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鑫
摘 要:現如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很多企業也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港口企業規模日漸擴大,貨物吞吐量也隨之上升,這一趨勢也極大地增加了港口安全管理的工作難度,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而本文主要分析了港口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港口安全管理;安全生產;對策
中圖分類號:F552 文獻標識碼:A
港口是交通物流當中的重要載體,關系著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多元化產業的涌現使港口企業安全管理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如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則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阻礙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負面的社會影響。為此,有必要認真分析港口安全管理現狀,并提出科學的應對措施。
1 港口安全管理的形勢
港口是貨物裝卸和存放的場所,需多個工種和多個環節的共同配合,作業點較多,分散性較強,生產環境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現階段港口生產的機械化水平較高,分工精細且貨物日益增多,裝卸流程也逐漸復雜[1]。因此,港口生產中也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港口安全管理成為港口穩定運行的重要一環。
2 港口安全管理現狀—以LJ公司為例
LJ公司是南京市棲霞區及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對于臨港產業園及物流保稅園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彰顯出長江中游地區集裝箱貨物的中轉能力,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該公司主營港口集裝箱拆裝箱、碼頭起駁裝箱和拆箱落駁等業務。
2.1 需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港口與水關系密切,而港口文化則是港口的精神內核。港口文化中涵蓋裝卸過程的特殊性、作業方式的獨特性、生產工具的專業性。安全文化是港口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LJ公司忽視了安全文化建設,公司對安全文化的認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甚至出現了文化無用的少數論調[2]。另外,文化與管理工作融合效果不佳,企業無法在完善安全文化的基礎上做好安全管理。為轉變這一現狀,就需高度落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安全文化,從而體現安全管理的作用與價值。
圖1表明,企業安全文化水平不理想的的員工占比過高。對此,企業需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以達到安全生產目標。安全管理與其他管理方式差異明顯,員工也更容易接受安全文化。
2.2 培訓力度有待加強
首先是安全教育內容滯后。公司依然以相對陳舊的安全生產制度和崗位操作流程為主要內容,更新的設備和工具無法做好銜接,無法引導工作人員更快速高效的掌握預防安全隱患的有效方法。其次是安全培訓方法缺乏多樣性。目前,企業新入職員工主要采用傳統培訓教育方式,傳統培訓模式無法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無法順利達成安全教育目標。再次,安全教育范圍有限,針對性較弱。企業安全教育的主要對象為一線人員和特殊工種,忽視了管理崗位的員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員自身對安全管理重視度不夠,難以保證管理體系和制度建立的完善性,自然無法發揮安全管理的作用與優勢。現階段,安全教育規模較大,但缺乏針對性,因此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宣傳力度不足,員工對安全管理和生產的認知不到位,參與安全教育積極性不高,對于安全管理重視度不強,難以有效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開展作業,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控制和解決,最終增加了裝卸作業的風險系數。
2.3 裝卸設備的維養工作有待加強
裝卸機械在碼頭貨運企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很多機械設備均為碼頭專用的設備,可滿足不同工況的需求,如輪胎起重機、挖掘機、叉車、牽引車等。現場作業人員普遍認為設備運行的穩定性較差,這與公司保養制度建設不足密切相關,不僅有機械老化嚴重的因素,還有裝卸設備保養不力的原因。
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制造投入了較高的成本,鋼材需求量較大,所以也加大了電力消耗量,對地基的穩定性要求較高,需要設置變電所和電纜等多個附屬設備,所以起重機的安全隱患十分明顯[3]。受結構復雜、機構較多的影響,處理故障的難度較大,需保障周邊環境安全,方可修理。起重機主要的功能是裝卸貨物,多在高空作業,如出現運行故障,會引發嚴重的后果。為保證岸邊集裝箱起重機裝卸的安全性,還應建立科學完善的修理和維護機制。
