的消費標志。[3]
(一)內容贊助式的原生廣告
Vice將品牌內容融入用戶使用體驗中,制作了符合品牌調性與年輕人品味的優質原生廣告,如七喜、英特爾、NORTH FACE等廣告。
1.精準的用戶定位:具有一定購買力的年輕用戶。2016年Media Kit顯示,Vice有40%的用戶家庭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64%的用戶為男性,超過44%的用戶擁有大學學歷,因此Vice的典型用戶多為年輕、收入豐厚、教育程度較高的中產階級男性。
2.形式上:融入媒體環境,提供純凈用戶體驗。對于Vice制作的原生廣告視頻來說,內容針對用戶取向和喜好制作,且完全符合他們本身的浸入式視頻風格,以此完成對廣告的滲入。
3.營銷上:符合用戶取向及自身氣質。《紐約客》曾對Vice的原生廣告作出闡釋:“一個品牌可以花費100萬至500萬美元左右,來贊助Vice生產的70個原創視頻節目中任何一個節目里面的12個場景。”[4]企業還可通過贊助整個項目來實現廣告投放,如Vice與英特爾合作的“創想計劃”項目。
(二)視頻內容授權
Vice通過內容授權競標的方式進行多渠道視頻內容授權,覆蓋范圍包括中國、歐洲等30多個國家,同時也可讓用戶直接為內容付費,并不完全依賴于線上的數字營銷。
四、以Vice中國網站為例
2013年Vice中國正式在國內落地,網站主題是“世界在下沉,我們在狂歡”,目前有Vice(新聞頻道)、Noisey(音樂頗道)、創想計劃(先鋒藝術頻道)、i-D(時尚頻道)等。
(一)Vice網站的青年亞文化視覺符號及消費符號
VICE中國總負責人孟金輝認為,“如果現在還用內容調性上的特點來定位VICE,然后冠之‘反主流’之類的形容,可能會有些流于表面”。[5]它真正獨特于觀察角度和表達方式,如PGC(專業生產內容)和UGC(用戶生產內容)的視頻短片以及紀錄片;黑白色調的版面設計,大量個性、刺激的配圖;年輕化、犀利的語言風格。
(二)沉浸式的內容
Vice以第一視角去報道全球性議題,追求新聞真實性與趣味性,這種報道方式被稱為“浸入式新聞學”。Vice Media以貼近個人經驗的角度來報道,給青年群體多樣的視角去了解世界,保證了用戶的新鮮感。
五、結語
(一)啟示
Vice之所以能夠成為“千禧一代”瘋狂追捧的“粉絲媒體”,與其精準定位“利基市場”、秉持多元的報道角度、張揚反叛的內容風格、選擇具有高度話題性的事件和人物以及在新聞理念和實踐上的銳意創新密不可分。
第一,在明確自身定位和目標受眾的基礎上,保持自身鮮明的內容風格特色,主動發揮差異化、個性化生產的優勢;第二,重點關注“千禧一代”聚集的新媒體以及社交平臺,同時在主流媒體平臺上加強對自身原創內容的輸出,形成多屏互動和多平臺互聯模式;第三,打造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個性化廣告模式,從而不斷獲取各大平臺商的青睞,使盈利模式與內容的生產分發形成良性循環。
(二)思考
第一,Vice有時會聚焦少數不具有代表性的年輕人的文化生活和休閑活動,有扭曲和不完整地描繪當代青年文化的危險;第二,雖然Vice有效引導了更多的“千禧一代”關注公共事務,但在如何讓這些“憤怒的年輕人”以理性思考代替暴力行為、充分發揮新聞的建設性作用方面仍然收效甚微;第三,中國本土的類似平臺也在建立中,如有貨(年輕潮流電商網站)、公路商店(微商店)、“九零”文化(AR游戲、529D實驗室)等,“非主流”媒體市場將被進一步瓜分。
參考文獻:
[1] 呂靜.基于青年亞文化特征的用戶體驗設計[D].華東理工大學,2016.
[2] 符紹強,孔娟. VICE Media從傳統媒體一路走來,高歌猛進[J].新聞戰線,2017(17):146-149.
[3] 三個“朋克資本家”如何殺死亞文化[EB/OL]. https:// www.cc362.com/content/M1yxK0odPl.html,2019-12-15.
[4] 周惠寧.青年媒體Vice做對了什么?估值驚人高達57億美元將IPO[EB/OL].虎嗅網,https://www.huxiu.com/ article/201176.html,2020-01-03.
[5] 我今天和VICE中國聊了聊[EB/OL]. 36氪網,http:// 36kr.com/p/5037781.html,2015-10-26.
作者簡介:隨睿(1995—),女,安徽亳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