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彥晟
摘要: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對公共管理理論的創新與應用至關重要。而且,我國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我國的公共管理更是面對著非常復雜的外內環境與內在規律,加強對公共管理理論的分析與研究有著重要的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本文將從公共管理理論入手,分析其創新之處,明確公共管理模式創新的動力,并總結公共管理理論的實踐應用策略。
關鍵詞:公共管理理論;應用;創新
1.引言
在社會群體中,公共權力不管是通過暴力獲取的,還是代表人民執行相應權力的,都應該存在于群體性協調當中,而這種協調實際上就是公共管理。所謂的公共管理,包括了權力的施行、政策的擬定等內容。早在奴隸時代我國就已經產生了公共權力,一直在封建時代,我國對公共權力的歸納都進行了非常精細的梳理,包括中央與地方之間公共權力矛盾的調整等。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的領導人采取了多種方式,嘗試了不同的公共管理管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的公共管理理論也實現了一定的創新,而且,應用愈發廣泛。所以說,我國公共管理理論的分析與實踐應用就面臨著更多的問題。
2.公共管理理論的內涵
我國的公共管理理論與西方公共管理理論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強調“效率為先”,而我國更加重視“人民價值”,這與我國根本的政治立場相吻合。而且,西方公共管理理論過于強調效率為先,導致公共管理成為了追求效率、實現效益的工具,這樣一來,公共管理理論就是喪失了其應該具備的“公共”本質和相應的公共精神,長此以往,公共管理的相關目標就走進了誤區,從而引發了公共管理理論的價值危機。根據我國的實際特征以及全球公共管理理論的探索與實踐應用可以發現,在政府管理改革進程不斷深入的進程中,我國的公共管理理論一直將研究重點放在行為規范、高效廉潔的政府的構建以及如何合理改革我國公共管理體系方面,人本的公共管理模式的構建成為了重中之重。當然,全球公共部門的實踐改革也為我國公共管理理論的研究與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
3.公共管理模式創新的動力
3.1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斷深入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入,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在逐步加快,整個國際社會處于相互聯系的網絡狀態中,我國如果想在國際事務中獲得話語權,公共管理理論的創新至關重要。如果公共管理理論的相關成果無法跟上社會變革的腳步,就無法符合國際社會運行的相關規則。
3.2官僚制度與民主化訴求的矛盾
隨著我國民主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逐漸覺醒,要求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治理的意愿越發強烈。但是,傳統的官僚制度將民眾排除在了政府行政系統之外,使行政失去了民主政治角色,從根本上忽視了民主政治價值的實現與公民參與感的提升。
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官僚制度,推動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構建政府與公民之間的有效合作,從而滿足公民參與政治活動的愿望。
4.公共管理理論的實踐應用
4.1實現高校管理職能的轉變
通過公共管理理論的分析與研究可以發現,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而不是執行者,在經濟與社會生活中,政府應該是掌舵者。從根本上來說,政府是社會經濟活動的參與者,主要的職責為監控社會公共服務的進行,以此保障政府能夠為社會提供較好的服務。所以,公共管理理論要求政府將部分其難以承擔的權利轉讓給相應的社會組織,從而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這一論點為我國高校管理模式的改革與職能的轉變提供了嶄新的思路與方向。第一,政府在高校的管理方面,應該改變直接管理的方式,給予有效的宏觀主導,讓高校能夠自行管理,使高校具備一定的自主權。第二,高校內部的管理模式應該及時創新,從垂直化轉變到扁平化,簡化相應層級的設置,從而有效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第三,在涉及到教師和學生的時候,高校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具體的管理職能下放到各個學院,從而提高各個學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提高高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4.2將市場競爭融入到行政管理機制中
要想真正將市場競爭的相關機制引入到我國政府的行政管理體系中,就要真正轉換政府的相關職能,實現管理向服務的轉變,從而提高行政效率與質量,使政府的體制更加科學靈活,能夠在為社會大眾服務時產生更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4.3多元要素參與的政府管理模式的構建
政府管理改革最為核心的目標就是管理高效化的實現。這也是實現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要求。要盡力解決政府管理定位、權責不清晰的問題,不斷加快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并借助各類機構協同合作,不斷完善政府管理的力量,真正提高政府管理機制的影響力。同時,要發揮現代化科技的功效,把握大數據的優勢,創新政府管理的相關形式,為大眾提供便捷且高效的服務,不斷提升服務的質量,實現公共管理資源的有效整合,建立協同參與的思維,實現政府管理的價值與意義。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共管理理論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已經不局限于政府部門的變革,而是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并且,我們應該真正認識到公共管理理論的內涵與創新之處,結合社會具體的發展需求,應用公共管理理論的相關知識,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改革高校管理模式,實現我國多個部門,多個機構管理模式變革的良性發展,真正意義上促進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冼志機.新公共管理視角下我國高校體制改革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19):26-27.
[2]李冬梅.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實訓應用研究[J].金融與經濟,2020(06):97.
[3]劉雁軍.新公共管理視角下基層法院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研究[D].山西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