輪胎起重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吊車性能也會受到較大影響,起重機運行時必須將貨物吊至指定高度。如機械設備運行中存在明顯問題,也會威脅作業人員和貨物的安全,故而完善設備修理及維護很有必要。
公司務必高度重視叉車的維養,小型叉車的運行時間長,機械消耗大,不易修復,通常以其他叉車替代,又由于叉車維護不系統不夠完善,所以叉車運行狀態持續下滑,引發嚴重的安全隱患。再者,企業的牽引車狀態不佳,盡管公司已經著手調換牽引車,但周期較長,需采取科學的修理及維護措施。
3 完善危險貨物裝卸安全管理的對策
對于危險性較高的貨物裝卸,為減少事故發生,保障工作人員自身安全,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意識水平和專業能力,明確裝卸流程,有步驟的落實安全管控措施。另一方面也需加大監督管控力度,確保裝卸設備、裝卸過程操作行為的合理性、可靠性,從源頭上控制安全隱患,增大危險貨物裝卸的安全系數,保障工作質量和人員安全。針對危險貨物的裝卸安全管理,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3.1 創建安全行為文化
LJ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需積極參與安全生產培訓,獲取上崗資格。特殊工種的上崗資格要求嚴格,尤其是中層的領導干部,在創建安全文化體系時,應高度重視自身的安全責任,加強風險識別能力,自主學習安全文化,自覺提高危險判斷和處理能力,從而控制安全事故發生率。另外,公司必須重視監督工作,要求生產現場人員按照要求佩戴安全護具,使員工規范作業,落實多部門聯合檢查,提升自身安全素養,規范行為,建立完善的安全文化體系。
3.2 完善教育培訓
首先要細分培訓內容。在管理人員培訓中,要以外部培訓為主,企業可開辦安全教育培訓班,邀請風險管理專家為員工展開講座和專業的安全風險管理培訓。每一個季度均應進行一次系統培訓。在操作工人培訓中,以內部培訓為主,公司可組織集中或分班次的理論和實踐培訓。由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舉辦培訓班,在公司內部授課,培訓前,人力資源部門需整理與風險管理相關的資料,將其編制成冊。專家可列舉常見事故分析真實情況,也可創建培訓題庫系統,引導員工自主學習。組織內部專家整理歸納風險管理知識、評估方法和控制措施,依據不同崗位設置不同的培訓題庫,舉辦月度管理知識考核,定期檢查員工的學習成果。如考核成果低于70分,則需上交罰款,從而優化培訓效果。
其次細化培訓步驟。第一,優選教師團隊。企業要依據培訓對象的需求選擇高素質和高水平的教師團隊。第二,規范編寫教材。結合培訓對象的崗位特點、安全工作中的弱點及培訓企業的特征規范編寫教材。第三,高度重視培訓,確定培訓的時間、地點、使用的教材和設備準備,及時通知、組織受訓人員。第四,落實形象互動授課,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選擇最為合理的培訓模式。第五,制作易于理解的課件。易于理解的課件可使培訓對象更加準確地理解培訓內容。第六,理論實際考核。考核以評價結果為基礎,依據考核結果評價培訓對象接受培訓后的認知。第七是評估培訓效果。可激發雙方的主觀能動性,約束雙方的行為,從而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3.3 加強危險化學品裝卸設備維養工作
首先,完善設備維修方式。企業為促進生產設備平穩運行,門座式起重機主要采用預防維修及備件的方式,預防性維修中,需做好定期檢查、常規檢查、交接班檢查。停止生產運行時可對設備開展針對性維修養護,及時發現和處理隱患,保障生產的安全性。對于維修難度較大的設備,可采用備件維修方式,維修站需維修有問題的環節,以提高設備維修效率,規避停工問題。
其次,完善設備管理制度。公司要根據生產實際細化管理步驟,同時構建細致的管理方法。現場管理是設備管理的核心,人員需依據現場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增強設備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港口碼頭企業對設備性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受室外環境的影響顯著,公司應當結合生產實際出臺完整的現場管理方法,獎勵發現故障的司機,督促司機養成工作前檢查設備的習慣。
最后,落實設備信息化管理。設備信息化管理能夠基于計算機計算故障發生的時間間隔,提高維修效率,也可在確保生產平穩進行的同時,為設備維修養護提供充足的時間。信息化管理系統可分析記錄數據,確定設備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縮短修理的時間,規避管理的盲目性,促進設備的信息化管理。
4 結語
港口安全管理中的影響因素較多,在正式管理工作中也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對此,要求管理人員做好危險品裝卸設備的維養工作,創建安全行為文化,完善人員教育機制,以此改善港口安全管理水平,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鞏興雨.淺談港口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措施[J].商品與質量,2020,27(04):223-224.
[2]詹幼卿,周艷.港口危險品物流的安全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J].珠江水運,2019,27(08):92-93.
[3]張焱.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策略探討[J].珠江水運,2019,27(14):106-107.